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丧事,出嫁女必须分摊支出费用吗?

芸芸评文化 2024-11-26 19:36:44

实际生活中,这个事情很复杂。说复杂不是道理复杂,而是具体操作复杂,道理其实很简单。不同地区、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说法和讲究。农村乡镇与城里市里,国家工作人员与种地的打工的,等等,认知不同,安排也不同。具体的家庭情况不一样,操作也不一样。

我们以一般农村家庭为对象,从传统礼仪文化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丧事是家庭之事,出嫁女不是家庭之人,是亲戚,所以不需分摊丧事费用,但应当出奠物和礼金

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代,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不管是法律地位还是礼仪位分,女人最大的权利义务关系人都是丈夫。女人出嫁以后,其财产权益从娘家转移至婆家,之后与娘家再无财产关系;礼仪位分关系也一样,出嫁女在娘家的礼仪位分降等,在婆家的礼仪位分随丈夫提升。

为保证家庭不断发展壮大,荣祚百世,家庭的主体财产不能分割,由长子继承,其他儿子分家时可以分得少量财产。女儿出嫁时父母家庭给予的陪嫁,就是分财产。未出嫁的,也有应有的财产份额。现实社会条件下,男女平等,但讲究的大家庭分家也是这个套路。现行法律也是认可的。

对于一般农村家庭来说,父母年老后,儿子都已成家,由于绝大多数家庭没有产业生意等不宜分割的资产,所以儿子分家是把父母的家分光的。没有赚钱能力的父母靠儿子供养。

在农村,大多数情况下,女儿出嫁时,不仅没有家庭财产陪嫁,父母家庭还要收取婆家家庭一定数量的彩礼。一般民俗认为,女孩在娘家只是寄住或暂养,长大后肯定要嫁人的,婆家才是她的家。所以,父母要一些费用补偿,也算合理。总体上讲,别人家的女儿娶进门,自己家的女儿嫁出去,也很公平。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是说,对于父母来说,出嫁女是别人家的人,是亲戚。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父母没有理由要求出嫁女像儿子媳妇一样对待自己。中国人文历史四千多年,一直都是这样,现在也是。对于出嫁女来说,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家庭身份,明确界限,不要被男女平等蒙蔽了双眼,不然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所以,传统文化条件下,父母丧事,出嫁女作为亲戚,按礼俗要求上礼钱和买奠物,至于丧事怎么办?找谁办?花多少钱?超支了还是结余了?等等,都是儿子的事。

2、现行法律讲“男女平等”,在家庭关系上,就是对父母的财产继承权的平等,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做法不同,但结果其实是一样的

实际生活中,对于大家庭来说,一般在女儿出嫁时就以陪嫁的方式分割财产,之后出嫁女与娘家父母再无财产关系。

对于父母有财产的家庭来说,一般在事前都有所安排。即父母在生前,就将自己的财产进行分割,儿子多少?女儿有没有有多少?都有说法,法律是认可遗嘱继承的。

父母有财产生前又没有遗嘱确认继承的,由子女协议分割,分不好对簿公堂的,原则上就是子女均分。这时候讲男女平等。

对于一般农村家庭来说,父母忙碌一辈子,不能动了,会将所有东西都分给儿子,最后自己两手空空,还要靠儿子赡养。出嫁女啥都没有,所以也不承担相应的责任。

男女平等是男女法定权益平等,绝不是男女所有方面对等。生儿生女一个样,忽悠人的。儿子是家人,出嫁女是外人,所有父母的真实感觉都是这样的,哪家父母要是感觉出嫁女是家人,肯定是有什么缘由,要不然就是脑子出问题了。所以,父母去世,作为家人的儿子操办丧事,贴钱都是儿子的,与出嫁女无关。

3、女人的最终归宿是儿孙。这叫命,即宿命。上天当初造人,就是这样设置套路的,你服不服都是这样

对于出嫁女来说,丈夫的家才是自己的家,儿子的家才是自己的家。把娘家当家的,无条件帮助娘家兄弟的,不是蠢就是傻。作为女人,当你儿孙满堂时,你是谁家人?

对于女人来说,夫妻之情永远大于父母之情。目前的法律和精神文化淡化夫妻责任关系,强调夫妻利益关系,将个人享受置于家庭利益之上,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家庭逐步解体。现在人不结婚不生孩子,根本原因就是人们心目中没有家了,没有责任了,一切以自己的享乐安逸为中心。谁跟我有直接利益关系,谁就是亲人,其他都是路人。

人与人之间有亲情,讲亲情,天经地义,无可厚非,是对的。但家庭的核心意义是责任。家庭是一个组织,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媳妇,等等,都首先是一个职位,然后才是亲人。就是说,你尽职尽责,才有亲人的位分。弃家不为父,过堂不为母,媳妇高于女儿,嗣父大于生父,等等,这是礼,也是法。不要被那些廉价的亲情说教迷糊了心智,后悔是最伤人的。

回到原题。父母过世,操办丧事,出嫁女需要分摊丧事费用吗?从传统礼仪文化的角度给你一个肯定的答案,不需!

0 阅读:413

芸芸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