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后,公务员以及参公事业编就可以开始享受交通补贴,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车补”,相比于公务员的普发车补,虽然也有少数事业编也能享受车补,但享受车补的人也仅限于直属事业单位本级和一定级别的事业编领导,多数事业编是无法享受车补,尤其是广大的乡镇事业编。
近年来,山东、甘肃等部分地区也开始为事业编发放车补,但这些享受车补的事业编多为乡镇事业编,同为基层的县直事业编往往却不能享受,那为什么这些地区事业编发放车补,只有乡镇事业编才能普发享受呢?

当前,我国多数地区的交通条件已经有了一定改善,通行条件也较为方便,但通行方便的同时也意味着交通支出的大大增加,外加上多数乡镇都会安排普通事业编驻村或者挂点联系村(社区),有些村离乡镇驻地的距离是非常远,开车的单程都要半个小时以上,这样一来,虽然使用交通工具比较方便,但额外交通支出也会增加许多。同时,现在县直部门一些文件的传递和会议安排等等,都是需要普通干部使用交通工具出行。
这时候有人会说了,乡镇不是还有公车吗?乡镇事业编下村或者出行可以使用公车呀,也不一定要“私车”公用呀,作为乡镇普通事业编,能够使用到或者愿意使用乡镇公车的概率都是非常低,至于原因,懂的都懂。所以从工作实际和工作需要来看,乡镇事业编确实比其他事业编更适合普发车补。

当前一些地区的乡镇事业编招不来、留不住的现象还是存在,除了工作环境差,职业前景不明朗等原因,待遇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虽然一些发达地区的乡镇事业编干部的年收入可以达到二十多万,但这样的乡镇毕竟还是少数,相比于其他体制内人员收入,多数乡镇事业编的收入水平还是中等偏下的。
我们以中西部地区的偏远乡镇普通事业编为例,尤其是年轻的事业编,在没有车补的情况下,即使每月有基层绩效奖金,到手收入也就3000多一点,因此每月500或者600元的车补,对于他们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所以,从关爱基层干部,留住乡镇干部的角度来说,乡镇事业编也确实更需要普发车补。

目前,乡镇事业编其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乡镇事业编是指长期在乡镇工作的事业编,如乡镇事业编干部、乡镇卫生院,乡镇教师等等,而狭义的乡镇事业编往往是仅限于在乡镇机关工作的在编在岗事业编。而从当前各地推行的乡镇事业编享受车补情况下来看,这里的乡镇事业编是仅限于狭义的事业编,如2020年《济宁市镇街机关事业编制人员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实施方案》,明确在全市范围内的镇街机关工作的在编在岗事业编制人员,可以发放车补。根据上述方案,我们可以看出目前车补发放的范围是仅限于乡镇机关工作的在编在岗事业编制人员。
所以,从目前各地的实践来看,一些短期在乡镇工作的事业编人员(如驻村),还有因工作性质、工作内容、政策等原因,即使同在乡镇工作的教师和卫生院等事业编人员,当前也是无法享受车补政策的。

最后,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你是如何看待乡镇事业编享受车补这件事的?
我们单位距离县城80公里开车需要1个小时20分钟而我的岗位距离县城120公里开车两个多小时这是没下雪的时间下了雪三个多小时也是正常的,单位是省属事业编一类我们也没有车补在厂部开车回家80公里来回100来块钱我车算是省油的别人的车都是来回120多快钱,从我的岗位回家大部分时间都得开越野车小车走不了,来回一趟240块钱,我同事有一次说话抱怨来回一趟油费太多了,我说我记得20年前职工去上班可以占点公家的便宜,做公家的车去上班,现在是公家占个人的便宜,领导说了九点之前必须到岗,坐班车需要两个多小时九点半多才能到单位,那就迟到了,只能做私家车,或者自己开车,局里开会或者需要资料不定时,就得自己开自己的车回县城送资料或者开会来回油钱就得自己掏如果报销就给报班车票钱来回30元来回开车100多自己就得掏70,有人说为啥不做班车,班车就两趟早上7点20,中午12点一趟,其实我们单位这种情况乡镇很正常,我想问问我们这种情况该不该有车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