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齐是骊姬的儿子,因为骊姬诬陷太子申生和重耳、夷吾两位公子阴谋弑父,致使太子申生自杀,两位公子出逃,晋国很多大臣都不满奚齐做国君。里克和邳郑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晋献公九月去世,十月奚齐就被里克和邳郑带着申生、重耳、夷吾在晋国的支持者们发动政变杀死了。接着荀息又立骊姬妹妹和晋献公的儿子卓子为国君,可惜在十一月又被里克他们杀死了。荀息感觉愧对晋献公就跟着死了。里克他们在杀死两位国君后就想要重耳回国继承君位,可是重耳因为里克接连弑君而害怕自己回国后生命没有保障,就拒绝了里克的邀请。
里克没有办法就邀请夷吾回国继承君位。夷吾也害怕里克,不过他没有拒绝里克,而是寻求秦国的帮助。秦国对此提出的条件是晋国的河西之地,夷吾答应了。于是夷吾就回信给里克,许诺事成之后将汾阳城封给他。
就这样夷吾在秦国的帮助下、里克的支持下即位晋国国君,是为晋惠公。
晋惠公即位第一年就派里克的党羽邳郑出使秦国,以大臣们都不允许割让河西之地为由拒绝将河西之地割让给秦国。秦国国君秦穆公对此很愤怒,但还是没敢翻脸。
接着晋惠公非但没有将汾阳封给里克,还要杀死里克。理由是害怕里克将来会支持重耳当国君。里克没有办法,就自杀了。里克在晋国的党羽也被晋惠公杀光了,邳郑因为出使秦国逃过一劫,后来他的儿子邳豹也逃到秦国。
晋惠公外背信于秦国,内背信于里克。但是秦国并没有就此和晋国反目,晋国的贵族们也没有就此反对晋惠公。直到几年后晋惠公做了件忘恩负义的事,使二者都对晋惠公改变态度。
那是晋惠公即位第三年,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请求援助,秦穆公再三考量后决定帮助晋国。来年秦国发生饥荒,秦国向晋国请求援助,晋惠公在和手下讨论后决定趁秦国饥荒进攻秦国。
秦穆公对此怒不可遏,同样发兵进攻晋国。晋军三战三败,最后退到韩原和秦军对峙。
韩原秦晋两军中,秦军兵力少于晋军,但是因为晋惠公背信负义都战意高昂,晋军因为晋惠公背信负义而士气低迷。
所以,两军交战,晋军溃败了,其中晋惠公还被秦军俘虏了。晋惠公之所以被俘虏,护卫他的贵族庆郑见死不救也有一大原因。而庆郑之所以不救晋惠公是因为他讨厌晋惠公的背信负义。
晋惠公从一国之君到以优势兵力兵败被俘,都是因为他背信负义。背信的人得不到别人的信任,负义的人得不到别人的亲近,背信负义的人就会众叛亲离。一个众叛亲离的人又怎么会在战争中胜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