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已经正式进入三伏天气。7月11日为初伏的第一天。其实初伏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日期,每一年初伏的日期都不一样,初伏的确立标准是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每年夏至日后,用传统天干地支历法数到第三个庚日就是初伏天气了。
初伏是指暑天开始。 暑有热的意思,进入初伏表明全国各地即将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有句俗语叫“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气温最炎热的一段时间,进入初伏后气温会逐渐上升,开始苦夏。
一年一度的三伏天开始了,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这也意味着到了夏季最热的时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便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三伏时节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此时做养生,排湿、排寒,扶正祛邪,行气活血,延年益寿效果是平时3倍以上。
谚语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日吃面食的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此时,新麦刚收月余,带着麦香的面食可以增加食欲,排出“热邪”。伏天里昼夜温差小,容易休息不好,活动量不要太大;饮食要清淡,不要增加肠胃工作量;注意夏季卫生,避免夏季传染病;伏天是食物霉变高发期,要注意食物保质、保鲜。
防暑是人们永远需要重复的话题。露天工作者和老人、婴儿、病人是最需要注意防暑的。其实只要注意采取措施,暑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多喝茶水、绿豆汤,多食清淡食物,勤洗澡、勤换衣,保障充足的睡眠,外出采取防晒措施,活动不要过量,避开中午时段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疲劳驾驶。
三伏天时皮肤腠理开泄,机体代谢旺盛,因此古人在三伏天贴药,药性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
“三伏贴”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在夏季“三伏天”期间选用具有“辛温、散寒、通络”等功能的药物,依据不同病情选择相应穴位贴敷,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在三伏天,人体肌肉腠理疏松,药物容易经皮肤穴位吸收,是治疗和调整慢性疾病的最佳时机。此时进行穴位贴敷治疗能够有效刺激穴位,发挥其调节作用。
三伏贴≠万能贴,也不是人人适用
▲禁用人群
1. 各种发热性疾病,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及活动性肺结核者;
2. 咳吐黄色浓痰、咯血、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
3. 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
4. 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5. 皮肤过敏、瘢痕体质者。
▲慎用人群
1. 孕妇;
2. 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3. 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4. 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5. 2岁以下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