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优秀的思考者学习清晰的思维

科学的故事 2025-01-26 16:32:05

有的衣服做工很精细,有的做工很粗糙。它们的质量不一样。

思维也有两种:一种清晰和精密,另一种模糊和粗率。它们质量不一样。

每个人都能清楚分辨出衣服做工的粗细,但是,恐怕有一些人,从来没有意识到,思维原来有清晰精密和模糊粗率两类,更加认识不到,自己的思维属于哪一类。

首先,我们应当认识一个基本而重要的事实:日常的谈话,书本,网络上的报道和讨论,以及我们常常听到的各种教导,都充满这种模糊与粗率的思维。这让我们对它变得麻木迟钝了。就如同我们生活在空气中,意识不到空气的存在。

可是,当我们听有智慧而又诚实的人说话时,当我们读第一流的说理性文章时,常常会发现与通常不一样的,清晰精密的思维。

刚才,我正在读杜威《人的问题》中的“教师与他的世界”。就用它做例子吧(常读我文章的读者会注意到,我喜欢给大家看实例。我相信一个例子胜过一万句理论,榜样是最好的老师)。

杜威这篇文章是这样开头:

“教师应该站在他们时代的前面还是后面?也许,有些具有逻辑头脑的人会反对这个问题。他会指出,还有另一种选择——教师可以与他们的时代保持协调一致,既不超前也不滞后。人们会问,这条中间道路,对教师而言,难道不是最明智的道路吗?”

好,暂且不往下读。我们来想一下,“教师应该站在他们时代的前面还是后面?”的问法,是不是本身便有问题?因为它事先就排除了第三种选择,而第三种选择,可能正是最佳选择,对吧?

如果我们这么认为,那我们就没有对那个问题进行具体的思考,我们的思维就是模糊的。

看杜威怎么说:

“这个想法看似有理。但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我在别处指出过,我们的时代并不是协调一致的。它是各种相互对立的趋势(或力量)的混合体。”

所以,你看,时代本身都不协调一致,怎么与它保持协调一致?那是没意义的说法。

杜威接着说,每个教师都必须做出选择:自己加入哪种力量?

随波逐流吗?那是孬种的选择。那教师究竟应当加入哪种力量?杜威说,他并不会向教师建议,他们应当加入哪种力量。每个人的决定都应当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做出的。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世界上存在各种互相对立、相互竞争的力量,每种力量都竭力试图占取统治地位;要做出判断:这些相互竞争的力量中,哪些来自过去的时代,是过去时代的残余,哪些力量标志着更美好、更幸福的明天?最后,自己做出决定:我加入哪边?

这就是文章一开头的问题,“教师应该走在他们时代的前面还是后面”的含义。不存在什么“与时代保持一致”。

在那篇文章第二节的开头,杜威表示:教师们还没有充分地组织起来。许多教师立刻要反对:老天,我们已经组织得过度了好不好?我们按年级组织,按学科组织,按城市等等组织,有那么多的组织!

针对这个反对意见,杜威说:“可是,组织是为了某个目的而存在,而不是为组织而组织。”是呀!当我们谈论组织时,是为了什么目的、为了谁的目的而组织的呢?

我还想起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中的一句话来。那是在讨论教育应当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是培养能服务社会(比如为社会生产丰富物质产品)的人,还是培养有文化、有个性、有优秀品质的个人?杜威说了一句话,我读了一次后,再也忘不掉。他这样说:

“如果一个社会不是由具有优秀品质的个体组成的,它又怎能值得人们为它服务呢?”

在我看来,这又是清晰与精密思维的体现。

精密的思维不是天生的,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自动获得的。要靠学习。

怎么学?

学习打篮球,要跟篮球打的好的人学。学习思维,要跟优秀的思想者学。

我常想:如果学校的语文课本中,少一些纯文学性的文章,而选进一些杜威这一类的文章,对学生该多好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