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张学良墓地:朝向东北,与赵一荻合葬,晚年遗憾没有回老家

梧桐说历史 2025-04-01 13:48:14

这张照片是一位大陆游客在夏威夷旅行时拍下的,记录的是张学良将军的墓地。画面显示,张学良最终选择与相伴72年的赵一荻长眠于此,而非原配夫人于凤至。此外,他还将所有财产捐赠给了美国。

熟悉张学良生平的人都知道,他晚年最放不下的就是没能回东北老家看看亲友,也没能给父亲张作霖上坟。这就让人好奇了:为什么他最后安葬在夏威夷?他的墓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事情得从张学良被蒋介石关押说起。1936年底西安事变结束后,张学良坚持亲自护送蒋介石返回南京,完全不听旁人劝阻。可刚下飞机,他就被军统的人抓起来关押了。

张学良被囚禁了50多年,连蒋介石父子去世后他仍未能重获自由。直到1990年6月,台湾当局才解除对他的监禁,准许他离台,但禁止返回大陆。

选择吕正操去美国,主要是因为他和张学良关系特殊。两人不仅是同乡,吕正操还当过张学良的副官,交情很深。更重要的是,张学良非常信任他。党中央正是考虑到这层关系,才决定派他前往。此外,吕正操还随身带着邓颖超写给张学良的信。

根据记载,吕正操赴美期间在纽约与张学良会面,双方进行了数次交流。吕正操向张学良传达了中共中央的关心。张学良认真阅读了邓颖超的来信后回应道:"我和周恩来很熟,他是个好人。请代我向邓女士问好。"

时隔50多年重返大陆,张学良心情复杂。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其实我很想回家乡看看,但眼下时机不合适。如果我回去,可能会影响两岸关系。我不想因为个人原因引发政治上的麻烦,希望大家能体谅。"

张学良晚年没能重返大陆,这成为他一生最大的遗憾。1993年末,他和妻子赵一荻决定在夏威夷安度余生,那里成了他们最后的归宿。选择夏威夷作为养老地,背后有什么特别原因呢?

根据现有资料,张学良选择定居夏威夷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他的弟弟张学森当时在夏威夷航空公司工作,全家都住在那里。兄弟俩感情深厚,张学良重获自由后经常去夏威夷看望弟弟。其次,相比台湾潮湿炎热的气候,夏威夷的环境更适合老年人生活。最后,晚年皈依基督教的张学良特别喜欢当地华人教会的氛围。

刚到夏威夷时,张学良和赵一荻夫妇一时找不到住处,只能暂住在海边的希尔顿酒店。住了一阵子后,他们搬进了一所老年公寓。安顿下来后,张学良马上着手处理一件要紧事——为自己物色合适的墓地。

张学良寻遍多处公墓都没相中理想的长眠之地。某天他听说,流亡夏威夷的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即将归国安葬,其遗孀正打算出售在夏威夷购置的墓园。

张学良听说这事,马上叫人开车带他去实地查看。墓园坐落在夏威夷欧胡岛柯劳山间的一个谷地,当地人都管这儿叫"神殿之谷"。实地转了一圈后,张学良二话没说就掏钱买下了这块地。

于凤至去世前,特意在自己买的墓地边预留了一个位置,打算给张学良用。虽然两人1964年就离了婚,但她始终认为自己是"张太太"。然而,张学良最后决定和赵一荻葬在一起。

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夏威夷去世,终年101岁。他的葬礼非常简单,只有家人参加。这一点得到了其侄子张闾实的确认,他后来回忆道:

那时,我们全家都去了夏威夷。遵照他的嘱咐,葬礼按基督教仪式举行,只有至亲在场,谢绝所有外人。仪式庄重朴素。有时我觉得,大伯离开或许是种解脱,他终于不用再为历史和政治烦心,也不必为逝去的亲友难过。

张闾实提到,张学良原本打算去美国探亲访友后返回东北,但因两岸局势紧张未能如愿。按照张学良生前安排,子女将他与已故的赵一荻合葬,并对墓地进行了翻修。

张学良的墓园采用基督教设计风格,整体由大理石铺就,墓碑与墓体融为一体。碑面上用中英文刻着张学良和赵一荻的姓名及生卒年份。整个墓园面积约200平方米,面向东北方向,象征落叶归根。

墓园前方摆放着一对石凳,后方竖立着纯白十字架,侧面铺了水泥小路,入口处还装了铁栅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张学良的墓园景色都特别漂亮,比他父亲张作霖的墓地气派多了,算得上顶级墓园。

在张学良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中,晚年定居夏威夷的日子或许是他最惬意的时光。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历史人物去世时,中国共产党对其高度赞扬,用"伟大爱国者"来概括他的一生。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