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过来人告诉你,多读书,可远离这4种生活状态

恨玉情情 2024-02-12 10:44:18

德国哲学家黑塞有句名言: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给你带来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话放在以前,我是绝对不信的。孩提时,我削尖了脑袋啃书,脑子不活,勤奋来凑,心里就认一个死理:知识改变命运,书读得越多,人才会越走运。

大学毕业后,我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以为自己就是人上人了,殊不知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依然为衣食住行、一日三餐劳累奔波着。

读书无用论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从那时起,我开始远离书本。这个世界蝇营狗苟,喧嚣杂乱,我在其中迷茫踟蹰,随波逐流。

当我再次拿起书,已经是毕业10年后。

成了家,有了孩子,事业遭遇瓶颈,生活一团乱麻,烦闷中只得翻翻书打发时间。

这一次,我对书没了功利心,不求有所得,只想暂时逃离现实生活,在文人笔下过一次温暖的春夏秋冬。

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3年来,我读书,看名著,不择类型,不设定时间,得闲时边看边想边做笔记。倏忽间,曾经那个浮躁的我消失了,换来的是一个不再执念却又笑对生活的人。

读书,确实不能带来好运,但能让人远离这4种生活状态。

读书,让你远离无效社交

叔本华说过: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前半生里,我非常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为了树立一个好形象,我迎合他人,尽力和所有人搞好关系。

上学时,别人在我的书上乱涂乱画,我闷不做声,害怕坏了同学情;上班后,即使不是分内的事,我也抢着干,以为能给同事留个好印象;一到周末,宁愿牺牲个人时间,也要跟不喜欢的人聚会玩乐……

我以为,成长来自社交。因而,各种人际交往,断不拒绝。

然而,几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留在我身边的寥寥,大多数人成了过眼云烟。我的内心,依然迷茫空荡。

后来,我读了作家樊小纯的《不必交谈的时刻》。她的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

多数社交都是值得去避免的。我们并不会有那么幸运,一直遇到可说话的人。

平庸的交流,尽管没有恶意,但实质上是负面的。

大多数人际交往,都是无效社交。

仔细回想一下,大家坐在一起,聊的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邻家八卦,又或者是自吹自擂,贬人贬社会。笑声一过,空虚依旧,只好指望下次继续疗伤。

经年累月后,内心这张白纸,早已在这些低价值交往里褶皱磨破,再也找不回一丝光环。

懂得这个道理后,我开始有意远离无效社交,避开低价值的人群。

有一年,我去印度游玩,大伙儿在床上吹嘘自己曾经的青葱岁月,我在旁边一言不发,默默地看完了司汤达的《红与黑》。

书中于连生活的那个社会,像极了我们这个世界,有奸诈、有歧视、有野心,有不择手段……大部分人会像于连那样生活,但不会像于连那样死去,因为大家裹挟在人际里被动向前,刻意迎合,空度光阴,根本没法停下来看看自己。

那一刻,我决定后半生与书为伴,斟酌交友。

读书,带你摒弃盲目攀比

1884年,莫泊桑写了一篇小说《项链》,故事里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为了在舞会上光鲜夺目,向朋友借了一串华丽无比的钻石项链。

她之所以借,起因就是攀比。

在玛蒂尔德的眼中,丈夫普通,收入不多,生活平淡,但她不甘于平凡,认为凭自己的美貌理应享有和贵妇一样的生活。她羡慕有钱人,渴望赢过她们。

于是,不识货的玛蒂尔德借了假项链而不自知,丢失后搭上一辈子去挣钱买真项链还给友人。如果她不攀比虚荣,踏实生活,她可以一辈子做自由自在的女王。

纪德在《窄门》里说过:

“生活有千百种形式,每人只能经历一种。艳羡别人的幸福,那是想入非非,即使得到也不会享有那个福。”

曾经,攀比也是我的执念。

上大学时,看到女生们穿得时髦又靓丽,贫穷的我等奖学金发下来,立即跑去步行街买了两件昂贵的衬衫;看到别人买电脑,我也让父母打钱来,根本不管他们生活有多艰难……然而,越攀比,越自卑,越觉得自己天生不如人,焦点永远在他人身上,而非自我身上。

我把自己活成了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

多读书后,我开始关注自我,追求真正的生活品质,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并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和生活,而非攀比,折煞了自己的光芒。

过程缓慢且悠长,但只要走上这条自我之路,生活自然会变得充实且快乐。

读书,粉碎你的“金钱至上”论

在《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中,作者开篇给我们出了一道选择题:

假设不能兼得,以下三位候选人你会选择跟谁结婚?

