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持续的工作,尽早离职

吴光情感 2025-02-12 03:19:16

你走的每一步,都要成为你长远发展的垫脚石,否则极易陷入不断归零重来的模式。

无数人在不自知的玩不断归零重来的游戏,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当前这个工作活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延长线。

心智不成熟的人做事,总在赌“这个项目”、“这一把”,能让自己翻身。

而心智成熟的人,赌的从来不是当前这个“点”。

他们想的是即使“这个项目”失败了,它能积累什么东西,为后面的路奠定怎样的基础,而这些东西的积累,必然能让我越来越好。

拉长10年、20年看,一个人的轨迹是不断归零重来,还是持续向上,终究是他的观念造成的。

最重要的观念,我认为有以下三个。

无论打工还是创业,不要只看到“钱”这一个产出

有的人,无论创业还是打工,都会越来越好。

而大部分人,无论是创业还是打工,都会原地踏步。

两者的核心差别之一,在于如何看待投入产出。

必定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钱”之外的产出。

无论打工还是创业,他们认为自己的投入(时间精力金钱等),除了“钱”这一个“产出”外,其实还有认知、技能、经验、习惯 、资源等产出。

正是这些“产出”,让他们看到了一条能让自己越来越好的道路。

而原地踏步的人,只看到了“钱”这一个产出。

老板给多少工资,做多少事,深怕自己做多了吃亏。

工资高500就能让他们立马换公司,甚至换行业,跳几年最终把自己跳成了社会边缘人。

一旦当前这个点(工作或项目)失效,这些人立马变得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因为只看“钱”这一个产出,所以这些人只能看到当前这个点,看不到延长线。

对“投入产出”的不同看法,是两类人开始分流的第一个关键节点。

无论打工还是创业,提升内在实力才是王道

赚钱=内在条件+外在条件

大部分人赚不到钱,不是外在条件有问题,而是内在条件不行。

一个人外在成功能达到的水平,基本不会超过他的内在水平。

你内在是什么水平,外在成功就能达到什么水平。

内在水平只有3级,外在成功有机会达到4级、5级,但很难达到8级、9级、10级。

就像一个人,明明目前挑50斤的担子都困难,你非要让他去挑200公斤的东西,挑不起来不说,还容易闪到腰,明明5公里都跑不下来,非要不经过训练,就去跑马拉松……

一个人的外在处境,是他内在世界的投影。

内在突破在前,外在突破在后,内在突破是因,外在突破是果。

这些最基本的道理,很多人从来不当回事。

自己弱鸡一个,没有认知、没有技能、没有执行力,一上来就问,怎样才能搞到第一桶金,怎样才能年入百万,怎样才能一步登天。

总想一锄头挖个金娃娃,小钱看不上,大钱赚不到。

不做正事荒废时间不说,最最关键的是自己没积累,没提升,有的只是年纪越来越大,人生越来越被动。

大多数人一面对自己惨淡的生活深恶痛绝,一面又屈服于平庸和懒惰。

丢掉“第一桶金”的概念,丢掉不经训练,马上就要挑200公斤重担,马上就要跑马拉松的想法。

重视基本功,重视自己的“内在建设”,从小事做起,从小钱赚起,该练肌肉练肌肉,该练体力练体力。

从1公里开始跑,从50斤开始挑,慢慢提升难度,练着练着,原来没有信心,觉得很难的事,不知不觉间,竟然变得有信心,很容易了。

因为你强大了,对应的问题和困难就变小了。

如果问题很大,感觉很难,那证明你这个人现在还太小、太弱。

这个时候,你要做的不是去抱怨,外求,更不是脑子不清,好高骛远的去挑战更大的目标,而是踏踏实实的练基本功,做“内在建设”。

尽早开始修炼直接“寄生”于市场的能力,无论打工还是创业

有些人,表面在打工,其实在创业。

有些人,表面在创业,其实是在打工。

创业还是打工,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你是否在不断提升“寄生”于市场的能力这个实质。

都是成年人,不要奢望“单位”为自己养老,不要把自己过得怎么样的责任丢给另一个成年人和大环境。

市场经济新陈代谢,多数单位自身都生存不易,没有谁有资格说它能养你一辈子。

生产力发展,“寄生”于自然资源和体制的人注定越来越少,绝大多数人都要面临“寄生”于市场这个课题。

能直接在市场上赚钱,能独立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

趁着年轻,有时间有精力,容错成本高,越早修炼这个能力,你就越能越早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不可持续的工作,尽早离职,而是否可持续,主要在于人的主观认知和观念。

当你观念到位,能从当前这个点,看到一条无限延伸的延长线,你就具备了走出一条持续向上曲线的基础。

1 阅读:16

吴光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