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将领之西北军李九思

复杂历史简单说 2025-03-25 09:01:22

民国时期,日本人发动“七七事变”,对北平附近的宛平城发动进攻,第二十九军顽强抵抗,打响全面抗日战争的第一枪。

第二十九军是冯玉祥西北军旧部,“中原大战”结束后,冯玉祥反蒋失败下野,西北军被迫解散,在张学良的支持下,宋哲元、张自忠、刘汝明等人,率领西北军残部组建了第二十九军。

西北军战士

李九思是张自忠麾下悍将,他早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参加了一系列的军阀混战,靠着立下的战功,在北伐战争时期就当上副旅长。“中原大战”结束后,西北军残部组建成第二十九军,而李九思降为张自忠手下的营长,之后参加了“长城抗战”,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升为了旅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九思跟随张自忠抗日,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后来张自忠牺牲,李九思升为第三十八师师长,继续率兵抗日。解放战争时期,李九思升为副军长,当他的部队参加“汪贾起义”的时候,而他却选择顽固到底,最终成为解放军俘虏。

李九思

1900年,李九思出生于河南郑州,父母是普通农民,家庭特别贫穷,靠着外公的资助,他才能到私塾读书。

1920年7月,冯玉祥担任北洋陆军第十六混成旅旅长,部队在河南招兵,李九思有一个同乡,在第十六混成旅当排长,通过同乡的介绍,李九思也报名参军,被编入张自忠的连。

1921年,冯玉祥担任陕西督军,他把第十六混成旅扩编为第十一师,张自忠升为学兵营营长。

1922年5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期,冯玉祥率兵打败河南督军赵倜,成为新的河南督军,李九思跟随学兵营驻守在开封。8月,李九思表现不错,被派往教导团学习,毕业后升为司务长。

冯玉祥

不久后,冯玉祥去往北京担任陆军巡阅使,部队驻守在南苑,为了培养下级军官,冯玉祥亲自兼任学兵团团长,张自忠为副团长,李九思在学兵团辎重连当排长。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联合胡景翼、孙岳,趁机在北京发动兵变,软禁的北洋总统曹锟。之后张作霖率兵进入北京,和冯玉祥一起扶持段祺瑞重新组建内阁,冯玉祥成为西北边防督办,并且组建了国民第一军。

当时段祺瑞任命王揖唐为安徽督军,由于王揖唐没有什么兵权,冯玉祥想控制王揖唐,于是就任命李九思为王揖唐的卫队长,带着三十人前往安徽安庆。李九思等人刚坐火车到达蚌埠的时候,王揖唐就派兵要收缴李九思等人的武器,李九思等人准备火拼,王揖唐惧怕冯玉祥的实力,所以就让李九思等人到达安庆。

王揖唐

1925年6月,王揖唐辞去安徽督军职务,李九思就返回部队,在张家口的交通团当上尉副官。不久后,张作霖联合吴佩孚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李九思担任第二旅手枪队队长,旅长是程希贤,在直奉联军的压力下,冯玉祥去往苏联求援助,把国民军交给了张之江和鹿钟麟。

1926年初,奉军的李景林和张宗昌,率兵朝天津反攻,当时李九思升为副营长,率兵在天津和张宗昌的白俄兵作战,天津失守后,李九思跟着大部队撤往南口。不久后,“南口大战”结束,国民军战败退往绥远,李九思升为营长,部队编入了韩复榘的第三路军。

当时韩复榘觉得绥远太荒凉,不适合大部队驻守,于是就把目光盯到山西,和阎锡山的晋绥军打起来,李九思奉命率兵攻打大同。由于大同防守严密,进攻大同的部队反而被晋绥军反包围,幸好宋哲元率兵支援,韩复榘才率部撤往绥远,不久在晋绥军将领商震的劝说下,韩复榘率兵暂时归顺阎锡山。

韩复榘

1927年初,“五原誓师”后,冯玉祥东山再起,组建西北国民联军参加北伐,韩复榘率部又回到冯玉祥麾下,率部驻守河南洛阳。李九思因为和韩复榘的心腹曹福林不和,曹福林状告李九思贪赃枉法,韩复榘判处李九思五年有期徒刑,最后还是西北军元老石敬亭说情,李九思被关了九个月后释放。

