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丧都有哪些礼仪要求?

芸芸评文化 2024-12-15 20:30:44

所谓奔丧,是指家人亲人有丧,自己按规定应当居丧守制,但身处异地,不在丧位,所以奔而归丧。

红尘滚滚,世事艰辛,东奔西走,求财谋生。赚钱比吃屎还难,做事如猪狗一般。为妻儿,为父母,为家庭,生活不易,天各一方,自古以来,都很如此。家人亲人过世,自己需要第一时间立即跑步归丧,所以叫奔丧。

现实生活中,由于传承差异等,奔丧操作较为随意。仪式感没了,情感就乏味了。我们以传统文化典籍为依据,以奔丧父母为例,按从闻丧到到丧的时间顺序,讨论一下奔丧的礼仪要求,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闻丧哀哭”之礼

闻是听到而知晓的意思。闻丧就是被报丧或被告丧而知晓丧情。

《礼记---奔丧》有:“始闻亲丧,以哭答使者,尽哀;问故,又哭尽哀。”

古代通讯不发达,报丧叫“赴”,即专门派人前往通知丧情。赴者负有特定使命,所叫使者。

所谓尽哀,就是尽情尽性地哭,也就是把心中对亲人的情感完全抒发出来。

闻丧之礼的程序和要求如下:

(1)见使者,闻丧讯,先哭。然后哭着问候使者,安顿使者。之后尽情大哭。

(2)向使者问询丧事情况。包括逝者去世前后的有关情况,家中丧事操办情况,对自己有哪些安排等等。

(3)使者起回后,自己再一次尽情大哭一场。然后准备奔丧上路。

2、“易服不食”之礼

所谓易服,就是更替或改变原有的日常服饰和装扮,以表达对逝者的礼仪之情。所谓不食,就是不吃饭。

丧服是丧礼之服,即丧事的礼服。每个人的身份位分不同,丧服的种类、材质、做工、款式、套式等都是不同的。规范丧礼规定三日成服,之后开门办事,所以在奔丧到丧之前,是没有丧礼之服的,需要按规定行易服之礼。

《礼记---问丧》有:“亲始死,鸡斯徒跣,扱上衽。”《朱子家礼---丧礼》有:“乃易服不食。妻子妇妾,皆去冠及上服,被发。男子扱上衽,徒跣。”

所谓“扱上衽”,就是将衣服的前襟拽起来插在裤腰里。所谓“徒跣”,就是光脚,不穿鞋。这就是易服的典型装束,表达对逝者的无限悲伤和礼仪尊重。

吃饭是人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以不吃饭来表达对逝者的礼敬,是礼仪中最高的崇敬之礼,没有之一。有个传统节日叫“寒食节”,就是不生火、不烧饭,以不吃饭或吃冷食来表达对特定对象的礼敬。

3、“奔丧行丧”之礼

《礼记---奔丧》有:“父母之丧,见星而行,见星而舍。日行百里。过国至境,哭尽哀而止。哭辟市朝。”

“齐衰望乡而哭,大功望门而哭,小功至门而哭,缌麻即位而哭。”

就是说,奔父母之丧,天不亮还能看见星星就走,天黑后看到星星住宿休息。要求一天不停地走,日行百里。入自己的家乡境内,要哭尽哀。经过人多的市朝,要张开双臂呼天抢地尽情地哭。

不同等级的居丧人员有不同的哀哭要求,但居丧父母的,奔丧看见家乡要哭,看见自己家的大门要哭,到自己家的大门要哭,就自己的丧位要哭。

4、“至丧就位”之礼

《礼记---奔丧》有:“至于家,入门左,升自西阶,殡东面而坐,哭尽哀。括发袒,降堂东即位,西乡哭,成踊。”

“妇人奔丧,升自东阶,殡东西面坐,哭尽哀。东髨,即位,与主人拾踊。”

就是说,奔父母之丧到家后,从大门的左边进入,从西阶登堂,到灵柩的东面,西向坐,哭尽哀。然后,去冠,用麻束发,袒露右臂。之后,下堂到到灵柩东面自己的丧位上,捶胸顿足跳起来大哭一场。

妇人奔丧到家,从东阶登堂,到灵柩的东面,西向坐,哭尽哀。然后解开包头的布帛,露出发髻,到自己的丧位上,跟着男人一起大哭。

这就算奔丧到家了,就位了。

5、“不及殡”之礼

所谓“不及殡”,就是没有赶上丧事操办,归家时逝者已经下葬。

《礼记---奔丧》有:“不及殡,先之墓,北面坐,哭尽哀。”

就是说,因为某种特定原因,奔丧到家时,逝者已经下葬,此时应当先到墓地,坐在北面,大哭哭尽哀。然后在回家居丧守制。

6、奔丧之礼的现实生活选择

现实生活中,如何传承操作奔丧之礼,奔丧父母的,以下几点应当关注:

(1)收到丧讯后,有哀即哭。没有哀哭不出来或有哀不会哭但有其他人在场的,也要假装揉揉眼,发出哀声,做做样子。这叫礼仪。就是说,情义不到位礼仪要到位。礼仪即尊重和敬重。对父母之礼仪也是孝道。

(2)一定要第一时间奔丧。就是说,知晓丧讯后,立即着手奔丧回家。不再接受其他任何事项。

(3)开车回家的,车子尽量停远点,走回家。之后再找地方停车。

(4)奔丧到家乡遇到认识的人,应当哭。不会哭的,要做出悲哀伤心的样子。遇到长辈的,要施礼。

(5)奔丧看见自己家的大门时,应当哭。不会哭的,应当低头快步赶上去,到灵堂磕头。

(6)按规定和要求着丧服,即民俗所谓披麻戴孝。

0 阅读:0

芸芸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