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毅仁(1916年5月1日——2005年10月26日)是我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他出生于民国五年(1916年),江苏省无锡市人,父亲名叫荣德生,被人们称为“面粉大王”、“纺织巨子”,为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与壮大作出过重要贡献。
也是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荣毅仁从小就展现出了出色的经商天赋,不过,为了培养他,荣德生一直鼓励荣毅仁多读书。荣毅仁天资聪颖,学习刻苦,读书成绩很好。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他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毕业,进入了家族企业无锡茂新面粉公司担任助理经理。
经商之后,荣毅仁迅速展现出自己的经商天赋,不久后,他又兼任了上海合丰企业公司董事,上海三新银行董事、经理,无锡茂新面粉公司经理等职务。抗日战争时期,他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力所能及地维持经营,并支援国家与民族的抗战事业,为抗战的胜利贡献了一份力量。
抗日战争胜利后,荣毅仁继续担任无锡茂新面粉公司经理,初期,荣氏家族对国民党抱有一定的期望,不过,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被绑架,他们家竟被勒索了五十万美元,也是自此之后,荣毅仁父子对国民党彻底失望,1949年,无锡解放时,荣毅仁与父亲都选择了留下。
荣毅仁一生都在信奉履行着这样朴素的人生信条——“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他曾对年轻人说:“一是要维护国家主权和荣誉,一是要维护公司信誉,一是要维护个人的人格。不论你做什么工作,都不要忘记这些。”
荣毅仁
新中国成立后,在有影响力的民族工商业者中,荣毅仁是年龄较小、资历较浅的一位,但是因缘际会在中国经济建设转型的几个时期站在了历史的潮头。
爱国又有本领的“红色资本家”作为荣氏家族的第二代,荣毅仁从上世纪30年代起即投身于民族工业。
新中国成立前夕,位于上海及江浙一带的民族工商业商人开始抉择出路。荣家选择留了下来。与其他民族工商业者一样,很多东西在荣毅仁头脑中打转儿: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缺乏认识、没有思想准备,资本主义工商业者在新中国的命运如何?
上海解放后,荣毅仁作为工商界知名人士,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信任和重视。共产党统战人士多次与荣毅仁接触,告诉他新民主主义时期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
1950年,荣毅仁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毛泽东勉励他要“一辈子为人民做事。”这句话深深打动了他。
荣毅仁努力学习和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成为共产党的忠实朋友,积极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抗美援朝期间,他不仅捐献了七架半飞机,而且还捐献了大量衣物,支援了志愿军的战斗,为抗美援朝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54年,荣毅仁带头拉开申新纺织与政府公私合营的大幕,支援国民经济的恢复。
荣毅仁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中国最大城市上海的所有工商业私人企业全部接受了公私合营。荣毅仁交出了自己所辖的全部工商企业,成为闻名全国的“红色资本家”。
1957年1月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受毛泽东委托专程到上海为荣毅仁“助选”——“请投荣毅仁一票,把他选上副市长。”这一年荣毅仁当选为上海市副市长。
陈毅诙谐地说:“我要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为这位红色资本家竞选。因为他确实既爱国又有本领,堪当重任,而且凭着他的特殊身份,在国内外资产阶级中还能够发挥我陈毅起不到的作用哩。”
荣毅仁
多年后,荣毅仁再谈起“留在新中国”这件事时说,“我们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洒有中国人民的汗水。没有国家的独立和尊严,搞什么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都搞不了。”
1959年,荣毅仁改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当时总理对荣毅仁的生活也非常关心,担心他不适应北方的环境,特意允许他可以在上海与北京两地工作。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荣毅仁也受到了冲击,但他意志坚定,始终坚信组织,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度过了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
冲破传统观念的“白发探路者”粉碎“四人帮”后,荣毅仁受到重用,1978年,62岁的荣毅仁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一名副国级干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请工商界人士就如何搞好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在如何利用外资、提高偿还能力方面,为国家出谋献策。
邓先圣、荣毅仁
邓小平希望荣毅仁集中力量为国家经济建设做点事,闯出一条新路子。这条新路最终落实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初衷为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服务。荣毅仁担任这个公司的董事长。荣毅仁的实业热情在白发苍苍的年龄再度被激发。荣毅仁定下规则:公司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实行现代化的科学经营管理。
国家一时难以投入巨额资金,荣毅仁自掏腰包1000万,先期启动计划。荣毅仁深知企业发展壮大必须有金融财务支持,但又清楚金融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冲撞最猛烈的地方。他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几经周折、疏通渠道,发行债券计划的反对声音被降到最低,最终得到批准。荣毅仁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通过海外亲友的帮助,为国家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做了大量穿针引线的工作。
借着中国改革开放春风,运用荣氏经营家法,荣毅仁的“探路”有了成效。公司成立第一年,就接待了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达4000多人次,国内前来洽谈业务的也有3000多人次。在上世纪80年代,中信公司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不到十年,就成为世界知名公司,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的一个窗口。1985年,荣毅仁由于对党忠诚,被允许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更是当上了国家副主席。
荣毅仁视察江苏无锡第一棉纺织厂
1986年,在邓小平的提议和直接过问之下,200多位荣氏亲属从海外回到祖国,共谋发展之计。邓小平亲切地对荣毅仁和他的大家庭成员说:“从历史上讲,你们荣家在发展我国民族工业上是有功的,对中华民族作出了贡献。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这次你们亲属团聚是一件喜事,是我们民族大团结的一个体现,一个演习。我们要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2005年,民族企业家荣毅仁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在北京安然离世,享年89岁。面对这样的噩耗,各大新闻媒体争先报道,全国上下为他哀悼。英雄已逝,精神永存。希望每个人都能过向荣毅仁老先生学习,为国为民,心怀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