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称为我军的“炮兵鼻祖”,开国少将,赫赫战功,却少有人知

史在没有弦 2024-09-20 04:54:4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前言

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军炮兵的实力虽然不强,但在张志毅的带领下,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张志毅抱着振兴中华的理想,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炮兵科,从此奠定了他一生的军事生涯。那么,究竟是哪些贡献使张志毅获得了“炮兵鼻祖”的称号呢?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912年7月15日,张志毅诞生于辽宁省台安县的一个偏远小村庄赵荒村。自小他展现出了非凡的聪明才智。在村中,有一位私塾先生负责教授村里年长的孩子,而年幼的张志毅通常在一旁玩耍。然而,在私塾先生举行测验的时候,当其他孩子们答不出问题时,旁听已久的张志毅却能流利地回答,令人惊讶。

青少年时期,张志毅进入了辽中县的一所中学。在那里,他不仅学业成绩优异,还经常无偿帮助一位家境贫寒的同学完成家庭作业。这个同学的叔叔是张作霖麾下的一位军官,对张志毅的才华印象深刻。1926年,这位同学邀请张志毅一同前往北京,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恰逢东北陆军讲武堂在北京招收新生,张志毅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军队,成功考入该校炮兵科,开启了他的军事生涯。

张志毅于1931年从讲武堂毕业,成为东北军中的一名初级军官。同年引发国内外震动的“九一八事变”爆发,迫使他随部队撤退到关内。1933年他参与了抵抗日军侵略的长城防线战斗。面对东北的彻底失守,张志毅深感悲痛与无助,他曾怀揣着将来能够收复故土的梦想,但此时看似无法实现。这一系列的打击让他对国民政府的抗日政策产生了深深的疑虑和不满,逐渐推动他向共产党的抗日路线靠拢。

1936年,张志毅加入南京炮校尉官训练班,深入学习现代炮兵战术,同时,他的思想经历了深刻变化。在多位进步人士的影响下,他开始接触并最终信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念,秘密加入了党的行列,并在历史转折点——西安事变中扮演了积极角色。

1938年夏,年仅26岁的张志毅抵达延安,其专业的炮兵知识正好填补了八路军的短板,因此得到了党和军队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被安排进入抗日军政大学深造。 1940年,随着晋察冀军区炮兵独立营的成立,张志毅被委以营长职务。在随后的数年中,他带领部队参与了多场重要战役,如上社、界安、灵山、口头和党埠等,表现出色。

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张志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系统化为理论成果。他主持编写了解放军初期的炮兵训练教程和管理条例,并撰写了多本关于步兵与炮兵协同作战的著作,这些成果得到了聂荣臻和唐延杰等高级将领的高度评价。

令人称奇的是张志毅尽管不懂日语,却能凭借观察《日本炮兵操典》中的插图,精确翻译出文本内容和操作方法,极大地丰富了我军的炮兵战术资料。 解放战争期间,张志毅指挥了四平、城子街、德惠、吉林和彰武等多个战役。特别是在辽沈战役中,他创新指挥了百门以上火炮的群体攻击,这在我军历史上尚属首次。

张志毅在塔山战役中指挥的600多门大炮,以及天津战役中超过1200门的火炮群战术,都大大提高了我军的火力密度和打击效率,为步兵部队提供了有力的火力支援,确保了连续战役的胜利。这些战术和战略上的成功凸显了张志毅在炮兵战术创新方面的杰出才能。

在中国解放战争的决定性时刻,锦州和天津的战役成为了东北野战军突破国民党军防线的关键。锦州作为东北至华北的战略通道,历来被视为军事要塞,其地理位置在辽沈战役中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决策者认为,一旦占领锦州,东北的国民党势力便会大为削弱。

辽沈战役全面爆发后,东北野战军迅速调动了重兵力量,集中对锦州实施了猛烈攻击。这场战役是东北野战军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坚战。他们动用了高达600门的大炮对锦州进行了密集轰炸,仅仅用了31小时便成功突破了坚固的城防,迅速解放了锦州。这一战役的迅速成功,展示了炮兵在现代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

东北野战军将战略焦点转向了天津,这是国民党在华北的军事重镇,以其坚固的城墙和充足的守军著称,由国民党著名将领陈长捷指挥。尽管傅作义曾豪言天津坚固到足以支撑三个月的围攻,但东北野战军依靠压倒性的炮火优势,仅用29小时便攻克了天津。在这场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发射了超过两千枚炮弹,炮兵的高效运作再次证明了其在攻坚战中的关键角色。

