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一定都读过罗贯中(1330年—1400年,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写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诸葛亮描写成了一个家喻户晓、上晓天文、下知地理、聪明绝顶的人物。在罗贯中笔下,诸葛亮神机妙算,在战场上连连得胜,令许多朋友深为钦佩,赞叹不已。尤其是那脍炙人口的“草船借箭”和“空城计”等等计谋,至今人们也是百看不烦,百听不厌。
罗贯中,山西人的骄傲
(温馨提示: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作者删除。)
不过,根据史书记载,历史上虽然有过类似“草船借箭”的故事,也确实发生过“空城计”这样的事情,但是都和诸葛亮没有什么关系。
诸葛亮的影视剧形象
有一部史书叫《魏略》,记载了三国时期的许多历史事件,其中讲到了这么一件事:曹操带兵进攻东吴,孙权一面布置防御,一面乘着大船去观察曹军的动静。曹操见江面上有船刺探军情,就命令士兵放箭,一时间,纷乱的飞箭密集地射到孙权乘坐的船上,船只受箭后造成一侧偏重,眼看就要翻了,孙权却不慌不忙地叫人把船掉头,让船的另一侧受箭,很快使船恢复了平衡。随后,孙权率领部下退回了自己的阵地。这就是“草船借箭”的来历。
草船借箭图
另一部史书叫《旧五代史》,记载了后梁大将刘郭与后晋军队交战的事情。刘郭驻扎在魏县(今河北省大名县西北),与后晋军队主力对峙,他为了摆脱面前的强敌,率军去偷袭后晋的老巢太原。为了防止后晋军队跟踪追击,他命令士兵们扎了许多草人,上面插了旗帜,用驴子驮着草人,沿城墙来回走动迷惑敌人。果然,这一计策非常有效。后梁军队离开以后好几天,后晋军队才发现上当受骗,然而已经是“马后炮”了。这就是“空诚计”的原型,在时间上比诸葛亮时代晚了七百年左右。
连环画页空城计图
由此可见,传说中的诸葛亮使用的有些计谋,并不都是事实,而是作者为了创作小说的需要,移花接木而演绎、虚构的。
谢谢阅读!
严正声明:未经许可,本文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搬运、抄袭、拆解和洗稿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版权所有,如有侵权,一经发现,必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