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支边青年在新疆准噶尔乌仑谷河畔的往事

晨曦与海的对话 2024-12-15 16:51:30

讲述人/张成林

记录整理/温暖的时光

噶尔盆地北沿有一条河叫乌仑谷河,这条河的源头在内蒙古,它流经我国的大青河、小青河后流入福海。

我国的河流大多是由西向东流,而乌仑谷河却是由东向西流。多少年来,这条河灌溉着万顷农田、草场,给两岸人民造福不浅,乌仑谷河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优美的故事,一直传为佳话。

在乌仑河伐树

我叫张成林,是1965年从上海来的支边青年。1967年3月,连里决定派我到机械班当政治班长。

1967年春,原来集中在团机耕连统一使用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被分到各连队,这样连队的机械化程度就加强了。

我到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盖农机的库房、保养间、锻工间。保养间内有一个检修坑,上边要架上10厘米厚的木板,这样的材料一时无法弄到,大家都犯了难,连长和大家商量后决定到乌仑谷河去伐树,寻找合适的材料。

这一天,连长带着我和另一位上海支边青年刘志刚,找到河道的护林员莫洛夫,他是哈萨克族的中年人,很爱喝酒,连长为他准备了一军用水壶的白酒。

我们骑马穿行在乌仑谷河边的林带中,说实在的,在这里寻找直径在50公分以上的树木实在很困难,而且在密密的丛林中穿行也很困难。

连长让小刘陪莫洛夫喝酒,他和我一起骑着马去找树,最后终于找到一棵比较理想的大树。

连长又让我找到小刘赶回连里,我们又叫上其他几个人拿着大锯、大绳,开上拖拉机赶到乌河,到那棵大树处已是晚上9点多钟。

在连长的指挥下我们立即动手伐树,大家轮流拉大锯,人停锯不停。我们在大树的上端系上大绳,挂在拖拉机上,让拖拉机带上劲,不让大树倒在河里。

深夜四周静悄悄的,只听到沙沙的锯树声,偶尔听到远处的狗叫声。半夜时,听到树根的颤动声,我们赶紧启动拖拉机把大绳拴紧,被锯的口子咔咔地响,然后轰的一声巨响,大树倒在地上。

休息片刻,我们又把大树按保养间的尺寸,锯成了3米多长的3截,并装上拖拉机运回连里。

回到连队时,天已蒙蒙发亮虽然大家很累,但是铺保养间的厚木板问题终于解决了,因此大家的心情都很愉快。

失火

1968年初夏,团里决定把乌仑谷河拦河大坝加宽加高,这是一个浩大的水利工程,它可以解决乌河北部数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

我们10连接受了一段难度最大的工程。连里立即组成天津知青、上海知青、复员军人三个突击队。经过动员,大家情绪高涨,第二天便开拔进驻乌仑谷河。

当时,我们用柳树梢子和苇子搭起窝棚,分给各突击队住。窝棚内地上铺上苇草,打开铺盖,就是舒适的床。

工程主要是挖土,每天是5立方米的任务,劳动强度很大,但各突击队展开竞赛,工地热火朝天,工程进展很快。

一天,紧张的劳动之余大家正在休息,突然有人喊叫:失火啦!失火啦!我们迅速跑出窝棚,发现第二个窝棚蹿出火苗。

一时大家慌了神,不知怎样去救火,很快第三、第四个窝棚也着了起来。火借风势很快燃烧到所有窝棚,这时火越来越大,大家束手无策,眼看着窝棚、铺盖被烧,有的人还受了轻伤。

这场火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很大,把大家高涨的情绪烧得低落下来。团里很快组织力量把伤员送到医院,并送来了被褥、粮食和工地所需的生活用品,大家的情绪很快稳定下来。

