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唑嗪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前列腺增生的常用药,服用注意4点

经纬谈健康 2023-05-27 23:25:05

65岁的张师傅是一名退休工人,由于平时喜欢喝酒,再加上有家族遗传性的高血压病,所以已经患有近30年的高血压病,平时口服3种降压药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和氢氯噻嗪片,但是由于喝酒的坏习惯改不了,所以血压控制的一直不好。

1个多月前,张师傅在家里洗完澡后突然晕倒在地,并且伴有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家属急忙呼叫120将其送到最近的医院。医院第一时间给他完善了颅脑CT,结果发现是急性脑出血,于是连忙将其送至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治疗,万幸的是经过手术治疗后张师傅的命算是保住了,肢体功能和意识也在逐渐恢复,但是血压水平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于是医生在原有降压药的基础上联用了一种叫做特拉唑嗪的二线降压药,并且嘱咐张师傅不要再喝酒了。

服用特拉唑嗪后张师傅的血压出现明显的下降,从以前的150/100mmHg,下降到110/60mmHg,有时高压甚至还会到100左右,并且张师傅自从服用后就感觉自己头晕、头疼,伴有明显的乏力不适,于是连忙来到医院咨询是不是血压降的太过了。医生向张师傅解释道他的血压已经达到了顽固性高血压的范畴,普通药物作用有限,而对于脑出血的病人一定要控制好血压才行,否则容易导致再次出血,特拉唑嗪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常用药,它的降压效果特别强,所以才会导致血压的明显下降;其次,张师傅目前的血压其实才是正常血压,而他的不适症状其实是身体暂时不能适应正常血压而导致的,不需要调药,只需要暂时休息,慢慢适应即可。张师傅听从了医生的意见,连续服用了一段时间后,头晕、乏力等症状果然缓解了。

一、什么是顽固性高血压?哪些因素容易诱发?

临床上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经过规范服用降血压药物后,其血压可以控制在满意水平,但是实际上依然会有少数高血压病患者尽管接受了较大剂量药物联合治疗,但是血压水平依然控制的不理想,临床上将使用3种以上降压药联合治疗仍不能使血压降到正常范围的高血压称为顽固性高血压,而这种顽固性高血压大多数是其他疾病或者诱因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因此面对顽固性高血压不仅要降压,更要控制好原发性疾病和消除诱因。

临床上诱发顽固性高血压的原因很多,常见的诱因有以下几种。

1、不良的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是诱发顽固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因素之一,如高糖、高脂、高盐、饮酒等,研究表明长期高糖、高盐饮食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兴奋性增高,进而导致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诱发血管压力反射障碍,导致血压逐步增高,直至导致顽固性高血压;其次,长期的高盐饮食会导致大量的水钠潴留,进而引起血管平滑肌肿胀、血管管腔变窄,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出现顽固性上升,因此高血压患者需注意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以免发展为顽固性高血压。

2、肾性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顽固性高血压之一,这与肾脏的功能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高血压与肾病直接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高血压可以导致多种慢性肾功能不全,而相同的,多种肾病也会导致血压异常,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肾盂肾炎等。病理学研究表明多种肾病会导致人体水液和电解质代谢异常,进而导致大量的水钠潴留,继而诱发肾性高血压;其次,肾脏是构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重要器官,肾功能障碍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功能,进而导致肾醛固酮分泌增多,诱发顽固性高血压。

3、药物因素

药物是诱发顽固性高血压的因素之一,这是因为临床上有许多药物与降压药有拮抗作用,联用时容易导致降压效果下降,但是临床上许多患者容易忽视这种药物间的交互作用。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包括避孕药、非甾体类消炎药、糖皮质激素等,长期口服上述药物的患者在联用降压药时会导致药效下降,而停药后又容易导致血压出现明显反弹,因此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时需注意药物使用的禁忌症。

4、嗜络细胞瘤

嗜络细胞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恶性肿瘤,其多多来自于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好发于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肿瘤会持续性或者间断性的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而儿茶酚胺含量过高会导致血管平滑肌收缩,继而导致阵发性的血压升高,甚至会导致200-300的血压,并且容易导致剧烈的剧烈头痛,全身大汗淋漓、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临床上针对嗜络细胞瘤不仅要立刻进行给予降压处理,同时还要进行手术治疗,并且嗜铬细胞瘤一旦确诊必须长期口服长效α受体阻滞药才能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

二、特拉唑嗪的作用机制和药理学特点

特拉唑嗪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的二线用药,由于其副作用较多,因此并不被指南推荐为一线药物;但是对于顽固性高血压的患者而言,特拉唑嗪由于其强力的降压效果,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常用药,不仅可以单用,也可以与其他降压药联合使用。

特拉唑嗪的本质是一种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其具有高效的、选择性的阻断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能力,这种受体主要存在与血管膜平滑肌细胞、前列腺和膀胱颈上,因此特拉唑嗪不仅仅可以降压,也可以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排尿症状。

