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侯肸的故事!

春秋右传读过去 2025-04-10 10:49:01

蔡缪侯

蔡侯肸,也就是蔡缪侯。肸字在今天的语言中已经非常罕见,但在春秋那时,算是常见的汉字。古代有很多人的名字含“肸”,比如晋国大夫羊舍肸,即叔向。还有郑国大夫公孙肸等等。肸字发音为兮,有扩散、升腾之貌。

蔡侯肸死于鲁僖公十四年,《春秋》记载“冬,蔡侯肸卒”。这是春秋中对诸侯死亡记载的最简单形式,无月、日。因此《谷梁传》解释道:“诸侯时卒,恶之也。”

蔡国作为重要的姬姓国家,国君去世,被鲁国史官如此一笔带过,其所表达的就是轻视。因为《春秋》中年、月、日俱全的记载,才是对重大事件的应有态度。古人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蔡侯肸一死,就可以称做蔡缪侯了。蔡缪侯是蔡哀侯的儿子。按照谥法,“名美而实伤”为缪。因此看来,“肸”作为人名,用意是美好的。但以蔡缪侯的人品,大概是名不副实。不然,鲁国史官为什么要厌恶他呢?

蔡侯肸的父亲,就是那位轻薄息妫,为此让楚文王掳到楚国,并死于楚国的蔡侯献舞。蔡侯献舞滞留楚国期间,蔡国人立其子蔡缪侯做了国君。据推算,蔡缪侯即位的时间可能是鲁庄公十四年,即公元前680年。因此到公元前646年,蔡缪侯在位时间三十四年。

蔡缪侯在位期间,遇到最严重的历史事件,莫过于齐桓公对蔡国的讨伐。因为这次是蔡缪侯得罪了齐桓公!

据鲁僖公三年的《左传》记载,齐桓公和蔡缪侯的妹妹蔡姬划船,玩着就玩嗨了,蔡姬晃起了小船儿。哪料齐桓公经不起这种玩笑,一怒之下就把这位美人儿送回了蔡国。蔡缪侯听罢,也是恼羞成怒,立马就把妹妹另嫁他人。

蔡缪侯的这一举动,彻底触怒了齐桓公!因为忘不了蔡姬的齐桓公,还想着蔡姬回到身边呢。于是齐桓公动用诸侯之师,南下侵蔡,蔡军一触即溃,蔡缪侯本人也做了齐桓公的俘虏。

按照《史记》中的相关记载,当了俘虏的蔡缪侯,一路跟随诸侯之师伐楚。伐楚途中,齐桓公在各路诸侯的劝说下,放回了蔡缪侯。这一年是鲁僖公四年,即公元前656年,是十二年前的事。

从蔡缪侯能把妹妹嫁给齐桓公的行为来看,蔡缪侯虽然不敢得罪楚国,但也希望与齐国交好。蔡缪侯展现出来的外交姿态,很难说等同于今天意义上的外交中立。笔者的看法,蔡国这是要两面讨好,给齐、楚都要进贡。因此蔡缪侯面临的军事、外交以及经济压力是巨大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蔡缪侯是值得同情的!因为可怜的蔡国,是夹在齐、楚两个区域霸权的夹缝中生存。

尤其令人唏嘘的是,蔡哀侯、蔡缪侯父子二人,一个当了楚文王的俘虏,一个当了齐桓公的俘虏。就连这父子二人当上俘虏的原因也是相近得很,前者因为轻薄息妫惹祸上身,后者是因为轻贱自己的妹妹遭到惩罚。虽然都是因为女人,但从亲情的角度,蔡缪侯其实更加可恶!

假如我是鲁国的史官,则我所看到的蔡缪侯最严重的错误在于:父亲蔡哀侯被俘在楚,未见蔡缪侯有所营救,更未能加入北方联盟以伐楚救父,而是想着左右逢源,求得个人权位的朝夕之安。

尤其蔡缪侯另嫁其妹一事,是典型的“小不忍则乱大谋”!蔡缪侯如此草率的决策,导致蔡国一起跟着倒霉,显示了蔡侯肸也是一个不配做“人君”的“肉食者”而已!

其所为“缪”,此其谓乎?!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