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骊姬之乱看士蒍的见微知著

浩瀚史迹 2021-12-27 21:54:36

骊姬是春秋时期一个叫做骊戎的的首领之女,因为骊戎战败于晋国,被其父亲献给晋国国君晋献公。晋献公得到骊姬后非常宠爱她,就立她为夫人。

骊姬不是晋献公的第一位夫人,在她之前,晋献公曾有三位夫人。第一位夫人齐姜为晋献公生太子申生,第二位夫人大戎狐姬为晋献公生了重耳,第三位夫人小戎子为晋献公生了夷吾。在骊姬被献晋献公时,晋献公这三个儿子都已经长大,并且在晋国都有不俗的名望。

等到骊姬和她妹妹为晋献公生了儿子奚齐和卓子后,她就想要晋献公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可是这时晋国早已经有了太子申生,并且就算申生因故无法再做太子,以重耳和夷吾的名望也可以代替申生为太子。

为此骊姬就贿赂晋国的两个奸臣梁五和东关嬖五,让他们向晋献公进言,将太子申生派去管理故都曲沃,重耳派去管理边境的蒲地,夷吾派去管理边境的屈地。将三位公子调离都城,以疏远晋献公和他们的关系。晋献公同意了。

曲沃是晋国名城,城高池深,不必为太子申生的到来再进行加固。但是蒲地和屈地不同,这两个地方连像样的城池都没有。于是晋献公就派大夫士蒍去这两个地方建造城池。

士蒍对这个任务是不同意的,他觉得那两个地方并没有威胁到晋国的势力,不筑城还好,一筑城他们的影响力肯定会辐射到周边很大一片区域,对晋国的统治将会有潜在的威胁。不过士蒍及改变不了晋献公的意愿,又不能违背他的命令,只好在建城的时候偷工减料。

公子夷吾见士蒍这么不负责任就向晋献公告状,晋献公就训斥了士蒍,士蒍不得不感叹:“建了这两个城池,国家的影响力就一分为三,将来会有三个国君,我又要效忠谁呢?”接着士蒍就好好的建造了蒲城和屈城。

四年后,晋献公因太子申生出征有功,将曲沃封给他,让他做曲沃的封君。这时士蒍就劝太子申生,说国君将曲沃封给他是把他当臣子,不想他当太子,叫他赶紧识相点离开晋国学习吴太伯去其他地方创业,这样既可以获取好的名声,又能保全性命;不然以后大概要被安上莫须有的罪名废掉太子之位,到时不但蒙受不白之冤,连性命都难以保全。太子申生不听。

一些年后,太子申生被骊姬诬陷阴谋弑父,晋献公大怒,派人去抓太子申生,太子申生无奈只能自杀。接着骊姬又诬陷重耳和夷吾也是太子申生的同谋,重耳和夷吾不敢对抗晋献公,吓得赶紧逃去他国。

重耳和夷吾虽然离开了晋国,但是由于他们二人经营蒲屈二城多年,已有许多贵族投靠他们。在他们去往他国避祸的时候,身边就有一批贵族人才作为班底。等到晋献公去世后,晋国内乱,夷吾首先依靠着自己的班底回到晋国夺取君位,史称晋惠公。等到晋惠公去世,晋国外忧内患之际,重耳又凭借着自己的一班手下,回归晋国夺取君位,史称晋文公。

一切都如士蒍所预料。太子申生最终被诬陷,戴罪自杀而死。晋国也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兄弟几个轮流做国君,使晋国局势动荡十几年。

假设当初太子申生听从士蒍的建议,顺从晋献公的心意,远走他乡,他的结局也不会这么悲凉。假设晋献公听从士蒍的建议,不给重耳和夷吾筑城以聚集势力,晋国也不会动荡十几年。可惜太子申生和晋献公都没有士蒍见微知著的本事,没能堵住坏事发生的源头。如果大家都能见微知著,坏事大概就不会发生了。

0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