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现有中国科学院简介

泠泠泠七 2023-10-07 10:04:53

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官网显示,哈工大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含双院士2人),他们是(以当选时间为序):

刘永坦院士(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永坦,男,汉族,1936年12月1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湖北武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1953年9月至1960年3月,刘永坦先后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二系;1979年1月至1981年1月,刘永坦就读于英国伯明翰大学; 1981年1月至1987年1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工程教研室主任;1987年1月至1990年1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系系主任;1987年1月至2001年1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研究所所长;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信息技术科学部副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12月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2021年9月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刘永坦长期致力于电子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特别是对新体制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是中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在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有着一定层次的造诣,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截至2019年1月,研制新体制对海探测雷达,突破11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在强海杂波、电台干扰及大气噪声背景下信号处理和目标检测问题,并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

宋健院士(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宋健,1931年12月29日出生于山东荣成,控制论、系统工程和航空航天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48年至1953年宋健在山东胶东区党委干校、山东工业干部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外语学院等院校学习;1953年至1960年在苏联莫斯科国立鲍曼工学院学习,并以研究生学历毕业;1960年至1965年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研究室工作,先后担任副主任、主任;1965年至1966年在七机部二十六所工作,先后担任副所长、党委副书记;1968年至1970年在甘肃酒泉国防科委二十基地工作;1970年至1978年在七机部二院生产组工作;1978年至1981年担任七机部二院副院长;1981年至1984年在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员、所长,七机部总工程师、副部长,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84年至1986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担任主任、党组书记;1986年至1993年担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党组书记;199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聘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至2002年担任中国工程院院长;2014年国际永久编号210210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宋健星” 。

宋健先后从事最优控制系统理论、分布参数控制理论、控制理论、人口控制论、“夏商周”断代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在最优控制系统理论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成果,后又从事分布参数控制理论的研究,建立了由偏微分方程描述的受控对象与常微分方程描述的控制器的模型,解决了这类系统的稳定性、点观测、点控制的理论问题。70年代修订和扩充了钱学森《工程控制论》一书,进一步发展了控制理论。1980年后,建立了“人口控制论”这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新学科,对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控制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组织领导通信卫星的发射和定点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起并主持了面向农村的“星火计划”、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火炬计划”等科技计划;领导实施了“863”“攀登”等高技术和基础研究计划;发起“夏商周”断代工程。

余梦伦院士(1999年当选)

余梦伦,1936年11月8日生于上海,浙江余姚人,航天飞行力学、火箭弹道设计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研究员。

余梦伦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1958年转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总体部;1966年进入航天一院一部11室工作;1986年—1995年任航天一院一部11室1组组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余梦伦长期从事航天运载火箭的弹道设计和发射工作,参加了中国多种型号产品和长征二号、长征三号等系列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提出航天运载火箭的弹道设计理论和方法。在中国某重点型号产品的研制中,他提出模拟再入环境试验的低弹道方案,满足了中国国内进行该型号产品飞行试验的要求。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研制中,他提出发射返回式卫星的小推力弹道方案,大幅度提高了火箭的运载能力。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研制中,他提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亚轨道发射弹道方案,改善了外弹道测量与运载能力之间的矛盾。1985年,余梦伦提出运载火箭高空风弹道修正方案。20世纪90年代,参加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和神舟载人飞船的总体方案论证和弹道设计工作。

王家骐院士(2005年当选)

王家骐,1940年2月出生于江苏苏州,光学仪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系统主任设计师。

王家骐于1963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锻造工艺与设备专业本科毕业;196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硕士学位,之后留所工作;1986年至199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圣火吉林省长春市的首棒火炬手;2011年担任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首任馆长。

王家骐长期从事大型光学精密仪器设计、空间对地图像信息获取技术研究及总体误差理论分析。研究和开发了中国重大和重点工程需求的多种型号的大型、高集成度和高精密度的光学和光电仪器,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提高了中国有关领域的技术水平。

冯守华院士(2005年当选)

冯守华,1956年3月14日出生于吉林省磐石市,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化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吉林省化学会理事长,第三届国际溶剂热与水热化学协会主席。