在治疗高血压时,特拉唑嗪可以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进而导致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管管径增宽,血流阻力降低,从而达到快速降低血压的目的;其次,特拉唑嗪还可以调节交感神经的活动,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进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时,特拉唑嗪可以与前列腺、膀胱颈上的平滑肌细胞结合,进而导致前列腺和膀胱颈的平滑肌舒张,改善尿频、尿急、尿线变细、排尿困难、尿不尽等多种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症状。

特拉唑嗪的起效较快,口服1-2小时后即可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发挥降压、舒张前列腺平滑肌等药效;其次,特拉唑嗪的半衰期在12-18小时,因此每日服用1-2次即可;最后,特拉唑嗪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分解,通过尿液和粪便进行排泄,其需要48-72小时才能从体内完全消除,因此长期大剂量口服容易导致药物累积,诱发不良反应。

三、特拉唑嗪的临床应用

由于特拉唑嗪的作用过强,因此临床上应用范围较窄,并且使用方法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在治疗不同疾病时使用的方法和剂量有所不同,建议大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1、普通型高血压

虽然α受体拮抗剂是治疗普通型高血压可以选择的药物之一,但是临床上并不将特拉唑嗪作为常用药物,除非是出现高血压危险、急性脑出血等严重疾病时才会单独作为应急性的降压药使用;与其他药物联用时,特拉唑嗪作为联合用药来治疗其他药物治疗不佳的普通型高血压,临床研究表明在规范剂量下无论是单用或者联用,特拉唑嗪都可以明显改善血压水平。

2、顽固性高血压

特拉唑嗪是临床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一线用药,多与其他降压药联用来治疗多种药物联合依然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临床研究表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在联用特拉唑嗪后会出现较为平稳的血压下降。

3、良性前列腺增生

特拉唑嗪是临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常用药物之一,多与非那雄胺、坦索罗辛等药物联用,临床研究表明特拉唑嗪可以快速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频、尿急、尿不尽、排尿困难等多种临床症状,但由于其容易 导致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因此多为其他药物治疗不明显后的二线用药,很少作为首选。

三、科学服用特拉唑嗪注意4点

特拉唑嗪目前是处方药,需要通过医生开具处方进行购买,并且由于特拉唑嗪的服药方法非常特殊,如果不熟悉的患者很容易因为服药过量而导致低血压、头晕、乏力等多种不良反应,因此建议大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科学服用特拉唑嗪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药物的服用方法和剂量

特拉唑嗪在治疗不同疾病时服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必须区别对待。

治疗高血压时,特拉唑嗪的起始剂量为1mg每次,每日1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是睡前服用,然后监测血压水平,如果不满意可以逐渐增加剂量,每次增加1mg,直至将血压调整满意为止,但是每日剂量不宜超过20mg;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时,特拉唑嗪的服用剂量为2mg每次,每日1次,睡前服用。

第二、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特拉唑嗪的降压效果非常强,因此服用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低血压反应,患者会因为血压快速下降而出现不能耐受的症状,如头晕、头昏、乏力等,但这种反应多为暂时性的,或者可以降低服药剂量;其次,服用特拉唑嗪后会导致消化道功能异常,诱发便秘、腹泻、口干、消化不良、肠胃气胀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可以配合服用促胃肠动力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最后,长期服用特拉唑嗪容易影响肝肾功能,导致肝酶、肌酐等指标异常升高,因此建议长期服用的患者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第三、注意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缺乏安全性数据,但是药理学研究表明高剂量的特拉唑嗪有诱发幼鼠死亡的风险;儿童禁用,缺乏相关研究数据,安全性未知;低血压患者慎用,低血压患者在服用特拉唑嗪时非常容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导致晕厥、昏迷等不良反应,因此对于低血压患者而言应尽量避免使用特拉唑嗪;老年人不用调整用药剂量,但是必须定时监测血压变化,防治出现血压过低;药物过敏者禁用。

第四、注意药物之间的交叉反应

临床研究表明当特拉唑嗪与血管紧张素制剂(如卡托普利、非那普利等)或利尿剂(氢氯噻嗪、螺内酯等)联用时,容易诱发低血压反应,因此在利尿剂或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的基础上联用特拉唑嗪是,必适当减少原有药物的几率,并且定时监测血压变化;其次,特拉唑嗪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合用也会发生低血压,因此尽量避免两种药物联用。

四、总结

特拉唑嗪作为临床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常用药,其降压效果明显,但是副作用也较多,特别是容易导致低血压反应,因此建议大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并且服用期间需要增加血压的测量次数,如果发现低血压反应则需要向医生反应;其次,特拉唑嗪的服用方法比较复杂,必须按照医嘱规范加减剂量。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谢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麻烦点个赞或者收藏,如果您的家人朋友也有相关问题,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们,谢谢。想要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关注小五的头条号——小五的健康科普小站,早关注、不迷路呦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