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从来都是每一家企业经常大谈特谈的事情,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是客户信任感和品牌影响力的基础。
对于汽车而言,质量长期以来更是销量的关键,从零部件、动力总成、整车,再到如今的半导体,跨国车企言必称质量稳定性和保值率,自主车企多年来都处于弱势地位。
随着自主品牌集体向上,先进的生产线和全球零部件供应链,让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时,也成为了整车和零部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电动智能汽车的发展,我们似乎不再想到汽车质量这件事,我们转为关注续航里程、语音助手、中控大屏和自动驾驶等等新事物。
当下时髦的OTA远程升级功能,仿佛成为了解决汽车问题的神器,一次推送和升级,就可以解决智能汽车用户绝大部分的吐槽,幸运的话还能获得全新的功能。
汽车质量仿佛是一个年代久远的话题,以质量为基础的“传三代”更成为了一个复古的问题,再也没有人愿意在社交媒体平台谈起此事。
由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主办、中国一汽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汽车质量技术大会,让我们将目光转向中国汽车质量技术的发展。
汽车质量虽然不再是用户的日常话题,甚至不是社交媒体的流量来源,却有一群人在为此默默努力,坚守汽车的最后底线。
截至2023年6月底,自召回制度实施以来累计召回2708次,涉及车辆9826万辆,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一次召回,其中软件召回345次,涉及车辆1323万辆,占总召回数量13.5%。
销量规模快速增长的电动智能汽车,正在成为质量问题的高发地。
在本次质量技术大会上,汽车召回政策、新能源汽车安全、智能网联安全和质量数字化都是重点话题之一。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围绕汽车及零部件安全质量认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承担起“保底线”和“拉高线”的作用和效能,推动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期间正值中国一汽成立70周年,我们参观了中国一汽NBD总部和中国一汽创新成果汇报展。
我们看见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也看到了中国一汽高质量发展成果和技术创新底蕴。
正如中国一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亦功所说,中国一汽大力实施“质量制胜”战略,以用户为中心,以高科技、高安全、高可靠、高健康、高舒适、高体验为关键,全力打造极致精湛产品。
中国汽车质量的发展不仅仅是一项标准,也不是一次召回,而是全行业的共同努力。
不管是汽车研发阶段对汽车安全和耐久性的标准设定、整车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和监察,还是各类碰撞和第三方试验,又或者是汽车售后维修和召回,覆盖整个产业链的汽车质量从来都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
不管是传统燃油车还是电动汽车,看似是动力、配置和功能的竞争,最终还是最为基础的产品质量的竞争。
日久见人心!在质量认证标准之外,时间是一辆汽车的终极考验。不管是网约车的超强度实际验证,还是二手车市场的残余价值,都是一辆汽车质量的真实表现。
我们或许再也无需关注汽车质量,中国汽车产业整体向上发展,不管是汽车上市前的准入标准,还是上市后的质量监控,这个最基础因素已经有相对完善的监管体系。
在汽车耐久性、基础材料和工艺层面,自主车企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随着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中国汽车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管控已经在某些领域赶上跨国车企。
自主车企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功能的加速商用,也让汽车质量的关注点跨入到全新领域,对于所有车企而言,眼前都是全新、充满未知和挑战的。
跨国车企一项技术研发多年、应用多年,虽耗时费力,甚至落后,却也是稳定的。
中国汽车要在跨越式的发展中给用户创造高品质的汽车产品,依旧任重道远。
其实,真不知道汽车出厂哪些是国家强制要求检测的,特别是现在电动汽车的三电和智能驾驶软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