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后唐消灭前蜀政权后。在郭崇韬的举荐下,孟知详被后唐庄宗李存勖任命为西川节度使。参与伐蜀之战的董璋被任命为东川节度使。
平定蜀地后,后唐紧接着发生了一系列动荡。在皇帝李存勖的纵容下,宠信的宦官、伶人合谋,诛杀伐蜀统帅郭崇韬,直接导致后唐伐蜀军队哗变。紧接着后唐各地相继发生军队叛乱,就连后唐禁军也发生叛乱,直接导致皇帝李存勖在禁军之乱中被杀。
后唐明宗李嗣源 画像
后唐大将李嗣源在变乱中,成功夺取皇位,即位为帝。但李嗣源即位后,地方叛乱仍在继续,就使得后唐朝廷集权大为削弱。因此,镇守西川的孟知详和镇守东川董璋,不约而同的产生了,割据一方的野心。
朝廷调运川蜀财赋入京,两人拒不执行。未经朝廷批准,二人就在川蜀之地,大肆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如此种种,无不昭示着二人脱离后唐,自立一方的野心。
后唐朝廷担心董璋、孟知详在川蜀经营日久,兵强马壮、占据险要,朝廷再难以控制。于是先采取了派人监督、削弱之策。朝廷派遣李严为西川都监,朱弘昭为东川副使,对孟知详、董璋二人进行监督。结果却是李严被孟知详杀死,朱弘昭畏惧之下逃回洛阳。
东川节度使董璋 剧照
此计失败后,朝廷决定从东、西两川划出州县,任命忠于朝廷或与董璋、孟知详有矛盾的将领。逐步任命李仁矩镇守阆州,任命为封保宁军节度使;武虔裕镇守绵州,任命卫绵州刺史;;夏鲁奇镇守遂州,任命为武信军节度使。每位将领都以精锐充当牙兵,以备无患。
后唐朝廷想以这种方法,削弱董璋、孟知详的地盘和势力,并将其置在朝廷监控之下。使二人收敛割据野心。即使叛乱,也可与朝廷派遣的大军里应外合,迅速镇压叛乱,扫除割据。
但后唐朝廷的一番布置,让董璋、孟知详极为惊惧,以为是派兵讨伐的前奏。最终在长兴元年(公元930年)六月,董璋率军攻打遂州、阆州,彻底反叛。同年九月,孟知详举兵响应。川蜀之地脱离后唐统治。
西川节度使、后蜀开国皇帝孟知详 剧照
对于川蜀叛乱,后唐朝廷决定派兵讨伐,以石敬瑭为伐蜀主将,夏鲁奇为副将,王思同为前锋,统帅大军武力平叛。
后唐大军出大散关,顿兵与剑门关下。面对董璋重兵把守的剑门关,后唐军队以精锐兵力,绕道剑门之南,走白卫岭人头山,迂回突袭剑门关,一举攻克并斩杀董璋军3000余人。后又迅速攻占剑州。但因后续主力大军未到,前锋军焚毁房屋,掠夺物资后,退守剑门。
此后,后唐大军与董、孟联军处于胶着状态,难以迅速取胜,两军就在战场上相持到次年二月。此时后唐大军粮草辎重运转困难,再加上阆州、遂州等地已被董璋孟知详攻克。里应外合之策付之东流。平叛无望之下,决定班师回朝。
至此,后唐建立后的第二次伐蜀之战,历时半年以失败告终。
后唐伐两川之战唐军主帅、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 剧照
五年前的伐蜀之战,后唐大军能迅速攻灭前蜀政权,尽得川蜀之地。为何五年后的第二次伐蜀之战却以失败而告终呢?
