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简介(上)

泠泠泠七 2023-09-30 23:14:47

据武汉大学官网显示,目前,武汉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世)11名,他们是:

邓子新院士(1993年当选)

邓子新,1957年3月23日出生于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主任。

邓子新于1982年获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87年获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博士学位,在英国约翰英纳斯研究中心进行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任华中农业大学讲师;1991年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当选为博士生导师;199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0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0年任武汉大学教授,同年当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2020年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邓子新长期从事微生物代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主攻放线菌遗传学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化学生物学。研究领域涉及DNA复制调控、限制和修饰系统,微生物代谢途径,代谢工程及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化学,非天然抗生素药物创新的基因工程等。在DNA骨架上发现了硫修饰,并系统地研究了DNA硫修饰发生的生物化学机理和生物学意义,在国际上开创了表观遗传学一个崭新的分支领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

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瑞典国王Baudiouin奖”,获授俄罗斯国家工程院金质奖章等。蝉联2005、2006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和环球科学2007全球十大科学新闻。1990年以来,相继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奖、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上海市十大科技创新英才、上海市科技领军人物、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何梁何利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等。

龚健雅院士(2011年当选)

龚健雅,1957年4月出生于江西省樟树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龚健雅于1982年从华东地质学院测量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2年获得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6年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007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担任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

龚健雅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理论和几何遥感基础研究 。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面向对象地理信息系统模型与方法,成为当前主流技术,本世纪初系统地提出了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理论与方法,研发出多源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GeoSurf和网络三维信息共享集成平台GeoGlobe,成为我国军民各类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如天地图的基础软件。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他提出了遥感广义几何成像模型与精确处理方法,主持研发了我国遥感卫星地面处理系统,并大幅提高了国产遥感卫星影像自主定位精度。主持设计论证了我国第一颗民用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并主持研发了遥感数据地面处理系统,使该卫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地理信息资源项目立项。

先后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1项(排名第三)、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2项排名第一、1项排名第二、1项排名第四)、省部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Dolezal成就奖1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3部,发表论文500多篇,论著他引共20000多次。指导硕士研究生120多名,博士研究生70多名,其中合作指导的两名博士研究生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徐红星院士(2017年当选)

徐红星,1969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院长,河南省科学院院长,武创院医疗与物理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所长。

1992年徐红星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1996年前往瑞典留学及工作,先后获得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2002年博士毕业后在瑞典隆德大学物理系任助理教授;200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回国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2009年至201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纳米物理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2年进入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担任教授、纳米科学与技术中心主任;2016年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徐红星主要从事等离激元光子学、分子光谱和纳米光学的研究。发现成对金属纳米颗粒在光场作用下能够在其纳米间隙中产生巨大的电磁场增强效应,是单分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原因,也是其它基于纳米间隙效应研究的物理基础;提出了等离激元光学力和单分子捕获、表面增强拉曼与表面增强荧光统一的理论,发现表面增强光谱的纳米天线效应,研发了针尖增强拉曼光谱系统,实现等离激元催化反应。发现纳米波导等离激元的激发、传播、发射、与激子相互作用的物理机理和调控机制;在纳米波导网络中实现光子路由器、完备的光逻辑、半加器和光逻辑的级联。

在国际著名科学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被SCI杂志引用24600余次,单篇引用超过1000次的4篇,单篇引用超过100次的57篇,h因子74。作为首席科学家或项目负责人主持了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他已作国际会议邀请报告60余次;作为会议主席组织了十余次国际著名学术会议,担任多个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的指导委员会或程序委员会委员;曾任Nanoscale和Optics Express副主编,任National Science Review、Nanophotonics、Frontiers of Physics等期刊编委;2014-2022年连续入选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受邀撰写邀请综述十余篇,包括Chemical Reviews、Materials Today等,受邀出版专著《Nanophotonics: Manipulating Light with Plasmons》。

李德仁院士(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仁,1939年12月31日出生于江苏泰县,籍贯江苏镇江,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武汉·中国光谷首席科学家。

