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二十三年,朝廷置新添卫,山东即墨人丘安随军入黔,任新添卫后所百户,就地驻守,子孙世袭,是为贵定丘氏始祖。
明隆庆元年,丘东昌乡试中举,其后三子先后中举,长子使凭虚洞天下闻名,次子任职河南,三子受命辽东成为抗击后金名将。
一、新添卫丘氏
01.丘氏渊源
宋太祖建隆二年(961),贵州本地罗氏蛮占领了麦新地,筑土城,命名“麦新”,土语音译,意思是“新村寨”,这就是如今贵定县城的起源。
南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喇平安抚使宋永高从罗氏蛮手中抢占了麦新城,改名“新添城”,命第三子宋胜驻守,宋胜即为首任新添葛蛮安抚使。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置新添葛蛮安抚司,仍由宋胜后裔世袭安抚使一职。
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命傅友德率30万大军远征云贵,山东即墨人丘安就是其中一员武将。
洪武二十二年(1389),朝廷置新添千户所,隶属贵州卫;次年,升级为新添卫,隶属贵州都司。
为确保云贵之地长治久安,朱元璋命傅友德大军留部分精兵强将就地驻守,丘安任新添卫后所千户,其子孙可世袭百户,丘安就是贵定丘氏入黔始祖。
丘安之后是丘铭,承袭百户(正六品)。
丘铭之后是丘胜,因征伐草塘(今瓮安草塘),升任新添卫后所千户(正五品)。
丘胜之后是丘昂,因征伐烂土(今三都县),升任新添卫指挥佥事(正四品)。
丘昂之后是丘润,因征伐乖西巴香(今贵定新巴与龙里巴江一带),升任贵州都司指挥使(正二品),丘氏武将一职达到最高点。
丘润文武双全,受其影响,其子丘瑚弃武从文,潜心学问,曾任训导、学政、知县等文职。
因丘瑚改任文职,所以由其长子丘东鲁承袭新添卫指挥使,是跨代承袭。
明隆庆元年(1567),丘瑚次子丘东昌乡试中举,成为了丘氏入黔定居贵定近180年后的第一位举人。
明万历年间,丘东昌多在外省为官,历任教谕、知县、知州,最后官至四川泸州知府,告老还乡后在家乡建“虚白书堂”,自号“虚白道长”,潜心著作。
丘东昌有三个儿子,长子丘禾实,次子丘禾栗,三子丘禾嘉。
丘东昌自己是举人,三个儿子也先后中举,父子四人均为举人,纵观贵州全省,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了。
丘禾栗中举后,曾任职河南,我没有更详细的资料。我简单写写丘禾实、丘禾嘉的事迹吧。
02.黔南文采第一人
明隆庆四年(1570),即丘东昌中举三年后,喜得长子丘禾实。
丘禾实自幼聪慧好学,颇有其父之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仅21岁的丘禾实参加乡试,中解元,即举人第一名;随后进京参加会试,未中。
万历二十六年(1598),丘禾实再次参加会试,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
万历二十九年(1601),丘禾实奉命巡视湖广、云贵,路过家乡,特意回家看望父母及弟弟。
丘禾实喜欢自然山水,听说境内凤凰山有一个非常漂亮的“母猪洞”,于是带三弟丘禾嘉前往探幽。
时年丘禾实31岁,丘禾嘉16岁,二弟丘禾栗并未一同前往,黔程猜想:或许此时丘禾栗已在河南为官吧。
丘禾实、丘禾栗带上仆人,至凤凰山山路,见山路险峻,乃改往山麓下行,及至山麓溪水处,见到一高约几十丈的山洞,不过洞口为荆棘杂草所覆,无法入内。
丘氏兄弟于是叫仆人把荆棘砍了,堆成一堆一把火烧了,然后得以入洞。
入洞游玩过程颇为好笑。
丘禾实作为一个书生,无法攀援至洞口,于是两个仆人一前一后,前面拉,后面推,才终于到达洞口处。
而丘禾嘉则身手矫健,早已独自一人入洞。
站在洞口,洞外是险峻的山涧,洞内漆黑一片,丘禾实眼见弟弟早已入洞,于是鼓起勇气继续前行。
洞内有一水潭,丘禾实不敢涉水而入,甚至不敢靠近潭边,于是就沿着崖壁慢慢前行。
前方有一上洞,丘禾实尽量贴着崖壁缓慢前行,又担心一不小跌入水潭,本想就此放弃,但见弟弟已到上洞,还是鼓起勇气,又是在仆人前拉后推的帮助下,心惊胆颤的到达上洞。
坐在上洞口,一阵风吹来,丘禾实感觉自己在御风飞行,想起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觉得“母猪洞”三字不雅,乃将此洞重新命名为“凭虚洞”。
