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真正厉害的人,都很安静

吴光情感 2025-02-23 03:54:15

三等资质,聪明才辩;

二等资质,磊落豪雄;

一等资质,深沉厚重。

但当今社会,对性格内向文静的人,其实不太友好。

特别是你身处底层,没有光环加身时,你安静,很多时候只会让人觉得你老实、好欺负,然后有些人就开始蹬鼻子上脸。

这背后有它的历史原因:

生产力发展使我们从过去的熟人社会,进入到现在的陌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外向性格的人天然更有生存优势,更容易获得成功。

于是社会评价体系,开始推崇外向性格的种种特质,而对内向性格的种种特质,则评价不高,甚至充满负面联想和偏见。

如果自认为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那你其实更需要对此有更多的学习和思考,以避免被这样的环境“迫害”。

内向安静,绝对不是什么缺陷,真正厉害的人,都很安静。

能安安静静的说话做事,是最稀缺,也是最值钱的一种品质

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没有成就,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些人永远不能在一个地方安安静静的深耕。

洛克菲勒是这么说的:

我和穷光蛋最大的不同,不在于我是世界首富,他身无分文。

我始终觉得我和他们真正的区别就在于,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无论别人是否以一种不友好的方式来看待我,我都能够在5分钟之内沉浸在自己的工作里。

有些人他们在一生的时间当中都没办法拥有我这样的状态,他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在追寻,同时也在自我怀疑,那种三心二意的状态伴随着他们的一生,所以他们碌碌无为,最终一无所有。

你越安静,能听到的就越多。

很多人做事的时候杂念太多,内耗极其严重,做事拖泥带水,严重的干脆直接动不起来。

就像一台电脑,运行的程序太多,导致发烫、卡顿。

缺乏主动调节心境的能力,是这些人执行力差的主要原因。

安静的人不一定厉害,但厉害的人一定有主动让自己静下来的本事。

有些人不见得多聪明,但他们能把自己有限的时间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于是不断取得突破。

有些人可能很聪明,但运行了太多不必要的程序,结果反而不如那些不怎么聪明,但心境修炼得极好的人。

如何修炼这种心境?

下面这几条,你做得越好,就越能像洛克菲勒一样,快速沉浸到一件事里。

1、长线思维,把握必然性

没有长期思维,情绪就必然受短期波动影响。

投资如此,做自媒体是如此,做任何项目都是如此。

别人稍微一个动作,就能扰乱你的心境和节奏,外界稍微一点诱惑,就能让你偏离航向。

有些“确定性”、“必然性”,只有把尺度拉得足够大(基数足够大、时间足够长),才能看见。

正因为看到了这种确定性和必然性,所以才有定力,做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长线思维是因,长期主义是果。

2、追求少而精,切忌分散力量做事,目标在精和深,不在多。选好1-2个足够小的制高点,6-12个月拿下,足以让一个人由内到外,上一个台阶。

而且这个台阶足够坚实,一但上了,就很难退回到原来的位置。

比如高考,比如锁定一个有长期价值的项目深耕,比如锁定一个高含金量的技能或趋势深耕。道理很简单,实现的路径也很多,但多数人就是做不到。

因为贪多求快,急于求成。其实方向对了,快点慢点,早点晚点,其实没那么重要。因为不肯或不敢付出心血去啃硬骨头。每天浑浑噩噩,绕着这些困难和宝地走,时间精力浪费在一大堆细枝末节的事上。

多则惑,少则得。

同时追一群野兔,你很可能一只也抓不到。

3、重视基本功,一切向内求

明明现在跑5公里都困难,举50斤都打颤,非要不经训练,就去跑马拉松,举200公斤……

很多人,有目标,但从来没想过,要有一个达成目标的训练计划。

自己心境和基本功一塌糊涂,还一上来就要结果。

越是心智不成熟的人,就越是不尊重事物自然的发展规律,总想拔苗助长。

越是心智成熟的人,越是重视基本功和个人的内在建设,懂得厚积薄发,把事情做到水到渠成。

4、统一微观和宏观,专注“当下”

一个人对自己每天的时间是如何花销的越清晰,越是能思维清晰的将微观的行动和宏观的做事逻辑统一起来,他就越是能排除杂念,专注当下。

比如:

一个人知道,自己每天的时间安排,早上用来追求增量,如果用好了,自己在经济、做事和社交合作上,主动权会越来越大。

而其他时间,则是在自己有优势的方向上,夯实之前打下的基本盘。

随着主动权越来越大,自己就能雇人做事,解放时间精力,获得更大的主动权,以至于最后自己不用工作,也有稳定的现金流。

在当下的这一步中,他们清晰的看到了通往未来的延长线和阶梯。

他们把当下和未来很好的统一了起来,把思考和行动很好的统一了起来。

进而为自己构建起一个能随时沉浸其中的内在世界。

0 阅读:9

吴光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