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楼市进入下行通道,大部分的不动产业主都在缩水。
老旧的学区房,边缘板块的新房,次新房,下跌幅度令人咋舌。
但是,这些业主还不是最惨的,比如学区房,至少可以让孩子接触更好的教育资源,边缘板块的房子也有居住价值。
但是,有一类房子,从高预期到大幅度缩水,远超了普通人的认知。
前言
最近网络上看到这么一个段子,看似离谱,却又很贴近现实。
前几年,我们很努力,但房价很高,现在我们躺平了,房价却降下来了。
问一下普通的中产,在过往的十年中,你们什么时候收入最高了?
以身边的几个中产举例,应该是2017年,那个时候房价也是最高的。
当时我们在一个房产群里聊天,无非是讨论哪里的房子更具备升值空间。
当时,楼市知识点的普及还是比较薄弱,而每一个楼盘的置业顾问都有自己的说辞。
那一年,有个群友老李,花了4百多万,在闽侯买了一套双拼别墅;
销售告诉他,对比起市区普通的房子,4百万涨幅的天花板也就6百多万,但是拥有一套稀缺的别墅,未来的涨幅可达千万。
当时看到他发到群里的照片和视频,看到了一个依山傍水的别墅社区,大家都羡慕不已。
或许,他们也相信未来能冲击千万市场。
美丽的憧憬,从这里开始了。
PART 1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7年的时候,主城区的楼盘基本都在捂盘惜售,这个时候成全了闽侯板块,南通应该是最大的受益者。
南通,对比其南屿,至少还有一个档次的差距。
南通在售的房源以普通的高层为主,南屿在售的房源有高层,有别墅。
那个年代,中产的收入都相当可观,并相信未来的自己会更好。
当南屿的一个别墅楼盘入市时,由于其包装的效果,以及置业顾问的说辞,很容易逼定这些准高端群体。
旗山大院在2017年的夏天入市,这是主打别墅的社区,当时联排别墅的售价约350万起,双拼别墅和独栋为400多万。
当时置业顾问有这么一句说辞:住在这依山傍水的地方,几首歌的时间就到达市区了。
这个通勤距离,看怎么定位了。
如果把仓山万达定位市区的话,路况好的情况下,车程可以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约16公里);
如果把东街口定位为市区的话,实际的车程也就40多分钟(约23公里)。
不过,销售的说辞总是避重就轻,他们没说早晚高峰,如果堵车的话,那时间可能要翻倍。
(所以我们在踩盘分析的时候,会分析实际通勤距离和时间)
在2017年,能买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房子,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甚至可以炫耀的事。
那个时候,群里的小伙伴看到这种别墅,确实也投来羡慕的眼光。
PART 2

图片来源于中介
昨天,和同事们聊天的时候,有人刷到一个短视频,是请中介帮忙卖房的,就是那个依山傍水的旗山大院,独栋别墅总价才165万。
中介说原值是400多万,那应该是楼市的峰值期,2017年左右买入的,这就是当时的市场价。
说好的稀缺品,巨大的升值空间呢?怎么从400多万掉到165万?
不知道现在这个市场条件下,这个价格还有没有空间,但相较于之前冲击千万的预期,如今下滑到一百多万,颇为感慨。
其实,按照现在的市场环境来看,这种房子会有这么大的落差,或许在业主的意料之外,其实也在市场的情理之中。
这套别墅实际上有四层的使用空间,223平的产权面积,实际使用面积大约可以达到300多平。
那有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这套别墅要花多少钱装修?
2017年,即使买入南通板块的房源,至少花点小钱能达到居住需求,而别墅却做不到。
买别墅是为了有更好的居住体验感,对于别墅的装修来说,想要有住的舒服的话,花两百多万也只是起步,上不封顶。
这个苛刻条件,就导致很多外围板块有很多空置的别墅。
在这个经济下行的周期里,对于有的人来说,再花两三百万来装修,是不可承受之重。
在空置还是割肉的选择中,房东选择了剔骨卖房。
有一说一,这个地段对于别墅的选址来说挺好的,背后有青山,前面有水系。
只不过,在这个时间点,没有那么多的富人愿意为居住体验感而花高价。
PART 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有人问,关于市区的大平层和近郊的别墅该怎么选择的时候,那么请直接告诉他选择大平层。
这并不是根据简单的楼市逻辑来回答的,而是和提问的人有关。
当别人这么问的时候,说明对于资产的保值升值能力,还是很重视的,未必追求极高的居住体验感。
财富自由的人会选择别墅!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
别墅能用钱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大平层是做不到的。
离市区远,可以请司机,购物不方便,家里可以提前储备大量的生活用品,做卫生麻烦,可以请保姆。
而别墅的居住体验感,隐私性是大平层做不到的,只不过大平层更为保值而已。
钱是能解决很多问题,但问题是很多人没钱,只能感叹现在市场的经济不太理想。
在这个全民勒紧裤腰带的日子里,没有多少人愿意花高价去装修别墅。
现在福州边缘板块中,叠拼别墅50多万屡见不鲜,联排别墅80多万的挂牌价,如今看到近郊独栋别墅挂牌160万……
遇到这种周期时,别墅则成了时代的牺牲品。
小结
现在再去回想置业顾问的话,说能升值到千万,似乎有点可笑:
如今冲击千万的预期失败,只能以百来万的价格出售。
但在那个年代,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常;
毕竟这种山美水美,有天有地的独栋会让人有太多的憧憬。
只是现实太残酷,当楼市遇到下行周期时,即使买普通的住宅,都要一再地观望。
当普通人对楼市的信仰逐渐弱化的时候,谁还愿意到城市的边缘板块,花很高的代价换一座理想的居所?
当初以高端改善自住为目的,买入那些别墅的人并没有错,至少住在那边,能享受到负氧离子,能远离尘世的喧嚣。
但是,略远的通勤距离以及高额的装修费用,在没有持续高收益的情况下,有些业主让这些高品质的别墅成为弃子,实在可惜。
别墅产品,在这个时代里,只能委屈地化成一滴泪!
说实话,我怀念2017年,但也相信明天的明天,我们能卖出更伟大的步伐。
或许大家对未来会有些许悲观情绪,毕竟现在的国际形势较为复杂。
但我们从未低头,而是挺直腰杆,敢于直视严峻的环境。
我们必须明白,拥有5千多年华夏文明的民族,终能战胜各种困难,迎来伟大的时代。
未来,一切都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