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四大野战军中,不少王牌军长通过自身努力,成就了令人瞩目的职业生涯。张达志、秦基伟、周志坚和梁兴初这四位将军均是从鄂豫皖走出的杰出代表,他们在各自的历史阶段表现出色。尤其是秦基伟和周志坚,在土地革命、抗战和解放战争中表现突出,赢得了众多荣誉,在新中国成立后,秦基伟为何能实现事业上的“弯道超车”?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秦基伟,1914年诞生于湖北红安的一个农家,从小就表现出超凡的胆识和智慧。他在年仅13岁时就加入了黄麻起义,15岁时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一员,很快因其勇敢的战斗表现被提拔为手枪连连长。手枪连主要负责总指挥部的警卫工作,因此秦基伟也成了徐向前的警卫员。
1932年7月,在麻城的战斗中,秦基伟作为一位勇敢的营长不幸负伤。当时的伤势严重到他的胳膊开始化脓,麻痹,这对于任何士兵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打击。由于战场上医疗条件的限制,他不得不离开前线,转移到伤病队接受治疗,这意味着他不再能担任营长的职务。
同年10月,当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西征川北的三千里征途中,秦基伟拖着受重创的胳膊,艰难地随部队前进。在行军中不久,他突发高烧并昏迷了数日,最终被担架队误以为已死,遗弃在路旁。
在这生死关头,徐向前元帅恰巧路过,敏锐地发现了秦基伟,他立刻下令将秦基伟救起并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这一行动实际上拯救了他的生命。在秦基伟伤愈后,虽然找不到合适的军职重新部署他,他被安排到红江县负责指挥地方武装。
地方武装后来编入总部警卫团,秦基伟随即出任警卫团长,此后又被调任31军92师274团团长,由于历史上在鄂豫皖时期的一些未解决的问题,秦基伟又被降级,调至总部担任一名连级参谋。
四方面军在粉碎刘湘“六路围攻”后迅速扩充至八万人,新成立的补充师因人手短缺,秦基伟被任命为师长。但由于战况和战略调整,补充师最终解散,成员被重新分配到各主力部队中。秦基伟师长因此失去了职位,后被郑义斋,红四方军的供给部部长,收留并任命为粮秣科的科长。
在红四方军的西征途中,郑义斋有次与秦基伟科长讨论未来计划:“革命胜利后,你来帮我开设一个财经学校,专门培养会计。”尽管郑部长的提议很具前瞻性,秦基伟却谦逊地回应:“我可能不太适合做教师,我更想回到鄂豫皖老区从事粮食工作。”那时的秦基伟无法预见,自己日后不仅将在粮食工作上有所作为。
1948年是关键的一年,秦基伟在华东野战军的配合下,参与了淮海战役及随后的渡江战役,这两场战役对于新中国的诞生具有决定性影响。作为战争中的杰出指挥官,秦基伟的战术运筹和英勇表现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贡献了力量,奠定了他在建国功臣中的地位。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秦基伟被任命为第15军军长,并在1950年代初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特别是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带领15军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了四十多天,最终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这巩固了战场上的阵地,也对《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起到了推动作用。
1953年,秦基伟的领导能力得到进一步认可,被任命为云南军区副司令员。随着军队的调整和重组,1955年,基于云南军区的基础上成立了昆明军区,秦基伟继续担任该军区的副司令员。在大授衔中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了一位开国中将。
1957年,昆明军区首任司令员谢富治卸任,秦基伟随后接任昆明军区司令员,展开了长达14年的军区领导生涯,期间他推动了多项军事和地方发展项目,提升了军区的战斗力和地方的稳定性。
1964年春季,周恩来总理与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访问欧洲归来,途经昆明。在此期间他们受到了当地昆明军区司令员秦基伟的热情接待。为了表达对两位高官的欢迎,秦基伟精心筹备了一场盛大的晚宴,并在宴会上发表了一场演讲,获得了在场多位资深外交官的广泛赞赏和掌声。
在宴会结束后的轻松氛围中,陈毅与秦基伟进行了一番亲切的交流。陈毅赞叹秦基伟的口才出众,半开玩笑地询问他的学艺之道。秦基伟则谦虚地回应,自己的能力远不及陈老总,一切只是在工作中锻炼出来的。陈毅笑着指责秦基伟太过狡猾,开玩笑地威胁要解除他的司令员职务。
被这突如其来的“威胁”惊得一愣的秦基伟,半信半疑地询问理由,陈毅却以轻松的方式回答,提到秦基伟的四川妻子,称自己是秦基伟的半个老丈人,要求秦基伟先干三杯酒再解释原因。秦基伟豪爽回应,不仅三杯,更是欢迎继续畅饮。
宴会上的这段对话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注意,他接近两人,听了陈毅的话后也加入了玩笑,提到陈毅是“纸老虎”,劝秦基伟不要害怕。秦基伟听后更是困惑不解,心中不禁思考未来的道路,心系部队生涯的他,不明白为何会被突然撤职。