A. 性伴侣,在一起时激情四射;

B. 商业伙伴,前途、钱财与名利无限;

C. 精神伴侣,可以获得情感愉悦。

作者感慨说,虽然他不愿相信,但确实很多人选了B,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钱买不到的东西。

当然,这种选择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选择,顾此就会失彼,失之东隅就会收之桑榆。因而,选择金钱无可厚非。

但问题是,有了钱后真的就快乐吗?

在小说《茶花女》中,名妓玛格丽特过着奢华无度的生活,住着豪宅,出门香车接送,平日消遣都是高大上的剧院弹奏;只要她妩媚一笑,贵族老爷们乖乖拿钱买珍宝,但事实上,直到死去,她依旧活在空虚的世界里。

后来,玛格丽特知道自己无法在金钱与男人堆里找到人生的方向,所以她自暴自弃,像问别人一样的反问自己:

“像我这样的姑娘,多一个,少一个,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不是玛格丽特,但是我们有玛格丽特一样的情结。在这个过度消费化了的世界里,金钱成了万能钥匙,每个人心甘情愿钻入金钱的黑洞里莽撞求生。

到头来,虽然人坐在宝马车上,眼睛里却噙着伤心的泪水。

回到开头的选择题。

如果要我选择,我会选择我现在正在走的人生模式,不是激情四射,不是富贵逼人,情感愉悦也只是满半而已,但我尽力做到了与我秉性相符的平衡,而不像曾经那样,只要提到钱,就会一味冲上去。

有钱,生活锦上添花;没钱,生活依旧多姿多彩。

人生,活的就是一种心态。

读书,走出你的认知固化

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在《朗读者》中讲了一个非常引人深思的故事。

女主人公汉娜在二战期间,做了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亲眼目睹并参与了成千上万犹太人惨死的罪行中。但在战后接受审判时,她极力为自己辩解,并反问法官道:

“那么,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

在她的认知中,她只是一个渺小如尘埃的女看守,她的职责就是遵照上面的旨意办事。

服从,是她的天职。

那时,她隐藏了自己一字不识的文盲事实。判了无期徒刑后,曾经的少年恋人米夏坚持给她寄磁带朗读,她自己在狱中图书馆借来书本,一字一句对照米夏的朗读,识了字,读了书,重新认识并反思自己前半生的所作所为。

因为读书,她走出了自己的认知固化。

她幡然醒悟,知道自己的行径与不作为造成了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给千千万万犹太女人带去了深重的折磨。

于是,在出狱当天的清晨,她自杀了。她给米夏留下遗嘱,让他把自己所有的遗产交给幸存下来的犹太母女。

汉娜觉醒的方式,我们可以复制。

以我为例。

与书远离的那10年,我爱慕虚荣,比穿比吃比住,从头到脚看似干干净净,但灵魂却一直在肮脏的角落里积灰发臭。更可悲的是,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对此毫无觉知。

但回归自我后,我知道什么适合自己,什么才是值得一生去追求。这种认知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用一生去持守。

也许走到生命终点时,我还未完全走出认知固化的桎梏,但过程一直在变,人生一直向上,这已然足够。

这就是坚持与书为友的意义。正如法学教授罗翔所说: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因为阅读可以让我们不断超越自己的偏见,走出自己的狭隘。”

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很认同一个文人大咖说的一句话:人生的路归纳起来无非两条:一条用来实践,就是正在走的这条;一条用来遗憾,没事想想就好了。

如果再给你一次从头再来的机会,不管你选择哪一种活法,你都会心有遗憾。

既然如此,我选择珍重正在走的这条路。走得更好,走得更稳,才是最大希求,而能达成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就是读书。

读书,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后,以英国剧作家毛姆的一句话作结:

“养成阅读的习惯就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

(我是,关注我,一起读书,读好书,感悟不一样的人生。)

0 阅读:0

恨玉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