黔程注:“冯虚御风”中“冯”,读音为“凭”,如《诗经·小雅·小旻》中“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中“冯河”就读作“凭河”,是涉水过河之意。
黔程以为,丘禾实的御风飞行之感,应该是身体较弱、劳累过渡之后的生理感觉,因为人境合一的原因,转为了一种心理感受吧。
丘禾实已不敢再探索,丘禾嘉则继续探洞......
兄弟俩出洞后已是下午,于是喝酒野炊起来,听着耳边传来流水声,老是感觉未知流水从何而来,喝得不尽兴。
于是又去探寻流水源头。
结果发现,原来水是左边另一个溶洞中涌出,未及进洞,洞中已传来轰隆隆的流水声。
丘禾实不敢入洞,丘禾嘉于是和仆人入洞探险。
丘禾实给这个洞也取了一个名字:雷鸣洞。
回家之后,丘禾实写了一篇游记《游凭虚洞记》及《凭虚洞七绝十首》,由此,凭虚洞天下闻名!
再然后,丘禾实的好友、时任贵州巡抚郭子章来过,在《黔记》中写了凭虚洞;明崇祯年间,徐霞客慕名来过,在游记中写下凭虚洞。
清康熙年间,陈鼎来过,在《滇黔游记》中写下凭虚洞;平西王吴三桂慕名进洞游玩,传说欲将洞中一高大石柱锯为车辕;查慎行写《母猪洞观瀑》一诗,查慎行大家可能不一定熟悉,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庸的先祖,金庸原名查良庸。
清嘉庆年间,时任贵州广顺知州的张澍在《续黔记》中写《游牟珠洞记》;民族英雄林则徐至此游玩,写下《贵定牟珠洞即目》一诗。
民国时,老蒋也两次来过凭虚洞......
历代文人名士至凭虚洞游玩并写下诗词实在太多,由此凭虚洞也被喻为“黔中第一洞天”,倒非是风景最美,而是人文为最,究其缘由,大抵就是始于丘禾实的《游凭虚洞记》了。
后来,丘禾实历任会试同考官、会试主考官、武科会试主考官等,父亲丘东昌去世后,丘禾实回家丁忧三年。
丘禾是一位爱妻好男人,在妻子因病去世后,丘禾实因为悲伤过度竟然染疾,随后病逝,年仅44岁,时为万历四十二年(1614),由长子丘懋朴扶柩归乡。
丘禾实著有《丘禾实文集》、《丘禾实诗集》、《丘氏家乘》、《经筵进讲录》、《循陔园集》、《循陔园集类编》等,《贵阳府志》载:“登之以文采炫耀于黔南,遂得则身著作之林。”
丘禾实字登之,古时以称字为尊称,《贵阳府志》赞誉丘禾实著作等身,可谓是“黔南文采第一人”了。
02.抗击后金名将
与丘禾实为文弱书生不同的是,丘禾嘉则自幼好兵,尤其喜欢读《左传》、《战国策》,学习兵法之道,攻防之策。
其实丘禾嘉也如爷爷丘润般文武双全,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丘禾嘉乡试中举,时年25岁。
丘禾嘉中举次年,兄长丘禾实因病去世,因此两兄弟在仕途上并无交集。
明天启元年(1621),“奢安之乱”爆发,贵州宣慰同知安邦彦率十万大军围攻贵阳城,水东土司宋万化则派兵攻占龙里,截断了朝廷增援驿道。
眼见贵阳城危急,而家乡也可能不保,丘禾嘉于是捐献家资,招募乡勇护城防卫,力保新添卫。
天启三年(1623),安南禄州何中蔚入侵广西上思州,丘禾嘉协助朝廷擒获何中蔚,避免广西之乱与奢安之乱连成一片,因功升任祁门教谕,由此开始步入仕途。
在赴任途中,丘禾嘉登黄山一游,一览众山之下,自勉道:“大丈夫得志,当令天下诸侯膝行而前,功成身退,把茅盖头,老死山中足矣,安能寂寂守此冷毡耶!”
祁门教谕为学官,主要负责地方教育事务,自然为好兵的丘禾嘉所不喜欢,由此黄山自勉,一方面展现了丘禾嘉雄心壮志,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他桀骜不驯的性格。
明崇祯元年(1628),贵州巡抚蔡复一向朝廷举荐丘禾嘉,并附丘禾嘉一篇有关军事方略文章,崇祯看后颇为嘉许,破格授丘禾嘉兵部职方主事。
崇祯二年(1629),后金大举进攻,畿辅多处州县竟然被攻陷,一时朝野震动,崇祯急命蓟辽总督孙承宗镇守通州,阻击后金进犯。
崇祯三年(1630),朝廷调原蓟辽总督梁廷栋回朝任兵部尚书,节制关内兵马;鉴于左都督马世龙不听指挥,梁廷栋乃派丘禾嘉到马世龙处监军。
正月,后金再次大军进袭,攻占了永平、迁安、遵化、滦州四城。
此时,孙承宗在关内并未知晓永平等四城已失守,新任蓟辽总督张凤翼还未到任,而顺天巡抚方大任年老多病不能带军,一时之间局势突然恶化。
幸运的是,皇太极随后率领主力退兵,留下大贝勒阿敏守御四城,阿敏为努尔哈赤之侄。
眼见后金大军撤走,丘禾嘉当机立断,一方面联络关内支援,另一方面亲自率领大军进驻开平,意图收复四城。
