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女儿今年14岁,读初中二年级。从小到大,她可以说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女儿想要什么,我们基本都会满足她,纵容她。只有在学习上,我们要求很严厉,标准也很高。一旦没学好、考不好,没取得满意的成绩,我都会严肃教育。考好了,我怕她骄傲自满,不再进步,也是打压为主,夸奖很少。小学期间,在我的严格监督下,女儿的成绩一直很优秀。
考入初中后,恰好遇到一个出了名严厉的班主任。这位老师非常负责,有责任心,习惯性用各种语言去打击孩子,激发学生的动力。女儿回家跟我说了好几次,不喜欢这个老师。感觉自己已经很努力了,老师还不满意。但身为家长,我肯定还是站在老师的一边,觉得老师严厉些没什么不好,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把成绩提上去。所以,会教训女儿不要总是抱怨,要听老师的话。
我脑子里每天都在想一件事:女儿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女儿尽快返校?我在思考的过程中,慢慢摸出了背后的缘由。女儿出现目前这种情况,其实来源于2个方面:一是孩子对老师产生不满,内心充满负面情绪又无力化解。采取了排斥老师、不听他讲课,甚至抵触上学,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来报复老师。我们原以为这都是小事,不值得小题大作,安慰一下,鼓励几句,事情就过去了。但实际上,孩子还会把事情放在自己心里,不停地琢磨、拉扯,陷入自我内耗。这种撕扯、内耗,就像像蚂蚁一样不断啃噬孩子的心理能量,一天天积累下来,最终摧毁孩子的心理防线。
一,学会帮孩子疏导情绪;
二,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和价值感。
1、跟孩子重新建立深度的亲子链接,学会帮孩子疏导内心积压的情绪,让孩子的心变得宁静,孩子才能诞生出应对问题的智慧和勇气很多家长在听到孩子抱怨,不爱上学,不喜欢老师,作业太多很累时,都会下意识的制止,并趁机讲道理,生怕不说教几句,孩子就会厌学,不上学了。但实际上,所有的情绪都是正常的。家长的抗拒和不理解,会让孩子不愿意跟家长倾诉,积聚在心里最终把孩子压垮。
所以,家长要做的第一点,是学会接纳和疏导孩子的情绪。先做到积极倾听,让孩子有通道,把情绪和压力说出来。然后,再给予孩子理解和接纳。女儿的消极和逃避情绪,表面上看,是老师的严厉批评和我的不作为导致的。但实际上,这些情绪的根源,是女儿内心对于自己“是否被爱,被认可接纳”的不安全感。她害怕自己不够优秀,失去关注和爱。因此,我没有再不满地催促女儿回去上学,而是带她出去玩,制造一种松弛感。
女儿听了,眼泪哗哗直流。她说很恨自己,为什么这么没用,很怕自己会让我失望。也是第一次,女儿跟我讲了那么多担忧和害怕,听的我心疼不已。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承担了那么大的压力和恐惧。从那之后,我努力修复跟孩子的链接,只要她想说,我立刻放下手里的事,认真倾听。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传递给女儿一个信心,即便是她现在没上学,妈妈也同样爱她,愿意陪伴她,也很在意她的感受和想法。亲子之间的爱和信任,就慢慢流动起来了。亲密稳固的亲子关系,才能让孩子在无助和惶恐中,汲取能量。
多看见孩子、肯定孩子、认可孩子,用父母的认可与肯定,来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和价值感所谓价值感,就是一个人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认为自己是好的。有这样信念的孩子,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和不公,都不会丧失信心,怀疑自己。而是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就能做到。
一个孩子的“价值感”从哪里来?最根本的,就是来源于家长日常对孩子的肯定与认可。一直以来,我管教女儿都非常严格,经常否定打压。所以慢慢的,女儿养成了低自尊的认知,总觉得自己不够好。虽然她的成绩一直不错,也深受老师和同学认可,但她内心都是不自信的,对批评和否定非常敏感。老师多说了她几句,她就认为老师不喜欢她,针对她,最后连学都上不了了。所以,想要让女儿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以后能应对挫折,就要让她看到自己的价值。
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她的歉意。过去,我虽然心里很暖,但依旧生气她的不去上学,会说一些难听的话:我不用你给我整这些,你能赶紧去上学,我就谢天谢地了!现在,我会抓住一切机会,鼓励女儿:姑娘,有你真好!妈妈上班累了一天,回来看到这么干净整洁的家,简直心情太好了!你怎么这么贴心啊!这样的女儿,给啥我都不换!晚上你想吃啥,妈妈给你做!要不咱出去吃烧烤呀?走!
女儿的表情,既害羞又放松。出了家门,就紧紧搂着我的手臂,跟我讲今天看到的新闻趣事,我能感受到她正在逐渐敞开自己。
每一次认可,都是对孩子自身价值的肯定,也是对她努力和尝试的鼓励。通过这样的肯定,女儿感受到的不光是妈妈的包容,还会看到自己身上那些优秀的品质,也慢慢去除内心深处“我不好”、“我真差”的消极观念。这些积极的信念,会逐渐在她脑海中强化,帮她构筑自尊和自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女儿不仅更加信任、依赖我了,也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这种深层次的亲子交流,也加深了母女之间的链接,让她在成长和受挫的路上,更加勇敢。女儿终于提出了要上学的想法。我在高兴之余,也有些担心,怕她适应不了学校的节奏。但女儿却充满信心:落下的那些课程,我知道该怎么学,妈妈你就放心吧,我的学习能力你还不知道嘛。而且,我知道,不管怎样,你都会在我身后支持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