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在平津地区制造军事摩擦,驻守在当地的第二十九军英勇抵抗,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第二十九军是冯玉祥西北军旧部,“中原大战”结束后,冯玉祥反蒋失败下野,宋哲元、张自忠、刘汝明、冯治安等人,在张学良的支持下,率领西北军残部组建了第二十九军。后来“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和热河地区相继沦陷,张学良被迫下野,平津地区成为第二十九军地盘,因此第二十九军也发展到十万多人。

第二十九军官兵
祁光远早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参加了多次军阀混战,冯玉祥在北京发动兵变的时候,祁光远在部队当连长,由于他表现好,被送到苏联学习,所以没有参加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结束后,西北军被瓦解,宋哲元、张自忠等人建立第二十九军,祁光远就在张自忠手下当团长,参加了“长城抗战”,他率领的大刀队立下不朽战功。
“七七事变”爆发的时候,祁光远率兵在天津和日军作战,后来升为第五十九军的旅长,跟随张自忠参加了“临沂保卫战”。抗日战争中期,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牺牲,当时祁光远已经是副师长了,之后由于派系斗争的原因,他失去了实权,在抗日战争结束后,退出了军界。

祁光远
1903年,祁光远出生于河南西平县,父母是普通农民,家中有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三,因为家里穷,祁光远从小在家干农活,读书对他来说是奢望。
由于田地是租地主家的,尽管一家子人勤勤恳恳的干活,但收成大部分却要上交地主,所以一家人经常是食不果腹。青少年时期的祁光远,每天干完农活后,因为吃不饱,于是就和同伴一起到地主家偷了一头驴,结果地主跑去报官,祁光远被迫逃离家乡。
当时冯玉祥担任北洋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在漯河招兵买马,祁光远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来到冯玉祥麾下当个大头兵,而他打仗不怕死,每次冲锋的时候,都会冲在最前面,所以长官们很器重他。
1924年,冯玉祥联合胡景翼、孙岳,一起在北京发动兵变,把北洋总统曹锟软禁,组建了国民第一军,这时候祁光远已经当上连长。

冯玉祥
1925年7月,祁光远因为表现好,所以被冯玉祥送到苏联的基辅军校学习,同行的还有冯玉祥的长子冯洪国。不久后,北伐战争爆发,冯玉祥宣布归顺国民政府,率兵参加北伐,由于祁光远当时在苏联留学,因此没有参加北伐,而和他同级别的军官,通过参加北伐都升官了。
1929年,北伐战争结束后,祁光远从苏联返回国内,在冯玉祥的西北军里面当营长。
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后,冯玉祥反蒋失败下野,西北军解散,宋哲元率领西北军残部归顺张学良,因此组建了第二十九军,宋哲元担任军长,张自忠为第三十八师师长,祁光远在张自忠麾下任职。

张自忠
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日军重兵进攻长城的隘口罗文峪,第二十九军六千人驻守在罗文峪,当时祁光远担任第三十八师第二二八团团长。日军进攻罗文峪的时候,祁光远率兵顽强抵抗,和日军交战五个多小时,因为双方火力悬殊,部队防守压力很大,幸好暂编第二师师长刘汝明及时率兵支援,才打退了日军进攻。
不久日军再次进攻罗文峪,张自忠和刘汝明两个师长商量破敌良策,祁光远请愿,说自己愿意率领大刀队,趁着夜色去偷袭日军后方。二百多人的大刀队组建后,祁光远为队长,三营长王合春为副队长,二人率领大刀队趁夜翻过几个山坡,来到日军营地。
当时日军没有什么防备,只有几个哨兵站岗,其他人都在帐篷里面睡觉,大刀队的战士悄无声息的干掉日军哨兵后,就拿着大刀冲进帐篷里面,对熟睡的日军砍杀,不少日军士兵在睡梦中被杀。砍杀声惊动了附近的日军,很快附近营地的日军跑来增援,王合春营长率兵和支援的日军战斗,结果壮烈牺牲。

刘汝明
随着日军的援兵越来越多,祁光远只好率兵撤退,这一仗消灭了日军两百六十多人,此后日军很惧怕第二十九军的大刀队。
大刀队的偷袭,使日军非常愤怒,于是派兵对罗文峪发动猛攻,刘汝明麾下的李曾志团顽强抵抗,李曾志本人腿部受伤,依然在前线指挥战斗。由于日军攻势太猛,刘汝明派旅长李金田带一个团的士兵,翻山偷袭日军后方,但日军在半路设下埋伏,部队损失很大,李金田只好率兵返回。
就在刘汝明部队坚持不住的时候,祁光远团前来支援,攻击日军的侧翼,打乱了日军的阵脚,刘汝明下令反攻,终于打退日军进攻。

因为晋绥军商震部丢失冷口,第二十九军为了避免被日军包围,所以就撤离了罗文峪,在撤离阵地的时候,祁光远眼含热泪,告别牺牲在罗文峪的弟兄们。不久国民政府和日军和谈,“长城抗战”结束,第二十九军大刀队一战成名。
1936年10月,祁光远前往南京陆军大学深造,蒋介石还颁发了一枚四等宝鼎勋章给他,
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日军进攻平津地区,当时祁光远担任第三十八师手枪团团长,率兵驻守在天津,当时天津的驻军有五千多人,都是张自忠的嫡系部队。由于张自忠当时在北平,所以天津的军事由第三十八师副师长李文田负责,为了抵抗日军进攻,李文田召集独立旅旅长李致远、手枪团团长祁光远、保安司令宁殿武等人开会。

李文田
7月29日,日军对天津发动进攻,祁光远率兵在汽车站打退日军进攻后,就反攻日军占领的机场,日军防守坚固,双方出现僵持。祁光远眼看攻不下机场,于是率兵夜袭天津的日租界,日租界的日军守备队赶紧向北平的日军求援,随着日军援兵的到达,李文田下令所有部队撤往静海,最后全部南下,平津地区沦陷。
11月,张自忠担任第五十九军军长,祁光远升为独立第三十九旅少将旅长。
1938年初,“徐州会战”时期,祁光远率兵跟随张自忠前往临沂,和庞炳勋的第三军团一起保卫临沂,取得了大捷,战后祁光远获得一把中正剑。

冯治安
1938年7月,“徐州会战”结束后,张自忠的部队撤往湖北,张自忠成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刘振三为第三十八师师长,祁光远为副师长。
1940年5月,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中牺牲,冯治安接替了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职务,张自忠的牺牲对祁光远打击很大。祁光远和师长刘振三关系不好,而冯治安又偏袒刘振三,所以导致祁光远渐渐的失去实权,他这个副师长就是个虚职。
1946年,抗日战争结束后,祁光远退出军界,回到河南老家。
1951年,祁光远被错杀。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