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与庶女、嫡子与庶子,到底有多大的区别?

芸芸评文化 2024-11-13 18:58:43

传统社会条件下,男女有别,嫡庶有位。男子尊于女子,嫡子优于庶子。但其内含意义是特定的,也是确定的,是有礼仪典籍文本和朝廷诏令的礼仪制度规定的。简单地从字面理解就大谬了。

一些影视作品、网络小说、博主视频等,从嫡大于庶、男大于女的角度,大肆渲染嫡子与庶子的区别,嫡女与庶女的差异。出现“你庶母怎敢欺负我嫡女”“你庶子怎能与我嫡子平起平坐”等的台词。笑话了。

我们以礼仪典籍文本和礼仪制度文本为依据,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一定要清楚,从商周秦汉到宋元明清,中国人文历史三千多年,人的尊卑位分都是礼仪制度确定的,而礼仪制度都是有白纸黑字文本的。历朝历代,朝廷都有诏令的礼仪规制,颁布全国施行。男女尊卑如何,不是凭心想的,也不是凭嘴说的,而是有典籍依据和法规条文的

礼仪源典是《仪礼》《礼记》《周礼》,后世影响较大的礼仪典籍有司马光的《书仪》和朱熹的《家礼》等。比如朱元璋认朱熹为本家,所以大明朝的礼仪制度如《皇明祖训》《大明会典》等,就是以朱熹的《家礼》为蓝本制定的。

传统文化条件下,丧服制度是确定人的尊卑位分的根本依据。诸如“父权家长制”“嫡长子继承制”,包括妇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规定,以及刑律关于“诛三族”“诛五族”“诛九族”人员的算法等等,都是丧服制度的规范范畴。

《仪礼》有单独的《丧服》篇目,《司马氏书仪》《朱子家礼》也都有单独的《丧服》篇目。朝廷诏令全国实施的礼仪制度,如《大唐开元礼》《大宋政和礼》《大明会典》《钦定大清通礼》等,都有单独的“丧服”篇和“丧仪”篇。

按《仪礼---丧服》的规定,嫡长子继承家业,为大宗;其他嫡子和庶子为小宗,只能平分家业的很小部分。就是说,在财产权益和人身权益上,除嫡长子外,其他嫡子与庶子没有区别。

比如,刘邦当了皇帝,吕后生的嫡长子刘盈当太子,其他儿子,不管是谁生的,包括曹氏生的长子刘肥,薄姬生的刘恒,戚夫人生的刘如意等,都是王,等级待遇是一样的。再比如朱元璋当了皇帝,嫡长子朱标为太子,其他儿子,不管嫡庶,一律封王。

2、必须明白,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在财产权益和人身权益上,家庭从来不区分嫡女和庶女。谁个有本事,谁个母亲和母亲娘家厉害,谁个就尊贵,其他都是浮云

礼仪典籍文本和礼仪制度文本都没有设定嫡女和庶女的尊卑区别。按《仪礼---丧服》的规定,不管是嫡女还是庶女,未嫁在家,礼仪位分与兄弟是一样的;出嫁之后,礼仪位分转移到婆家,在娘家的礼仪位分降等。

原因很简单,道理很直白。传统文化条件下,女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女性是没有独立位分的。夫妻一体,所以女性的权利义务与其丈夫一体。女孩在家,不管嫡庶,都是父亲的女儿,哪个懂事勤勉有德品,哪个就被大家都喜欢。

看《红楼梦》,元、迎、探、惜四大小姐,探春是庶出,而且母亲赵姨娘还不受人待见,但探春自己素质高有本事,所以深受自己家庭人员和读者的喜欢。探春出嫁,夫家的地位也是远远高于迎春夫家的。

3、应当知道,嫡庶关系的核心是婚姻制度和家庭传承制度,嫡子与庶子、嫡女与庶女,受母亲及母亲娘家地位等的影响,但归根到底都是父亲的儿女,都是亲兄弟姐妹,权益义务关系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中华文明五千年,婚姻制度一直都是“一夫一妻制”,准确地讲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从来没有实行过“一夫多妻制”。上到皇帝,下至平民,妻是唯一的,妾的数量不限,主要看你有多大本事。有妻再娶和停妻在娶都是违法的,都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古法社会,家庭是基本的社会生产生活单位,也是一个复杂的组织。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丈夫立业当家,妻子相夫教子。男人在外面拼杀挣钱,女人在家管好后庭。这个妻,就是家庭的女主,即嫡,也称正妻。对于子女来说,就是嫡母。家庭所有的儿女,都首先是嫡母的儿女,生母还在其次。嫡母的位分永远高与生母。

看出来了吧。作为子女,嫡庶不重要,才气和德品才是根本。

传统社会条件下,家庭越大,人口和资源越雄厚,越是容易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所以,家庭财产和家庭地位要传承,不能分割。这就是嫡长子传承制度的由来。

所以,嫡庶关系的核心是嫡母和嫡长子。嫡母管家,嫡长子继承家业。其他都是次要的和不重要的,甚至是不必要的。

回到原题。传统文化条件下,嫡长子是未来家庭的传承人,地位尊贵,其他嫡子和庶子都是一样的。至于嫡女和庶女,生活中有这种说法,但规范礼仪没有这种分法。女人的希望是丈夫,指望是儿子,小时候在父亲家生活,其实是暂时借住,能够平安顺利成人就行了,尊卑位分不是根本,人品修养才最重要。

0 阅读:2

芸芸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