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61年,北狄入侵中原,北方的刑国首当其冲。北狄来势汹涌,刑国节节败退。
这时齐国的国君正是齐桓公,齐桓公称霸中原靠的就是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对于狄人入侵刑国,理所当然要派出军队救援刑国。只不过恰恰这时鲁国正因为庆父弑君,闹出了许多乱子。而鲁国是齐国的邻国,鲁国一乱正好给齐国趁机捞取好处的机会,于是齐国就耽搁了救援邢国的事。
第二年,齐桓公新立的鲁国新国君又被庆父谋害了,为了安顿好鲁国的局势又不得不暂缓救援邢国的行动。而这时邢国已经抵挡不住北狄的入侵,北狄兵锋直至卫国。
卫国此时的国君是卫懿公,是卫惠公的儿子。他荒淫奢侈,因为喜欢鹤,就让鹤享有很好的待遇,出行都有马车配给。国内很多人都非常不满。
就这样卫国的军队在没有完全发动起来的情况下在荧泽这个地方迎击狄人,结果当然是大败亏输。卫懿公因为一直不肯丢掉国君的旗帜被狄人追击杀掉了,史官华龙滑和礼孔被狄人俘虏。
不过华龙滑和礼孔非常机智,他们骗狄人把他们放了回去。他们回到卫国的都城后就告知城内的国人,狄人势大,国都也抵抗不住,还是赶紧撤。于是卫国的人赶紧组织向南撤退,并且派人向南边的宋国求助。
于是,南逃的卫国人在狄人的追赶下一直逃到了黄河边。在黄河边卫国人又被狄人打败了,等到逃亡的人渡河到达来救援的宋军营地时,卫国遗民已经不足万人。
卫国的灭亡给齐桓公敲响了警钟,他赶忙联合宋国和曹国一起出兵去邢国救援邢国人。
等到诸侯军队到达邢国时,邢国已经被狄人灭亡了。诸侯军队只能收拢刑国的溃兵和遗民,将他们迁移到齐国边境一个叫做夷仪的地方重新建造都城。
接着诸侯们又在楚丘这个地方建造了城池作为卫国的都城,重新接受周王的册封建立新的卫国。
后来刑国人把新都城当成家一样,不敢再想先人生活百年的故地,卫国人也好像忘记亡国这回事一样,丝毫没有收复故土的意思。这大概是狄人的强大让他们不敢再去和狄人战斗吧!毕竟连齐桓公主持的诸侯联军都没敢轻易进攻狄人。
狄人对中原这一次入侵大获全胜,不仅一举夺得刑、卫两国耕耘几百年的土地,还吓得刑、卫两国不敢寸进。
只是狄人的入侵毕竟是趁着周王室衰微,诸侯之间纷争不断,无暇援助刑、卫两国,以及卫国自身尖锐矛盾的爆发。只能一时兴起,等到中原诸侯团结起来,北狄不仅再没有机会吞并中原土地,连他们自己都要被中原诸侯灭亡。
而邢、卫两国如此没有志气也导致她们在接下来的大争之世中逐渐被其他气魄雄豪的诸侯淘汰,消失在历史的浪花中。
邢国,不是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