二月,后金大军进攻开平,被丘禾嘉击退,然后丘禾嘉挟得胜之势,与后金激战,加上孙承宗援兵到达,至五月,明军全部收复永平等四城,大贝勒阿敏侥幸得以逃至塞外。
丘禾嘉立下大功,在梁廷栋力荐之下,朝廷授丘禾嘉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并兼辖山海关诸处,崇祯亲赐“倚为长城”金匾。
而孙承宗因阻敌于通州在前,收复永平等四城在后,深受崇祯皇帝嘉奖,获加太傅,重返山海关,负责关宁锦防线。
不过,在攻防方略上,丘禾嘉与孙承宗意见常常相左,为孙承宗所不喜。
据说丘禾嘉曾扬言:“阁部老矣,辽事我只手可办。”气得孙承宗连上数道奏折告老还乡,请由丘禾嘉独专辽东之事。
朝廷官员中有人支持由丘禾嘉独自指挥,但更多的人则模棱两可不予表态,最后崇祯乾纲独断,慰留了孙承宗。
明崇祯四年(1631)五月,丘禾嘉的大后台梁廷栋被弹劾品行操守有问题,随后被崇祯撤掉兵部尚书一职。
孙承宗于是利用丘禾嘉与前锋总兵祖大寿之间的矛盾,密奏朝廷,请求将丘禾嘉调离。
于是崇祯下令,改任丘禾嘉为南京太仆卿,由孙谷代丘禾嘉之职。不过,孙谷却迟迟未到任。
八月,后金来袭,丘禾嘉仍然坚守职责,与后金相距于大凌河、松山一带,双方最终大战于长山、小凌河,互相胜负,各有伤亡。
九月,后金围攻锦州,明军作战不利,为扭转不利局面,丘禾嘉乃亲临前线,不过因为祖大寿畏敌不敢出战,最终明军大败。
十月,后金攻占大凌河,围困了大凌城。
值此生死存亡之际,丘禾嘉、孙承宗两人竟然因为攻防方略不合而矛盾重重,最终导致明军大败。
此时大凌城内早已弹尽粮绝,加上再无援军,祖大寿最终投降了后金。
祖大寿也是一员名将,其投降后金影响深远,起了极坏的示范作用;后来还劝降了外甥吴三桂,舅甥两人都成了臭名昭著的大汉奸。
明崇祯五年(1632)四月,丘禾嘉被召回京城。
回到京城后,朝野纷纷将大凌城之败归责于丘禾嘉;丘禾嘉虽未被崇祯治罪,但却受到大臣们持续不断地攻讦、诽谤。
丘禾嘉既忧心国事,又蒙受冤屈,于是托病不出,并请妻子代奏请求回归故里,崇祯乃命丘禾嘉归里。
忧心国事却又报国无门,以退为进假意归里却被准奏,丘禾嘉由此真的病倒。未及出京城,丘禾嘉病逝,年仅48岁!
如今,山海关长城之上,丘禾嘉的石像威风凛凛注视着关外,人们从来没有忘记这位明末抗金名将!
黔程简单介绍一下孙承宗的结局吧。
大凌城之败后,孙承宗上疏朝廷请罪,最初崇祯并未打算撤掉孙承宗,只是削去之前授予其锦衣卫世职。
结果,一众大臣又纷纷弹劾孙承宗丧师辱国;孙承宗于是连上十二道奏章,请求告老还乡。
最终,崇祯准许孙承宗回家养病,赐路费一百两,安排驿马护送其回高阳。
崇祯九年(1636),后金改国号为大清。
崇祯十一年(1638)十一月,清军围困高阳城,知县竟然逃走,已经75岁的孙承宗率领军民抗击清军。
经过一天激战,清军登上城墙,孙承宗手刃数名清兵后,受伤被俘。
高阳城一战,孙承宗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八个侄子孙以及三十多名妇孺或战死,或被俘后遇害,只有一个年仅六岁的孙子和其母藏于草丛得以逃生。
孙承宗一家可谓满门忠烈!
孙承宗被押解至清军处,清将以孙宰相称之,待之以礼,请其上座,欲劝降。
孙承宗坡口大骂,但求迅死。
于是,清军请降清明将孔有德亲自劝降,孔有德现身说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孙承宗只说一句:“今日说此无益,但速杀我!”不再言语。
于是清军铺了一片苇席,孙承宗要来一白绫,跪下遥拜京城后,从容自缢而死!
关于丘禾嘉、孙承宗之间的矛盾,孰是孰非,黔程也讲不清楚。
不过,两人均是忠臣良将,一心为国,所不同的是,是各有各的攻伐方略却又都无法说服对方吧。
丘禾嘉、孙承宗两人的性格都是比较倔强的那种,也都非常强势,都抚不和,明军由此大败,理性来看,双方都有一定责任吧。
二、凭虚洞/牟珠洞
丘禾实写下《游凭虚洞记》后,洞前小道最终成为了新添卫前往贵阳的一段驿道。
成为驿道后,凭虚洞更是天下闻名,名人雅士纷沓至来,留下墨宝之多,可谓冠绝贵州全省。
如今,这条驿道因为修建沪昆高速公路几乎毁坏殆尽。
丘禾实改名之前,凭虚洞叫做母猪洞,后来也叫做牟珠洞。
不过,人们大多只知道凭虚洞在沪昆高速的“牟珠洞服务区”附近,却不知道究竟如何到达。
如果是导航“牟珠洞”的话,导航终点是在牟珠洞的对面小公路上,中间横亘沪昆高速,根本无法到达。
黔程分享一篇游玩牟珠洞的攻略吧,这可能是游玩牟珠洞最便捷的线路。
01.牟珠洞服务区
从贵阳出发走沪昆高速,过盘江后,进入“牟珠洞服务区”。