次日清晨陈毅将秦基伟单独叫到一边,告诉他暂时调秦基伟出部队,赴国外担任大使。这一决定令秦基伟震惊不已。陈毅补充说明,他们需要的正是秦基伟这种反应迅速、口才了得、态度坚定的人才。陈毅给了秦基伟半天时间考虑,让他做出决定。
虽然内心挣扎,但秦基伟作为一名党性坚强的军人,最终表示愿意接受任何党和国家安排的任务。他对陈毅表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国家需要,他都将不遗余力。
就在准备赴任之前,秦基伟的健康检查发现心脏问题,无法适应海外环境。这一转折使得他无法出国担任外交使命,这件事最终不了了之。尽管未能成为外交官,秦基伟对这次经历和陈毅的信任感慨颇深,他在后来的回忆中提到,陈毅之所以选择他,并不是因为他的身份或背景,而是纯粹看重他的能力和忠诚,这让他深受感动。
六十年代中期,随着印度支那战争的爆发,云贵高原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该地区成为了抗美援越的后勤基地,多支部队经此区域进出国境,秦基伟在这一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指挥才能。地方党政领导,尤其是时任云南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1976年1月,秦基伟接到悲痛的消息,阎红彦去世了。这一消息让他深感哀伤,对这位老战友的离去充满了惋惜。仅仅几天后,他突然接到来自北京的电话,被紧急召回首都,没有来得及与家人告别便匆匆出发。
到达北京后,秦基伟被安置在京西宾馆,这是中央军委的高级招待所。在这里,他等待了数日,却没有接到任何官方的进一步指示。渐渐地,他感到这是周总理为了保护他安全而作出的安排。
在北京的日子里,秦基伟感到前所未有的清闲与孤独。尽管在“五·一”节观礼时被周总理提名上了天安门,名字出现在了报纸上,他依然没有实质性的工作。在这期间,他频繁写信给家中,每封信都是对家人的宽慰,表达对党和毛主席的坚定信任。
为了解决家中的生活困难,他的妻子唐贤美将14岁的女儿送到北京与他团聚。父女二人相依为命,共同度过了那段难忘的岁月。直到1968年3月,秦基伟和女儿一起被安置到了总参一所,这里他遇到了许多老战友,共同度过了长达一年半的时间。
1973年,秦基伟再次回归军事领导岗位,出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展现了其在军事管理上的深厚功力。1980年,随着陈锡联从北京军区司令员岗位上退下,秦基伟被提拔为北京军区司令员,这标志着他第三次担任大军区的最高指挥官。
1988年,74岁高龄的秦基伟迎来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另一高峰,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并在同年恢复的军衔制度中被授予上将军衔,秦基伟还曾经担任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政治职务,他的政治与军事生涯都极为丰富多彩。1997年,秦基伟因病逝世,享年83岁,留下了辉煌的职业遗产。
秦基伟的军事才能不仅体现在他自身,他的两个儿子,秦卫江与秦天,也继承了父亲的军事天赋。秦卫江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及东部战区陆军首任司令员,并在2012年晋升为中将。
秦天则担任过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和武警部队副司令员,于2016年晋升中将。这一家三口,父子均为将军,展示了家族在中国军事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秦基伟家族的军事服务精神和国家忠诚,成为了中国军界传奇的一部分。
彭总主军重用一野、志愿军中人才;林帅主军重用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四野人才;邓公主军开始重用129师、二野人才。
直接几段时间混乱,有点像AI
梁兴初是红一的人,中央苏区的,不是鄂豫皖苏区的
一门三将军,一门忠烈
在上甘岭神剧中应该是秦军长之所以弯道超车应该是要感谢手下猛将无所不能的段显峰段参谋……准确的说更准确的说15军和12军有这么多被授上将,主要是12军和15军打赢了上甘岭战役,几乎全出在这两个军之中,能打赢真应该感谢15军牛人有段显峰段参谋,段参谋直接参与15军和12军两次大反击战,共歼敌近1.8万人,持续43天上甘岭战役志愿军12军,15军共歼敌2.5万多人,段参谋参与歼敌之战接近65%,段参谋几乎凭一己之力彻底扭转改变上甘岭战役局势走向……神剧中上甘岭战役能取得胜利几乎靠段参谋孤胆英雄,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以其一人之力扭转乾坤取得胜利……段参谋立下如此不世盖世奇功,战功远超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胡修道,柴云振等英雄们,段参谋居然没有任何授过一次三等功或二级以上战斗英雄荣誉……
1976年1月,时间有误
拖着胳膊?掉地上了?
照片不对
秦基伟是上将,不是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