连里马上召开事故分析会。有的说这是阶级敌人搞破坏,有的说可能是做饭溅出火星惹的祸。

最后经过仔细的调查,发现原来是一位年轻人吸烟不慎把烟头扔在窝棚外,结果引燃苇草引起这场大火。

这位年轻人作了检查并受到处分。会后,大家认真吸取教训,决心全力以赴搞好工程建设以弥补损失。

第二天大家继续振奋精神,群情激昂,又投入到第二阶段的施工当中。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把乌仑谷河拦河大坝加宽加高了,并且随后建成了东方红水库,这极大地改善了乌仑谷河北部的农田灌溉,这一年我们团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洪水

乌仑谷河每隔两三年就要闹一次洪水,每在洪水到来之前,各连都要紧急筹备所需物资。

这一年洪水泛滥时节,我接到团部通知,要将一些农机零件从团总库房运送到河对面的9连,我不会游泳,叶连长亲自备马送我过河。

来到河边,混浊的洪水裹带着大树和杂物汹涌而下,几百米宽的河滩和草丛、林丛中全是野马般的洪水,河岔口的水流更急。

叶连长骑在马上驮着零件,我拽着系在马背上的绳子慢慢过了河岔,到了河中间洪水越来越大,根本无法过去。

于是我们大声向对岸猛喊,9连的老翟等人闻声后用钢丝绳套上滑轮滑到我们身边,接着又用同样的方法把零件传送过河。

从9连返回时,河道变得更宽。叶连长骑在马上,我拽着绳子开始过河。马走到河岔中,一股暗流涌来,马一个趔趄便不由自主被洪水冲向下游,我和叶连长全被冲倒,我赶紧松开绳子,顺手抓住河岔中的几根毛柳不敢松手。

洪水不断向我袭来,呛得我头晕眼花,那时我又冷又怕,生怕毛柳支撑不住我的体重连根拔起,那可就没命了。

叶连长和马被冲出100多米远,要是被冲到主河道那可就没救了。就在这个紧急时刻,奇迹出现了,那匹马突然站浮起来,驮着叶连长慢慢游向岸边。

不一会叶连长来到河岔口并让我稳住,他把绳子扔向我,一次、两次,第三次我终于抓住了绳子,叶连长把我拉上了岸,多亏那救命的毛柳,乌仑谷河洪水的这次遇险,至今想起来都后怕。

乌河每年发洪水都有人淹死。1980年天津支边青年小刘回天津的调令寄到团部,他急于到团部拿调令,想让马车班长赶马车送他到团部。

马车班长看他心急如焚,便选了几匹好马驾车过河,一大车共8个人出发了。

那两天洪水小多了,马车慢慢地过河,可是马车到了河中间却鬼使神差地漂了起来,大家开始紧张起来,突然马车歪倒,小刘先掉下河,随后其他人陆续都掉到河里。

班长大声呼救,9连也派出很多人营救,但小刘和另外两位山东年轻人永远没能上来。全连人沿河搜救3天,最后在下游的河滩上找到了他们的尸体,他们永远长眠在乌仑谷河畔。

为不让悲剧重演,团里上下都开始酝酿在乌仑谷河上架设一座大桥,大家都期盼着这座大桥早日建成。

建大桥

1991年,182团广大军垦战士建大桥的愿望就要实现了。在兵团和师领导的支持下,拨了专款,团里也自筹了一些资金,这年冬天终于开工了。

这座桥由兵团水利部门设计,兵团工1师中标进行施工。这年的冬天很冷,但是全团上下热情高涨,工1师的战友们吃大苦耐大劳,工程施工紧张地进行着。

到1992年开春,大批人马开进建桥工地。团里给建设大军的生活、物资予以最好的支持,团里各连的推土机都按分标进入工地,各种机械日夜轰鸣,乌仑谷河两岸人声鼎沸。

我们工余时间总是结伴来到河边,看到工1师的战友们热火朝天地干活,看到即将建成的大桥,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1992年11月,大桥经专家验收合格,团里召开隆重的竣工通车仪式。兵团、阿勒泰、农10师、福海县的领导都来祝贺。

通车那天,大桥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团领导非常激动地宣布大桥竣工开通,我们高兴地欢呼起来。

从此乌仑谷河架起南北通道,为农场的建设、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南、北两岸被水隔断成为了历史。

参考书目:《那魂牵梦萦的地方》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