1928年,李九思被释放后,在第二集团军训练总监部任职,不久训练总监部取消,冯玉祥在郑州成立训练所,刘汝明担任所长,李九思担任中队长,负责训练新兵。后来韩复榘组建暂编第一师,任命过之纲为师长,李九思为营长,部队前往甘肃天水招兵买马。很快暂编第一师扩编为第一军,过之纲担任军长,李九思升为特务团团长,部队继续驻守在天水。

张自忠

1930年2月,张自忠率领第六师前往天水,这时候李九思升为第一旅副旅长,当时天水的防务交给了张自忠,过之纲要率兵去青海投奔孙连仲,而李九思是张自忠老部下,所以不愿意去青海。过之纲麾下的第二旅旅长佟泽光,也不愿意去青海,于是张自忠把佟泽光和李九思带的人,再加上自己的特务团,组建成第十八旅,佟泽光担任旅长,李九思为副旅长。

6月,“中原大战”时期,张自忠率兵在河南和支持蒋介石的部队作战,李九思担任特务团团长,他本人在战斗中受伤,被送往开封救治,伤好后继续当副旅长。由于前线战斗激烈,张自忠部队损失惨重,张自忠派李九思到过之纲那里要人,过之纲肯定不会把自己的部队给张自忠,最后还是冯玉祥下令,过之纲才给了张自忠一个新兵团。

西北军战士

10月,“中原大战”结束后,冯玉祥战败下野,张自忠率兵撤往晋南地区,李九思担任第四十八旅副旅长。

1931年6月,宋哲元担任第二十九军军长,张自忠为第三十八师师长,佟泽光担任第二二六团团长,李九思降为第一营营长,从副旅长变成营长,对李九思打击很大。

1933年1月,日军准备对热河发动进攻,张学良命令第二十九军通州、三河一带集结,这时候李九思升为了第二二六团团长,佟泽光升为第一一三旅旅长。3月,张自忠和冯治安率兵前往喜峰口和日军作战,李九思的第二二六团在铁门关坚守,和日军爆发战斗,通过第二二二团支援,才打退日军进攻。

由于赵登禹的第一零九旅伤亡大,佟泽光和李九思率领第一一三旅接管了第一零九旅的阵地,李九思率兵坚守董家口一带。4月11日,晋绥军商震部丢失冷口,第二十九军陷入日军包围,张自忠和冯治安率兵撤离喜峰口和罗文峪,不久国民政府和日本人和谈,“长城抗战”结束。

1934年,宋哲元担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第三十八师驻守在宣化。7月,李九思等军官跟随张自忠前往江西的庐山军官训练团学习,一个月后返回宣化。

1935年5月,国民政府统一国民党部队的军衔,李九思被授予陆军中校军衔。

1936年上旬,李九思率兵在张家口附近修建公路。10月,张自忠推荐李九思到南京的陆军大学深造,当时李九思已经成为独立第二十六旅旅长,他怕去了南京以后,旅长的位置不保,所以最初怎么也不想去,最后还是张自忠给他下了保证,他才前往南京。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李九思提前从南京返回部队,继续当独立第二十六旅旅长。

宋哲元

1937年中旬,李九思和刘振三等人到庐山军官训练团学习。7月,日军发动“七七事变”,进攻平津地区,李九思和刘振三等人返回天津的部队。7月底,日军占领天津后,李九思前往山东济南见宋哲元,宋哲元让李九思去河南招募旧部。

1938年初,李九思招募了三个团的兵力后,护送宋哲元来到郑州,不久宋哲元因病辞职,第一集团军解散。3月,张自忠担任第五十九军军长,李九思回到张自忠麾下,担任新兵团团长,率兵参加了“徐州会战”。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让第五十九军到临沂配合庞炳勋的第三军团,第一一二旅旅长李金镇,因为和日军战斗不力,被张自忠免去职务,李九思接替了旅长职务。李九思率领第一一二旅,坚守在沙岭子阵地,和日军召开激烈战斗,第三十八师师长黄维纲率领主力,对刘家湖、茶叶山发动反攻,取得第一次临沂大捷,但第五十九军损失接近五千人。

庞炳勋

3月20日,张自忠让李九思率领第一一二旅留守临沂,配合庞炳勋的第四十军,自己率领其他部队向滕县进军。23日,日军再次对临沂发动猛攻,李宗仁让张自忠率兵返回临沂,双方大战三天,总算又一次打退日军进攻,原本两万多人的第五十九军,经过了两次临沂保卫战,损失了接近一万人,张自忠把残缺不全的部队,都编入到李九思的第一一二旅。

