在历史的长河中,围绕袁崇焕的争议从未停歇。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碧血剑》,使袁崇焕这一人物形象为更多人所熟知。然而,对于袁崇焕该不该杀,他是否与皇太极勾结,是否被冤枉等问题,数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从客观理性的角度分析,袁崇焕的死有其必然性,但其被治罪的理由——勾结后金,却着实存在冤枉的成分。
袁崇焕
袁崇焕与后金勾结之逻辑存疑从现实逻辑考量,袁崇焕没有勾结后金的动机。在明朝,身为蓟辽督师的袁崇焕已官至正二品,再往上一品多为荣誉称号,并无实际权力,可谓封无可封、升无可升。反观后金,爱新觉罗家族起兵前不过是二品的建州卫指挥使,且为武将,在重视文臣的体系中地位相对较低。皇太极能给予袁崇焕的条件,难以超越其在明朝所获。经济方面,作为封疆大吏,袁崇焕并不缺钱,而后金当时尚处创业阶段,一穷二白,也难以提供优厚的物质条件。因此,从利益角度看,袁崇焕勾结后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崇祯与袁崇焕的前期渊源时间回溯到崇祯登基前一年,即大明天启六年正月,原蓟辽督师孙承宗遭罢免,后金之主努尔哈赤趁机率领大军抵达宁远城。彼时,友军龟缩山海关不敢救援,而身为宁远城内最高长官的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以卫科三甲40名、赐同进士出身的身份,时任按察使,他亲手写下血书,与大将满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祖大寿、守备何可纲等将士盟誓,相约以死守城。
在这场战役中,明军依靠城内军民的顽强抵抗、城墙上的红衣大炮以及袁崇焕的指挥得当,成功赢下战斗,甚至有传闻称努尔哈赤在此战中被大炮所伤,数月后突然病亡。战报传回北京城,举朝大喜。毕竟自萨尔浒战役后,大明已被后金欺压六年,未尝一胜。而在欢呼的人群中,有一位15岁的少年,他便是天启皇帝的亲弟弟、信王朱由检。虽对袁崇焕这个名字陌生,但宁远大捷让少年心中种下了对英雄崇拜的种子。
次年,袁崇焕又取得宁锦之战的胜利,声望达到人生巅峰。然而,因得罪魏忠贤等人,他遭到排挤,不得不辞官回乡。命运的转折总是突如其来,天启帝朱由校驾崩后,因无子嗣,朱由检兄终弟及,从信王一跃成为大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崇祯元年,作为新皇在前朝的偶像,袁崇焕奉旨被召回。短短五个月,他从右都御史、兵部左侍郎晋升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监督登莱、天津军务,晋升速度极快。崇祯帝更是亲自面见,向其讨教军务,史书中记载为“资以方略”。此时的袁崇焕,或许因备受宠信而有些自负,竟向17岁的崇祯帝许下“五年全辽可复”的承诺。同时,他提出“便移形势”的条件,即希望能自主行事,无需事事向崇祯帝请示。崇祯帝为实现收复辽东的目标,全力支持袁崇焕,下令户部给足粮饷,工部备齐器械,吏部、兵部对督师所用之人全力配合。
崇祯帝
承诺落空与局势转变然而,时间悄然流逝,第一年过去,辽东局势并无明显进展。第二年,工作依旧没有实质性突破,期间袁崇焕还以尚方宝剑斩杀总兵毛文龙,崇祯帝对此表示支持。但当有人质疑袁崇焕此举的合理性时,崇祯帝勃然大怒,斥责相关大臣。
直到第二年年底第三年将至,局势陡然恶化。皇太极率领数万满洲蒙古骑兵,绕过辽西走廊和袁崇焕的防线,从河北北部的喜峰口、龙井关、大安口、红山口等地杀入关内。山海关守将奉命拦截,却被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斩于马下,全军覆没,京城告急。袁崇焕得知消息后,匆忙从辽东回援。面见崇祯时,他依然得到了皇帝的鼓励和嘉奖。但当他提出让远道而来的军队进京休整时,遭到崇祯帝拒绝。
随后的北京保卫战,袁崇焕指挥有方,祖大寿率领关宁铁骑击退了后金东南角的攻势,追击至运河,将八旗军逼入水中。在皇太极亲率的左安门主战场,袁崇焕以炮击配合骑兵,两战皆胜。从皇太极兵临城下到宣布撤退,仅仅一两个月时间。表面上看,这场保卫战取得了胜利,但对于崇祯帝而言,却并非如此。
袁崇焕
崇祯帝原本对袁崇焕“五年平辽”的承诺寄予厚望,期限已过一半,却毫无进展。如今敌人竟杀到京城之下,而袁崇焕又能迅速击退敌军,这让崇祯帝心生疑虑。他认为,既然袁崇焕有能力迅速取胜,为何前两年毫无作为?是否有拥兵自重的意图?再加上崇祯帝性格多疑、好面子,面对皇太极的反间计以及群臣对袁崇焕的指责,他对袁崇焕的信任逐渐崩塌。
袁崇焕之死的必然性在崇祯帝心中,“五年平辽”的承诺已无法实现。若真等到五年期满,辽东局势依旧如故,他作为天子的颜面将荡然无存。毕竟当初他对袁崇焕给予了高度信任,赐予尚方宝剑,调配六部支持,引得众多大臣不满,都在等着看笑话。此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崇祯帝急需一个替罪羊。通敌这一罪名,虽无关乎能力,但关乎气节,成为了最合适的选择。
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家人流徙三千里。尽管有人认为若袁崇焕不死,大明或许有救,但这种观点缺乏充分依据。从袁崇焕的军事生涯来看,他更擅长依靠重炮配合关宁铁骑的阵地战、防御战,面对八旗和蒙古骑兵的游击战术,他办法不多。因此,即便他不死,也难以解决辽东的根本问题,其能力并不足以拯救明朝于危难之中。
袁崇焕之死,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他自身的过度承诺、崇祯帝的性格缺陷以及当时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共同促成了这一悲剧的发生。这一历史事件,为后人研究明朝末年的政治、军事和人物命运,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素材。
【文本来源@玄九尘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