李德仁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测系,获得学士学位;1981年获得武汉测绘学院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硕士学位;1985年获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返回武汉测绘学院任教;1986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担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1999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00年担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2年获得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荣誉会员”称号;2013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2017年获得第八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2022年获得布洛克金奖。

李德仁长期从事遥感、全球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研究,提出了处理测量误差的可靠性和可区分理论和空间数据挖掘理论。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出版专著10 部,主编论文集8部;发表期刊论文470 篇,其中第一作者183 篇;发表会议论文270 篇,其中第一作者119 篇。

李德仁院士是国际著名地球空间信息专家。在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理论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为我国成为世界本领域三强之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80年代,主要从事测量误差理论与处理方法研究。首创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粗差定位的选权迭代法,被称为“李德仁方法”。提出包括误差可发现性和可区分性在内的基于两个多维备选假设的扩展的可靠性理论。该成果获1988年联邦德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汉莎航空测量奖”。

90年代以来,提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21世纪,提出广义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与理论。领导研制了吉奥之星GIS系列产品、方略视讯系列产品和立得3S移动测量系统等高科技产品。

进入21世纪,李德仁教授提出广义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与理论、地球空间信息聚焦服务理论与方法、可量测实景影像与可量测虚拟现实等理论,并积极推动地球空间信息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舒红兵院士(2011年当选)

舒红兵,男,汉族,1967年1月出生重庆市荣昌县,无党派人士,细胞生物学家、免疫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曾任武汉大学副校长 。现任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舒红兵于198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1990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5年,获美国埃默里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

舒红兵主要从事免疫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发现了抗病毒天然免疫的关键接头蛋白VISA/MAVS和MITA/STING,并阐述了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的一系列分子调控机制;发现了新的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TALL-1/Blys/BAFF,解析了多个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信号转导的早期分子事件;阐述了一系列炎症反应及炎癌转化的分子调控机制。这些研究为相关感染与免疫性疾病的防治及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分子靶标和研发基础。累计发表SCI论文190余篇,共被同行引用18484次,单篇被SCI引用>100次的47篇,通讯作者论文单篇最高被SCI引用1471次。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3项国家973/重大科学计划项目,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病原体与宿主”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抗病毒天然免疫”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获三期延续资助)和重点项目6项。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两项(2005, 2014)、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项(2010, 2015),获得过首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杰出成就奖(2009)、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22)。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9),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2)、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019)。培养了70余名博士研究生,其中3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0人获得国家级青年人才称号,获得过《自然》杰出导师奖、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

朱玉贤院士(2011年当选)

朱玉贤,1955年12月出生,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朱玉贤于1982年从浙江农业大学毕业; 1986年春季,朱玉贤进入美国康纳尔大学学习。1989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1990年,前往华盛顿大学生物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1年回国后进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1994年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2年至2017年担任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3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4年受聘为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

主要从事棉花纤维发育功能基因组学和拟南芥转录调控因子研究,取得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成果。首次展开棉纤维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大规模克隆分离工作,筛选鉴定了778个棉花纤维特异表达基因,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高通量陆地棉cDNA芯片;首次发现植物激素乙烯生物合成途径在棉花纤维细胞伸长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发现超长链脂肪酸在转录水平上调控乙烯生物合成,而同时受乙烯和超长链脂肪酸调控的果胶多糖生物合成是棉纤维细胞初生壁合成和细胞伸长的限速步骤;研究发现拟南芥乳腺癌抑制因子同源基因BARD1是干细胞决定因子WUS和WOX5的抑制因子,bard1缺失突变体中WUS的表达从顶端的组织中心扩展到所有外表层细胞,使顶端分生组织分化受阻。

已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经同行评审的科研论文116篇,其中SCI收录111篇(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的SCI论文超过80篇),总影响因子达到583点;主编的《现代分子生物学》至今已出第四版(第五版正在修订),2015年底该书发行超过50万册,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分子生物学主要教材;主持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201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未完待续)

2 阅读:757

泠泠泠七

简介: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