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你的孩子是否补过课?原因是什么?

凡尔赛百态 2025-03-23 01:18:19

补课也是分等级的。

差生补课,也就是正常的打基础。

优等生补课,是将本来需要他自己花时间总结的东西,给直接灌输进去。

不管初中还是高中,都有一个原则,就是出题不能明显超纲,也就是不管出题人怎么出,他的套路就那么多。

补课,把套路、技巧给你穷尽了,你看了题目,就知道出题人想要干什么。

这个,本来要自己花时间去归纳,现在补课给你搞了。

就像以前的鸡兔同笼,正常思维要考虑很久,还可能给绕进去。

补课告诉你,这类就是抬腿法。

考试,是筛选,不是秀智商,你能做出来,得分,就行了。

这对天赋型孩子,其实不公平。

也是国家打击教培的原因。

中国的高中分为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

在普通高中中,课时安排、知识点讲解、课后习题讲解以及重点题型讲解的比例大致为3:4:3。

这意味着普通高中将大量时间用于知识点与课后习题的讲解,这些是基础,但与高考题型存在较大差距,而贴近高考题型的重点题型讲解仅占课时的三成。

想用这三成课时讲完二十年积累的高考重点题型是不可能的,这就导致普通高中认真学习的学生若未补课,虽知识点掌握扎实,但遇到高考题或考试时却会手足无措。

对于数列、三角、几何等高考中等难度的知识,普通高中还有余力讲解重点题型,只是不够深入和全面。

而面对圆锥曲线和导数等较难部分,课时安排变为6:4:0,因知识点难,老师需缓慢推进以让学生理解,等到该推进到高考题型时已没时间了。

从课时安排看,大部分普通高中学生若只跟随课堂学习,数学又没极高天赋,那么在圆锥曲线和导数部分基本无法得分,试卷虽150分满分,对大部分普高没补课又没天赋的学生来说,上限就是120分左右,实际普遍90分左右。

那么重点高中的情况如何呢?

重点高中的课程安排中,知识点讲解、课后习题、重点题型讲解的比例约为2:3:5。

重点高中的老师会快速推进课堂速度,压缩基础知识讲解时间,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题型的讲解上,甚至对于吃分的知识点如曲线和导数部分,时间比能达到1:2:7,在课堂上大规模讲解重点题型。

普通高中中渴望深入探究题型的尖子生,以及重点高中里跟不上教师教学节奏的学生,该如何应对呢?

很多老师在课上都会有意无意地提及课外补课的作用,比如常说“这部分知识点很重要,没听懂的学生一定要想办法弄懂。”

这是在隐晦地建议学生,若能力不足无法理解高考题型,就赶紧去外面找老师补课,把题型吃透,因为这些是高考重点题型。

在外面补课最多的两类学生,即因学校进度限制、普通高中想突破上限的好学生,以及重点高中跟不上进度的学生。

其中也有自身不愿学、被家长胁迫来补课的普通高中生,还有花钱换时间、不想自己整理题型、想找老师帮忙整理题型的重点高中优等生。

这就是国内现阶段高中理科生补课的现实意义。

普通家庭的孩子没必要在教育上投入过多,这毫无意义!

说白了,就是别去参加那些昂贵的辅导班。

总有少数声音跳出来反驳,有人说把钱花在孩子的教育上才是最值的。

还有人认为,孩子长大后如果什么都不会,你肯定会后悔没让他去补习。

这些人里,八成可能是辅导班经营者。

那些开辅导班的人如果教的东西真有价值,他们都不会只做全职辅导。

学数理化的最终目的是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仅仅为了教学。

辅导班只是出于利益驱动,毫无信仰可言。

大学的教育机构也是资本运作的产物,缺乏真正的信念。

不在教育系统的人可能无法感同身受。

学历贬值从十年前就开始了,现在一个普通大学的毕业证几乎换不来好工作,甚至985高校的毕业证也不能。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花几十万、几百万去投资课外辅导或学区房呢?

富豪为孩子花钱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且他们清楚孩子未来的方向,培养方式很有条理。

但普通家庭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呢?不就是希望孩子将来有个好前途,也就是好工作和高收入吗?

那么,普通孩子毕业后的起点是什么?无非就是家庭的财富和父母的社会资源。

家族要变富需要几代人的积累。首先是资本积累,然后才能滚雪球发展。

普通家庭能给孩子的起点财富本就少得可怜。

在他踏入社会前就把钱都花在辅导班上,那孩子就等于零起点。

如果孩子没上辅导班,他不会怪你。

但如果他毕业后没有钱,你看他会不会怪你?

当孩子拿着一张含金量低的毕业证,没有任何家庭财富支持的时候,他的未来是否就要躺平了?

还有人声称,孩子上昂贵的辅导班短期内确实能提高成绩。

但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教育的初衷是什么?

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拥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明确了这一点后,学习目标就很清晰了,培养独立解决问题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人生几十载,这些问题都需要他自己面对。

课外辅导就像什么?就像我们喂宠物时抓着它的脖子灌食,短时间内确实能喂胖它。

但如果放生到野外,它却没有独立生存能力。

难道等孩子长大后没有赚钱能力时,还要花大价钱请人来教他如何赚钱吗?那时这笔钱又该由谁来出呢?

补课带来的是什么?

它提供了更有效的学习策略、针对性的培训以及更高的押题命中率,这些都直接推动了分数和成绩的提升。

这正是辅导机构的价值所在,也是家长们所期望的成果。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补课似乎实现了双赢:机构满意,家长高兴。由于供需关系的存在,补课既不会被禁止也不会消失。

然而,孩子们却在哭泣!

补课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孩子们需要牺牲更多的自由时间去上课,完成课外班布置的任务,这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甚至打乱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节奏。

它还意味着孩子们正在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乐趣。

在重复性的学习中消耗着宝贵的成长机会,错过了其他重要的素质培养机会。

在追求短期成效的过程中逐渐迷失自我,最终可能表现出急功近利的行为特征。

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孩子可能会变得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于当前注重综合素质的新教育体系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但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这些深远的影响。

当然,如果孩子确实因为某些原因需要额外的帮助,而学校的资源又有限的话,利用校外资源进行补充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但是,不能为了功利目的而补课,更不能为了补课而补课。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