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女身上,我们看到自己年少时的幼稚,也看到年轻时的意气风发

焦守梅的精彩日记 2023-11-27 20:28:11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教育孩子,十二三岁的孩子,正处于情绪最不稳定的青少年期,父母往往是他们情绪不好时的“假想敌”,擅强顶嘴、反抗父母,是常有的现象。父母若是生气之余也打骂动粗,比孩子更情绪化,这样的结果势必使两代之间筑起了藩篱,静的孩子把情绪封锁,把话埋在心底,动的孩子向外找寻发泄,打架生事。这都是常有的现象,却不是不能避免的烦恼。听听孩子的心声,想想他们所处的环境,即使是和自己有不同想法、看法,也可以告诉他们,你自己认为不妥和不同意之处。

不必总是用父母的权威来压制孩子,沟通和讨论是民主的体现,也是一个明理的家庭不可缺少的自由因素。不是纵容孩子,但是要尊重孩子,了解他们所思所言以及所作所为。青少年期的孩子,已经不是打骂惩罚的年龄,只有理性和爱心,才是帮助他们成长、成熟之道,若是身为父母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能期待有一个明理成熟的下一代呢?避免过高的要求,认清孩子的能力,如果他已尽了力,即使没把事情做好,或考了最后一名,也该受到鼓励。

理解和支持,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别人的第一志愿未必是你孩子的第一志愿,要建立的是孩子的自信心,而不是随着大家的标准去追求的成就感。孩子没拿第一,也许不是他笨或偷懒,而是他有自己独具的才华和兴趣,父母要避免因为自己的“虚荣心”或“满足感”而加重孩子的压力。往往由于父母过高的要求,使孩子总有达不到标准的挫折感,久而久之,不仅失去信心,也失去斗志;自暴自弃的结果,很可能是失去一颗富有创造力和感性的心。

我总觉得中国父母在管教儿女上,所付出的爱心和期望,远比西方的父母深远重大。也许因为这种期望,往往给予儿女过重的压力。考第一名,读好学校,是大多数父母对儿女的期望,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代的父母,重要的是注重孩子的性向发展,让他们能具备应付环境、判断虚实、决定方向的能力,有自己的信心和个性,而不是难唯诺诺的乖孩子而已。

时代在进步,21世纪绝不能与20世纪50年代相提并论;不管你同意与否,教养儿女再也不能停留在老祖母的旧有观念里,我们期待有明理、成熟的下一代,又怎能故步自封、不求进步呢?在管教儿女的同时,我们也同步成长、学习,看着儿女长大、独立,也看到了自己心胸开朗、成熟。从儿女身上,我们看到自己年少时的幼稚,从儿女身上,我们也看到年轻时的意气风发;我们有了份理解的爱和容忍,也看到了一代比一代向前进步的事实。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