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噶尔的起源与发展脉络
准噶尔汗国的前身可追溯至明朝的瓦剌,历经变迁后分化为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以及准噶尔部。早期的准噶尔部实力微弱,但 17 世纪初的小冰期改变了这一局面,杜尔伯特部的外迁引发了一系列部落迁徙与纷争,准噶尔部意外地吞并了部分部落,逐渐壮大起来。
巴图尔浑台吉统治时期,准噶尔部大力发展手工业,购置先进火器,为后续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在噶尔丹的领导下更是走向了扩张之路。
(二)清朝初期局势与双方关系初现
清朝入关前后,忙于中原事务,对北方蒙古地区的掌控尚在逐步加强。巴图尔浑台吉和固始汗虽曾表示归顺,但随后签署卡尔卡卫拉特法典,组成联盟自保。康熙时期,噶尔丹不断扩张,清朝起初因内部事务(如三藩之乱、收复台湾等)无暇顾及,准噶尔汗国趁机扩大地盘,双方矛盾逐渐积累,战争的阴云悄然笼罩。
康熙时期的战争风云与局势演变(一)噶尔丹的扩张与战争爆发
噶尔丹统一准噶尔部后,迅速展开扩张行动,先后吞并周边部落,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甚至妄图染指清朝控制的蒙古地区,这引发了与清朝的直接冲突。康熙二十六年,噶尔丹以土谢图汗杀其弟为由,悍然发动对卡尔卡的东征,清军起初准备不足,在乌尔会河之战中失利,噶尔丹乘胜南下,直逼清朝边境,局势一度十分危急。
(二)关键战役与战略转折
乌兰布通之战:康熙二十九年,清军与噶尔丹在乌兰布通展开激战。噶尔丹利用地形构建驼城防御,清军以传统战术进攻,虽有红衣大炮的优势,但因地形不利和指挥失误,双方损失惨重,噶尔丹最终趁夜逃脱,清军未能实现全歼敌军的目标,不过这场战役也让噶尔丹元气大伤,其扩张势头受到一定遏制。
昭莫多之战:噶尔丹在经历挫折后仍不死心,继续骚扰清朝边境。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再次亲征,清军兵分三路深入大漠。噶尔丹准备不足,在清军的围追堵截下兵败昭莫多,仅率数骑逃脱,此后陷入穷途末路,最终服毒自尽。此役为准噶尔汗国的命运敲响了丧钟,清朝在战争中逐渐占据上风,巩固了对蒙古地区的控制,也为后续的战略布局奠定了基础。
雍正时期的僵持与调整(一)出兵决策与初期挫折
雍正五年,噶尔丹策零即位,雍正认为这是消灭准噶尔的时机,不顾部分大臣反对,决定出兵。清军兵分两路出征,然而因保密工作不佳,被准噶尔知晓动向,不得不调整战略为筑城进逼。
但准噶尔军擅长伏击,雍正九年的和通泊之战中,北路清军遭遇惨败,将领损失惨重,西路军也收获甚微,清军此战大败。但此役也让清朝认识到武器装备的落后,战后乾隆即位后开始换装重型火枪,为后续战争做准备。
(二)战略相持与局势缓和
和通泊之战后,清军靠着稳扎稳打的战术,在巴里坤和哈密等地设立前进基地,逐渐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尽管战后的 20 多年,清朝与准噶尔一直保持着表面上的和气,但双方都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战争的阴影依然笼罩在西北大地,局势处于一种微妙的僵持状态,清朝也在不断调整军事部署和战略方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御和管控。
乾隆时期的最终对决与版图奠定(一)准噶尔内乱与清军出征
乾隆十八年,准噶尔发生内乱,阿穆尔萨纳投奔清朝并提供情报。乾隆力排众议,决定出兵。乾隆二十年,五万清军骑兵在阿穆尔萨纳引领下,南北两路奔袭伊犁,迅速击败达瓦齐,占领伊犁。但因当地无法供养大军,清军主力回撤,阿穆尔萨纳趁机反叛,伊犁得而复失,清朝内部关于是否继续战争产生激烈争议。
(二)平叛与西北局势的稳定
乾隆坚决镇压叛乱,调集大军再次出征。此次出征,清军采取 “救粮于敌” 策略,一路征战,最终收复伊犁,彻底踏平准噶尔,使其成为历史。随后,南疆回部叛乱也被平定,哈萨克中玉兹和大玉兹先后归附,清朝在西北的扩张战争至此结束。
乾隆的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促进了中国自宋朝以来一直衰退的扩张进程,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基础,西北边疆地区从此纳入清朝的稳固统治之下,加强了民族融合与交流,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彰显了清朝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
文章来源:老威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