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分享育儿干货内容,解决爸妈育儿烦恼,让爸妈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文 | 大果小果妈妈
朋友的孩子快1岁了,妈妈为了训练孩子自己睡觉,每次都是孩子哭了也不理,就让他自己哭累了睡着。
当听她说孩子“一天半时间哭了4次,每次至少半小时”时,果妈的心都揪了起来,这对孩子得多大伤害啊。
可是,孩子妈却不以为然地说:
听孩子哭自己也心疼但忍一忍就好了,哭声免疫法很管用,现在孩子哭的时间越来越短了,基本上不用怎么操心,比起同龄小朋友独立多了;
而且,我也是为了锻炼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听说越早越好,这样孩子以后会变得更优秀。
果妈听得心惊惊,没想到,现在竟然还有宝妈在听信"哭声免疫法",而且把它跟"延迟满足"混淆在一块,用来教育自己的宝宝。
这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绝对有害无益!也希望让更多家长意识到这个问题,别再伤害到更多的孩子了。
哭声免疫法,弊绝对大于利我们可以理解为"哭了不抱,不哭才抱"。
“哭声免疫法”是从美国传入中国的,创始人约翰·华生还曾大放厥词说: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任何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1928年约翰·华生出版了《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一书,他在书中大肆宣扬自己的一套行为矫正式的儿童养育体系,其中就包括哭声免疫法。
因为见效快,在美国风靡一时,约翰·华生也在学术圈名声大噪,为此,美国整整一代儿童,包括他自己的孩子,都是在这种这种风格的教养实践中长大的。
这个"见效快"的法子,很快流入中国,被很多家长有意无意地应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然而,背后的真相到底怎样,却鲜少有父母去关注。
提出这个观点的约翰·华生,他的大儿子曾多次自杀,最后在三十多岁时自杀身亡;他与前妻的2个孩子,女儿多次自杀,儿子则成了流浪汉;甚至,他的外孙女也曾多次自杀。
还有美国那些被哭声免疫法修整长大的孩子,后来轻则睡眠障碍,重则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
付出了一代儿童幸福的代价之后,哭声免疫法被欧美国家所摒弃,他们开始倡导亲密育儿。
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被摒弃的法子,竟然还在我们少数父母中流传并使用着,而且还是在孩子最需要父母及时回应的情况下。
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童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母婴关系则是重中之重,决定孩子最基本的安全感和存在感。生命的底色是幸福或者不幸,3岁之前便已奠定。
著名教育专家李玫瑾教授也说,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里,教育重点各不同,家长只有抓住大方向才不会出错。
0-3岁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的建立。而这一切,需要通过家长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呵护,及时跟宝宝互动和回应才能获得。
为此,李玫瑾教授建议,这一阶段,家长们的首要任务便是,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所需,花时间高质量地陪孩子。
任何违背人类本能的育儿法,都会带来人性的逆转。
对延迟满足的误解,让哭声免疫法"复活"了哭声免疫法被判了死刑,为什么还有父母再用?
原因就在于他们误解了"延迟满足"。
我开头提到的那位妈妈,就是如此。
另外,我发现仍有不少妈妈会故意等小宝宝哭一会,再去抱。当你跟她说"哭声免疫法"有害时,她会辩解称不是说一直不抱,而是不能一哭就抱,要逐步延长反应时间。
我觉得,他们迫切地需要知道什么是"延迟满足"?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做过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延迟满足就出自这一个实验。
第一批有32个孩子参加,最大的5岁8个月,最小的只有3岁半,他们被要求在充满诱惑力的棉花糖前做出选择:
如果能坚持15分钟不去吃掉面前的棉花糖,那么15分钟之后会被额外奖励一块棉花糖。如果没坚持住吃掉了,那就没有额外的奖励了。
时间到了。差不多约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真的坚持了15分钟,并且得到了额外的奖励。
在这之后,先后有600多名孩子参与了这项实验。
1986年,也就是18年后,实验小组回访了第一批获得额外奖励的孩子,发现他们很多方面比同龄的孩子表现优秀。
1990年又有一次跟踪调查,发现当年实现"延迟满足"得到额外奖励的孩子,在SAT(美国高考)的考试中成绩比同龄人更加优秀。
在2011年的时候,第三次跟踪调查发现,那一批得到额外奖励的孩子已经步入中年,在事业生活方面,的确相对来说比较成功。
看到这一实验报道的家长,兴奋不已,似乎找到了成功教育孩子的法宝。
但又因为没有确切的操作方法,所以家长"为了这个能力,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才导致了哭声免疫法的"复活"。
然而,米歇尔研究小组早在1992年的报告中明确指出,5岁似乎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
4岁以下的孩子大多不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而5岁以上的孩子就明显出现了早期萌芽,如果孩子在4、5岁时发展出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那么他在长大以后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也就是说,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最好是在孩子5岁左右开始。
但,这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再次被忽视!
如何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我们必须先明确一个前提:真正的延迟满足,是推迟满足的时间,而不是随便取消满足。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它的发展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人际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
希望这几点建议能帮到大家。
1、给足孩子安全感
在孩子3岁之前,父母要尽可能地不设条件地去满足孩子各种身心对父母的需求,比如饿了要喂、哭了要回应,这份"无条件的满足"是幼儿最需要的身心依靠。
孩子的内心是相信父母在一定的"延迟"之后,会给予他食物、拥抱和爱的,所以他才会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
对于一个从未被满足过的孩子,他是没有能力去"延迟"的,记住"无条件满足"是训练孩子"延迟满足"的必要前提。
正如,心理学家所说:真正独立自主的人,一定是童年对父母的依恋得到足够满足的孩子。
2、教给孩子"等待"的策略
"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而是在等待中有具体的目标。
告诉孩子等待的具体目标,孩子才不会盲目。
比如,教孩子认识钟表,告诉他长针走到3的时候,动画片就开始了;也可用闹表或计时器,告诉他铃响了牛奶就热好了;也可以用一件事情做等待的标志,告诉他洗完澡就到吃水果的时间了等等……
让孩子对"等待"有掌控感,孩子才更愿意"等待"。
1976年,米勒和蕾切尔小组发表论文指出:
当孩子觉得"自己在掌控着延迟的过程"(即他可以随时停止延迟),那么他主动延迟的时间会更长;相反,如果孩子发现"外人在控制延迟"(即自己是被动的),那么他的延迟时间会大幅缩短。
3、启发关于"等待"的思考
在孩子要一件东西或者想要玩游戏之间,父母并不是只有选择"同意"或者"拒绝"。
而是可以告诉孩子:
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件东西(或者很想做这件事),但这不在我们计划之中。我们先商量一下什么时候买,你为什么一定要买,你是否需要这个东西好吗?
我答应你,你的需求合理,我们再定下来什么时候给你买。
父母答应后,一定要兑现承诺,否则,失信于孩子,孩子下次就会抱着怀疑态度了。
4、引导"等待"的奖励计划
当孩子很想要一件东西,或者很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用奖励计划让他们将满足延迟。
比如:孩子很想买一个玩具,父母可以告诉他,如果你能等到下周再买,我们除了送你这个玩具,还能带你出去玩一趟。但如果你现在就要,那就只能得到这一个玩具了。
记住,信任是第一位的,切不可食言。
果妈寄语最后,引用著名心理学家李雪老师的一句话作为总结,她说: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爱和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我是两孩妈妈 - 果妈,一直从事教育行业,正面管教践行者,专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及干货文,解决爸妈育儿烦恼,让爸妈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