通过这两场战役的胜利,东北野战军不仅显著提升了其在解放战争中的地位,也展示了炮兵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这种以炮兵为核心的战术极大地加速了战争的进程,还有效地削弱了对手的战斗意志和防御能力。锦州和天津的解放,标志着东北野战军在战略上的重大转折,为后续的战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两场战役的胜利证明了,强大的炮兵是现代战争中取得突破和胜利的关键因素。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尽管我军炮兵力量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整体实力还是显得不足。面对这一现状,张志毅下决心要全面提升炮兵的作战能力。从担任东北军区炮兵参谋长,到亲自筹建广东军区炮兵部队,再到出任济南军区炮兵司令,他不断地在各大军区推动炮兵部队的现代化改革,努力提高作战效能。

特别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张志毅负责重新装备并训练了20个炮兵团,这些部队在前线表现出色,成为战场上的重要力量。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张志毅参与指挥了多场关键战役,展现了出色的战术才智和指挥能力。由于他在军事指挥中的杰出表现,张志毅曾被授予多项荣誉,包括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

1964年,他被晋升为少将军衔,这是对他长期以来在军事服务中表现的高度认可。张志毅在军事教育和训练领域同样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在炮兵战术和操作训练方面。他的领导和教育方法极大地提升了解放军炮兵部队的作战效率和战术创新能力。

张志毅的个人生活也充满了牺牲精神和坚定的原则。自从离家出走后,他长达20年未曾回家,直到抗美援朝期间途经故乡,才短暂地回访。在那次访问中,他动员家族中所有17岁以上的男青年加入军队,强调保家卫国的责任,即使是牺牲也是荣耀。

张志毅在处理家族和地方关系时,始终坚持原则,即便是亲戚求助,也绝不越雷池一步。他严厉警告任何人不得滥用他的名义进行不当行为,甚至愿意亲自追究到底。

张志毅于1981年正式退休。1998年3月31日,张志毅逝世,根据他的遗愿,他并未被安葬在家族的祖坟中,而是选择与战友们一同长眠于辽宁台安县的烈士陵园,表达了他对战友们的深情与敬意。

他在政治舞台上的直接影响力可能并不显著,但他对家族成员尤其是儿子张德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张志毅以其高洁的人格和严格的家风,深深地植根于张德江的心中。

张德江,1946年11月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是典型的“老三届”知识青年。1968年,他从长春迁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汪清县罗子沟公社插队。这一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基层社会与农民生活的实际情况。1972年至1975年,张德江在延边大学求学,并后来担任了该校朝鲜语系党总支的副书记,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

1978年至1980年,他前往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深造,进一步拓宽了他的国际视野与学术领域。回国后张德江的职业轨迹进入快车道。1983年,他结束了在延边大学副校长的职务,转而踏入政治领域,担任吉林省延吉市的市委副书记。

自1995年起,在接下来的13年中,张德江先后担任吉林、浙江、广东和重庆四个省(市)的省委书记,每一次都成功地解决了各种复杂问题,显示了他在危机管理和政策执行方面的卓越才能。

到了2008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张德江及其夫人辛树森成为媒体焦点。辛树森,中国建设银行的副行长兼纪委书记,同张德江一道出席会议,张在浙江省担任人大代表和人大主席团成员,而辛树森则是经济界别的政协委员及提案审查委员会的委员。

这对夫妇的共同出现在政治场合,加深了外界对张德江领导风格和家庭背景的认识。张德江与辛树森的家庭生活也颇受关注,他们有一位女儿,同样承载着家族的期望与荣光。

不过话又说回来,辽宁省自古以来便是武勇之地,自汉朝的白马将军公孙瓒崭露头角起,这片土地上便涌现出了无数英雄豪杰。历史上的辽宁不仅是前燕、后燕、清朝的发祥地,更是无数武将的诞生地。李光弼、道家宗师张三丰、近代军阀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以及战国时期的关向应等人的故事,至今仍在人们口中传颂。

新中国成立后,辽宁继续为国家培养出杰出的军事和政治领导人,如吕正操上将等一批开国将军,他们在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国家的重要支柱。辽宁不光是军事人才辈出,也是新中国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地。这里被誉为“东方鲁尔”,常被称作“共和国的长子”,在工业、科技、文化和体育等多个领域均有突出贡献。

在体育领域,刘长春作为我国第一位奥运会运动员,开启了中国人参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文化艺术方面,国际钢琴家郎朗、音乐制作人胡海泉,以及演艺界的巩俐、赵本山等,他们的成就在国内外都有广泛的影响。

科学界也不乏其人,如荆木春和戚发轫等,他们在各自的科研领域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商界人物如王健林和徐明,他们的企业活跃在国内外市场,推动了地方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在文学领域,马原等作家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地乃至全国的社会现实,影响深远。

0 阅读:44

史在没有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