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㐌”字,有两个读音,分别读作yí(读音:仪) 、sì(读音:四)
根据目前已知的资料显示,宋代以前的各种典籍、字书中均未收录这个字。
《集韵》截图
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完稿的《集韵》中分为两个读音解释,一是“猗㐌单于名”。
《集韵》截图
另一个是“阙人名后魏桓帝猗㐌”。意思是说:“猗㐌”是单于的名字。鲜卑拓跋部首领名叫拓跋猗㐌后追封为北魏桓帝。
《类篇》截图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编著的《类篇》中解释“余支切 单于名 又唐何切 阙人名后后魏桓帝猗㐌”。按此说法,用于单于名字时读作yí (读音:仪);用于北魏桓帝拓跋猗㐌时读作tuó(读音:驼)。
《正字通》截图
明代崇祯末年国子监生张自烈撰写的《正字通》中说“伊齐切 音移 粤中徭种。北史后魏主猗㐌,谓从人从也,同他,俗音驼。并非旧本阙”。意思是说我国古代居住在中国广东的一支瑶族称为㐌。明歹田艺蘅编撰的《大明同文举要》中认为“㐌”字从人从也,同他,俗音驼。
《龙龛手鉴》截图
辽僧行均编撰的《龙龛手鉴》中的注解更为简单,只说了“弋支羊,氏二反”。也就是在元代的时候,已经出现了sì(音四)这个读音。
《康熙字典》截图
清朝康熙年间,作者是张玉书、陈廷敬等年写的《康熙字典》和20世纪6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在编撰的《中文大辞典》都只是参考总结了上述几本典籍的说法。
《中文大辞典》截图
综上所述,在古代“㐌”字读yí(读音:仪)或者读tuó(读音:驼),元代读sì(音:四)。另外,形声字“拖”,在古文中一般都写作“拕”,明清后才有“拖”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