牟珠洞服务区

将车停在服务区,从匝道往回步行,至匝道桥结束的地方,翻越围栏走出高速外。

从匝道往回步行
高速外为排水沟,往左手方向下行的话,是前往牟珠洞的入水洞;往右手方向前行的话,是前往牟珠洞的古道。

左边可前往入水洞、右边可前往牟珠洞
我是先游玩牟珠洞,而后原路返回游玩入水洞的。
从排水沟外侧水泥堤坎一路上行,到达一高大堡坎处,小心进入堡坎平台,继续前行约100米,堡坎尽头就是曾经的古道了。

沿着堤坎上行

小心步入堡坎

堡坎平台

古道
02.凉风洞
我游玩时是2月,灌木草丛还不算太茂密,古道尚可辨识,所以倒也没有走错路。

依稀可辨的古道
约200米后,就可看见右侧高速公路桥——牟珠洞大桥,古道在此处转向左侧下行。

古道转向左边下行
十几米后就可看见一些石砌堡坎,左侧有一个小洞口,这个洞就是牟珠洞。先不要进洞,继续沿古道下到溪水处,就可看到一个高大的洞口了。
如今洞口前为一小平台,杂草低矮、稀疏,明显经过修葺;不过当年可是荆棘密布,丘氏兄弟是叫仆人砍了荆棘然后一火烧之,方得以入内。

高大洞口
洞口上有“凉风洞”崖刻,另有刻字若干,不过多已不清晰,其中一幅勉强可辨,如下:“听瀑窝:灵岩飞瀑,韵动山谷,洗心听之,顿医尘俗。光绪丁酉年,朱廷励识”,朱廷励时为清光绪时期贵定知县。

“凉风洞”

“听瀑窝”

“灵岩飞瀑.....朱廷励识”
步入洞内,洞道中已无水,地上一些浅滩同样无水,我想这是因为是2月的缘故吧;当年洞中水潭,可是让丘禾实不敢涉水而入。

洞道


洞顶为数个天窗,其中一个天窗应该就是当初丘禾实所言的“上洞”吧,丘禾实在两个仆人前拉后推情况下,到达上洞,然后坐在一个洞口,享受御风而行的感觉,由此将此洞改名“凭虚洞”。

