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演化中消失的字——夨

雪儿浏览文化 2024-12-13 06:24:44

夨,读作cè(读音:侧)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依照小篆字形解释为“夨,倾头也。从大,象形。凡夨之属皆从夨。阻力切”。意思是说:夨,表示倾侧着头。字形采用“大”作边旁,像侧着头部的样子。所有与夨相关的字形,都采用“夨”作边旁。

《说文解字》截图

“夨”的甲金文从大,象人头部向左或右倾侧之形。“夨”字古代还有一个读音niè(音涅)。另外近代文字学家柳诒徵认为:“夨”古读作“华”,象人形,是“华”的初文,本义是中国人。柳诒徵还认为“夨”、“吳”本是一字,是“華”的初文,“夨”、“吳”古音相近,象画出人形的头与手足,与“大”字形近。因为“吳”又写作“虞”,虞夏二代之名后世用来称呼中国人。按柳诒徵的说法在语音上有其根据,但是为什么用侧头的人形来表示华人,仍存疑。

字形演变

另据《汉语大词典》解释,“夨”也是西周晩期古国名称。“夨”,本是一个部族,陕西岐山县青化乡、陕西岐山县青化乡丁童村出土了大量夨部族的青铜器,比较知名的是现存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夨令尊。这里也许是夨部族最早之地。夨部族从商晚期一直延续到周晚期。

夨令尊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侧”字,《说文解字》中说“侧,旁也。从人,则声”。也就是说:侧,是旁边的意思。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则”作声旁。“侧”和“夨”的原始含义还是有区别的,演化也完全不同。直到南北朝时期的《玉篇》中解释“夨,倾头也。今并作侧”。二字变为互通字。

《玉篇》截图

0 阅读:23

雪儿浏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