1986年,冯守华在吉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9至1992年,赴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晋升为吉林大学教授;1993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加入九三学社;2009年12月,任吉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2011年11月,任黑龙江大学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冯守华长期从事无机合成与材料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复合氟化物温和水热合成研究中,应用温和水热技术制备了复合氟化物提出了复合氧化物和复合氟化物水热合成路线制备的无机螺旋链结构,具有左旋链和右旋链共存于同一晶体的特点水热合成出多种新型微孔晶体化合物其合成的硼铝酸盐是最新发现的含主族元素的微孔晶体之一,使人们重新认识微孔晶体的Bronsted酸性质。

魏奉思院士(2005年当选)

魏奉思,1941年11月24日出生于四川绵阳,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3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工作;1980年至1981年在美国华盛顿天主教大学做访问学者;1988年晋升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1990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第四批博士生导师;1993年参与建立中国科学院日球物理数值开放研究实验室,并担任主任,同年提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子午工程”构想;2002年提出国际空间天气子午圈计划建议;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受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地学部委托负责“中国空间天气发展战略建议”咨询专家组工作;2017年受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

魏奉思主要从事空间天气研究。包括:行星际激波的非对称传播、日球电流对激波传播的影响,行星际磁重联现象探索、地磁扰动预报的模糊数学方法等。负责提出、组织和推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子午工程》、国际空间天气子午圈计划建议,并担任 “日地空间环境与空间天气”学科指导小组组长,在行星际激波动力学过程、传播特征、三维非对称模型、与日球电流片相互作用以及在磁云边界层、行星际磁重联和空间天气预报方法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从理论上得到了行星际激波在非均匀的运动介质中传播的解析解,预言太阳耀斑产生的激波可以传播到10〜20AU以远而衰减不大,此结论为后来飞船观测所证实。提出耀斑激波传播的三维非对称物理模型,其结果可以解释相应地球物理效应的非对称性。发现行星际扰动在传播过程中将向赤道低纬电流片方向偏转、会聚,电流片阻碍行星际扰动的跨越传播,导致行星际扰动和地磁扰动的同侧效应。提出“东半球空间环境地面综合监测子午链”大科学工程,国家发改委于2005年正式批准立项。

韩杰才院士(2015年当选)

韩杰才,1966年3月出生于四川巴中,复合材料和光学材料专家,中共党员,民建会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常委、校长(副部长级)。

1985年韩杰才毕业于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机械工程二系并获得学士学位,并免试推荐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并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入选首批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同年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基金。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2008年担任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韩杰才长期从事超高温复合材料、红外光学晶体与薄膜材料的研究。揭示了材料超高温烧蚀机理和规律,发展了细观热烧蚀理论,提出了多元氧化物和固溶体抑制氧化烧蚀的机制,实现了材料氧化抑制与高温强韧化的协同,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系统;发明了大尺寸蓝宝石晶体专用生长方法及生长装备、四面体非晶碳复合增透保护膜及制备工艺,用于多个工程型号的红外窗口,并实现了产业化。

段广仁院士(2019年当选)

段广仁,男,1962年4月出生,黑龙江桦川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IET Fellow,国家杰青,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段广仁于1979年9月—1983年8月在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应用数学专业学习,并获学士学位;1983年9月—1986年8月,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代控制理论专业学习,并获硕士学位;1986年9月—1989年8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般力学专业学习,并获博士学位;1991年10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工程系教授;2002年10月,任哈工大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中心主任;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段广仁长期从事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为控制系统的参数化设计、鲁棒控制、广义系统、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飞行器制导与控制、磁悬浮控制系统设计。建立了一批保证系统稳定性的控制律参数化通解公式;并进一步通过参数优化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系统的参数化设计理论;解决了遗留15年的A. Teel输入饱和实现问题;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系统参数化设计理论。

冷劲松院士(2021年当选)

冷劲松,1968年出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智能材料和复合材料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冷劲松于1990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1996年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专业;1993年至1998年历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助教、讲师、副教授;1998年至2004年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04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2014年11月至2022年6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2年6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同年当选中国光学学会会士。

冷劲松长期从事智能材料制备、力学分析、结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主要包括智能传感与驱动器材料(光纤传感器、形状记忆聚合物和电致活性聚合物)、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智能变形结构(智能空间展开结构、可变形飞行器结构)、智能生物医学器件、4D打印技术、软体机器人、振动主动控制和结构健康监测等。建立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本构理论,发明多种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及智能主动变形结构,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取得成功应用,研制4D打印心脏封堵器等多种生物医学器件。

4 阅读:1376
评论列表

泠泠泠七

简介: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