天窗


及至数十米后,洞道转而向上,已经难以攀爬,我就没有继续了。

洞道转而上行
这个洞其实景色一般,光从洞景来看,并不是丘禾实之前所认为的那样漂亮。
其中原因是,这个洞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母猪洞”,或许后人也发现了丘禾实的错误,所以将此洞叫做“凉风洞”吧,毕竟丘禾实在此处吹过凉风。
03.雷鸣洞
凉风洞外面是一条山溪,山溪的尽头是一潭水泉,水泉的上方是一个小瀑布,不过此时水量不大。

水潭

瀑布之水从溶洞中而出,进入洞中就听见雷鸣般的水响声,这就是丘禾实所命名的雷鸣洞。

雷鸣洞


不过,当初丘禾并不敢入内,只有丘禾嘉和仆人入洞。
洞中空间也不算小,还有一个天窗,形成了丁达尔效应。



游玩雷鸣洞后,我原路返回,发现路边还有一个溶洞,洞倒是不大,却有3个支洞,其中一个支洞内有暗河流过,是雷鸣洞的上洞。

雷鸣洞上洞

03.牟珠洞
沿着古道继续往回走,去探寻刚才路过岩石堡坎处的洞口,也就是真正的母猪洞。

母猪洞洞口

据说洞中有一个钟乳石形似母猪,周围一圈小钟乳石形似小猪仔,所以得名“母猪洞”。
后来,人们发现丘禾实命名的凭虚洞并非母猪洞,自然也不好再用凭虚洞之名称呼母猪洞,但母猪洞名称确实不雅,于是取谐音“牟珠洞”,寓意释迦佛祖的珠子。
入洞口即可看到一根高大的石柱,这就是当初吴三桂想锯下运走的那根石柱,洞顶上方还有一个天窗。

石柱



天窗
洞内有很多钟乳石,多为石幔类;数十米后,有人工建筑的台阶。

钟乳石


台阶
然后进入低矮洞道,里面的钟乳石就非常漂亮了,我不想写了,直接上图吧。

低矮洞道





前方还有洞道可以前行,但我感觉洞道有些湿,且几乎呈现垂直角度下行,下方传来响水声,应该是暗河,比较危险,就没有继续探索了。

传来响水声

在此不再前行
牟珠洞、凉风洞、雷鸣洞(含上洞)相距不过100-200米,就在古道边上,很好找,外侧就是高速公路桥——牟珠洞大桥。

牟珠洞大桥
04.进水洞
从古道原路返回走到匝道处,沿着排水沟往下行,一直走到小河边,继续前行数十米,就可看到进水洞的洞口。

由此下行

河道

白色崖壁下就是洞口

回望匝道
进水洞分为上下两层洞道,我先往上探索上层洞道。

右边上行
上层洞道一直可以攀援前行,一些钟乳石还算漂亮,我走到狭窄陡峭处就返回了。




回到洞口,往右边下行到下层洞中。

向右下行
洞厅高大宽阔,右侧有一个支洞,进入支洞前行,中途有一个竖井暗河比较危险,走到陡峭处折返。

右支洞

低矮洞道

竖井暗河

折返
然后洞厅中间又有一条人工建成的小路,是中支洞入口。
我一直往前走,多从乱石缝隙中穿行而过,最后到达一个洞厅,崖壁上泛着金光点点,仿佛是金矿矿脉,下方是一个惟妙惟肖的金蟾。

中支洞

金蟾厅

回望洞口
非常有意思的是,金蟾厅的温度与其他处相比,几乎高出数摄氏度,我立时感到空气闷热,很快就连眼镜也变得模糊起来,于是不敢再前行,由此折返。
然后继续往左边探索,看到了清澈的暗河水,河边一块巨大的石块由顶处跌落后一分为二;顺着暗河前行,来到了左支洞。

暗河水

巨大落石

左支洞
经过长时间使用,我的手电筒提示电量不足,我就没有进入左支洞多远了。
下层溶洞有三个支洞,从结构来看,中间支洞可能可以前往牟珠洞;从暗河水流向来看,左边支洞之水可能流往了雷鸣洞。
换言之,这是一个复杂的洞穴系统,亿万年的演化,暗河往往左冲右突形成婉转洞道,或击穿河底形成多层洞道。
出洞,回家。

出洞
附:本文景点地址
01.牟珠洞:贵定县盘江镇清定桥村,建议按照文中推荐攻略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