4月中旬,日军第三次进攻临沂,这一次是真的守不住了,张自忠和庞炳勋只好率兵向台儿庄方向撤退,配合汤恩伯的中央军作战,取得展庄战斗的胜利。5月16日,李宗仁下令徐州的所有部队向湖北转移,张自忠的第五十九军负责掩护大部队突围,完成任务后撤往河南许昌。

商震

李九思率领第一一二旅在徐州北部阻击日军,掩护李仙洲的中央军和商震的晋绥军突围。5月18日,李九思完成掩护任务后,准备率兵突围,但被日军包围了,经过一番血战才杀出一条血路,撤往豫南地区。6月1日,李九思率领第一一二旅到达驻马店,由于他手下的官兵,在撤退的时候抢劫过老百姓,张自忠对李九思一顿批评。

9月,“武汉会战”时期,李九思率兵坚守息县,但被日军打退,李九思率兵撤往新县。11月,李九思率兵撤往鄂北的荆门。

1939年5月,李九思率兵参加“随枣战役”,在汉水西岸和日军作战,他本人亲自率领一个团,打退日军进攻,之后转移到刘猴集。7月,国民党取消了旅一级别番号,李九思调任补充团团长,部队规模还是一个旅。

冯治安

1940年5月,“枣宜会战”爆发,张自忠将军壮烈牺牲,冯治安接替了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职务。8月,黄维纲担任第五十九军军长,李九思升为第三十八师师长。

1941年1月,李九思率兵参加“豫南会战”,之后转移到南阳,消灭了一千多日伪军。4月,李九思率兵参加“鄂北会战”,打退了日军对南漳的进攻。8月,李九思率兵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2年1月,国民政府授予李九思陆军少将军衔,之后率兵在宜昌和日军作战。

1943年10月,李九思率兵参加“鄂西会战”,在荆门和远安与日军作战,后来又参加了“常德会战”。

1945年3月,日军进攻鄂北地区,宜城被日军占领,李九思率领第三十八师掩护第五十三师向八都河撤退,之后第五十九军全部撤往南漳。不久后,南漳被日军占领,李九思率兵配合第七十七军反攻南漳,收复南漳后,李九思又率兵和日军在襄樊地区战斗,收复襄樊后,第三十八师前往刘猴集。

7月,李九思率兵和日军在远安战斗,这也是李九思最后和日军的一场战斗。8月,日本人宣布投降后,李九思率兵前往河南信阳,参加日本人的受降工作。

1945年9月,冯治安担任第三绥靖区司令,部队全部转移到江苏徐州,麾下有第五十九、第七十七、第一百军三个军,刘振三为第五十九军军长,李九思继续为第三十八师师长。

刘振三

1946年,国民党取消了军一级别番号,刘振三担任整编第五十九师师长,李九思为整编第三十八旅旅长,部队驻守在台儿庄一带,部队规模还是一个师。4月,李九思升为整编第五十九师副师长。

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李九思率兵前往山东,参加了“鲁南战役”。7月,解放军进攻费县,当时李九思在徐州养病,把整编第三十八旅交给了翟紫封,结果整编第三十八旅在费县全军覆没,翟紫封本人也成为俘虏。

1948年6月,重建后的整编第三十八旅驻守在台儿庄、贾汪地区,不久整编第五十九师恢复成第五十九军,刘振三为军长,李九思为军长。11月,第五十九军大部分官兵参加了“汪贾起义”,李九思就收集第五十九军没有参与起义的部队,与陈芳芝的部队合并成新编第一八零师,归属于李弥的第十三兵团,李九思升为中将兵团副司令。

李弥

“淮海战役”失败后,李九思来到南京居住。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李九思准备逃往上海,但他刚到苏州的时候就被解放军抓捕,之后关押在苏州军管会。

1950年,李九思被关在北京的秦城监狱。

1968年,李九思和黄维等国民党高级将领,被转移到抚顺战犯管理所。

1975年,李九思被特赦,在北京担任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史专员,之后前往南京居住,担任江苏省政协秘书处专员,民革南京市委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

1984年9月,李九思在南京去世。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