一、孟知详、董璋在川蜀维护社会稳定,安抚百姓,聚积钱粮,整军经武。而后又强强联合,以逸待劳,在军事实力和形势上占据优势
后唐灭前蜀政权后,川蜀之地一片混乱,史书记载:“时成都虽下,而蜀中盗贼群起,布满山林”。孟知详到任成都后,立即进行整顿“择廉吏使治州县,蠲除横赋,安集流散,下宽大之令,与民更始。” 不接受诏安的“群盗”,派兵搜捕诛杀。
使得社会环境稳定,百姓安居,政治清明。同时,孟知详还经常慰问百姓士兵,极为重视民心的争取。孟知详深知,强大的军事实力才是建立割据的根本,因此他对军队的扩充整编不遗余力。
后唐灭前蜀政权后,郭崇韬将前蜀骑兵整编为左、右骁卫等六个营共3000人,步兵分为左、右宁远等20个营共24000人。孟知详任西川节度使后,节制一部分兵力。其后孟知详又相继增设左、右冲山等6个营共6000人,驻守罗城;义宁等20个营16000人,分别驻守西川个州县;左、右牢城4个营共4000人,驻守成都;左、右飞棹兵6个营共6000人,驻守沿江州县;孟知详还建立了一支16000人的亲兵军队,驻扎在成都城外。
孟知详麾下军队 剧照
此后数年间,孟知详陆续扩军,到了长兴元年(公元930年)时,孟知详已佣兵10万之众。兵力雄厚,并且分别驻守西川各战略要地。天成二年(公元927年),孟知详还曾征发民众20万修筑成都城,增强成都城的防御功能。
为了维持庞大军队,进而开展以后的割据目标,孟知详费尽心机积蓄钱粮。天成元年(公元926年),三川转运使赵季良,欲将川蜀钱粮转运至京城。孟知详只允许转运府库中原有钱粮,不允许再征收赋税。
后又违抗朝廷命令,强行截留西川朝廷粮饷。又在汉州设置三场重盐税,以致使“岁得钱七万绪”。后来逼迫朝廷把云安等13县的盐监划归西川管辖,更是收入暴增。
董璋同样在东川积极聚积钱粮,扩充军队,发展势力。发展到“廉藏充实,部下多敢死之士”。
在后唐兴兵讨伐之时,有矛盾的孟知详和董璋,放下恩怨选择联合对抗后唐朝廷。董、孟联军有20万之众。此次后唐伐蜀的军队数量,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
后唐军队攻占剑州 剧照
但从李存勖伐前蜀之战出兵6万人,李嗣源伐荆南之战出兵4万。可以推测这次伐川蜀之战,兵力在数万之间。这与董、孟联军兵力相差悬殊,更兼董璋、孟知详早已分派重兵把守川蜀险要之地,以逸待劳。因此此战后唐想要获胜十分艰难。
二、后唐军队攻占剑州后轻易放弃,犯战略失误
剑门关和剑州作为进军川蜀的两道关键门户。当后唐军队攻克剑门关的消息,孟知详大军得知后,孟知详就大为恐惧。其麾下将领更是惶恐不安,极为担心后唐军队攻占剑州,那样川蜀就到了极为危险的地步。
但后唐军队却没有意识到,这一关一州对于川蜀的战略意义。在攻克剑州后,只因后续大军没有到来。就没有坚守的意志,劫掠一番后就退守剑门关,吓得十几日不敢出战。
当孟知详重新夺回剑州后心中的忧虑才得以化解。孟知详曾对麾下将领说:
吾始谓弘贽等克剑门,径据剑州,坚守其城,或引兵直趣趋梓州,董公必阆州奔还。我军失援 ,亦须解遂州之围。如此则内外受敌,两川震动,势可优虑 ; 今乃焚毁剑州,运粮东归剑门,顿兵不进,吾事济矣。
由此可见,当时后唐前锋军放弃剑州,退守剑门关的做法。是何等的失误,以致使造成了后来的两军胶着,再不得存进。
后唐军队攻占剑门关 剧照
三、粮草运输艰难
粮饷对于军队行军作战至关重要,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入蜀道路崎岖险峻,不仅行军困难,粮草运输更加困难。据《新五代史》记载:“是时,唐军涉险,以饷道为艰,自潼关以西,民苦转输,每费一石不能致一斗,道路蹉怨”。
为此,后唐枢密使安重诲亲自督运粮草,希望能振作士气。昼夜不停往前线运输,结果人畜掉入山谷深渊者不计其数。由此可见,后唐粮草运输的艰难。当粮草耗尽时,必然不得不撤兵。
四、后唐将领骄傲轻敌
董璋率军攻打阆州时,阆州守军将领认为,董璋既然早就蓄意谋反,其军队必然士气旺盛,应该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挫其锋芒。等待朝廷大军到来时,董璋必然退走。
但阆州主将李仁矩却认为,蜀军羸弱不堪,贸然出城决战。结果还未与董璋军队交战就溃不成军了,李仁矩兵败被杀,阆州被董璋攻占。
后唐阆州主将李仁矩 剧照
阆州的失守,严重影响了其余州县守军的士气。董璋军队攻打遂州时,被夏鲁奇派康文通率军出战时,康文通得知阆州失陷的消息后,直接率军投降了,接着遂州失陷。
后唐大军统帅石敬瑭因粮草转运极为困难,阆州、遂州又接连失陷,顿兵与剑门关又不得存进。最终决定班师回朝。
公子结语:董璋、孟知详出任节度使后,因后唐一系列变故。早已生出了割据一方的企图,并为了建立割据,不遗余力的整军经武,充实兵力。其整体实力超过后唐伐蜀兵力,更兼占据地利优势,以逸待劳。后唐此战根本不具战略优势。
再加上后唐军队战略失误,错失良机。川蜀腹地的后唐将领轻敌冒进,致使川蜀之地全部被董璋、孟知详占据,内外夹击之策已然不存在。再顿兵与董、孟联军胶着,粮草不济之下,只能无功而返。由此历时半年之久的攻伐两川之战,已后唐撤兵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