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主战、主和只是两种战略,并不代表高下与正义邪恶

历史园园丁说史 2025-03-15 10:02:42

说起南宋,总是绕不开主战、主和的话题,在一些人极端人思维里,主战那就是爱国,主和就是卖国。

其实并非如此,主战、主和只是两种战略,它并无高下之别,也不是正义邪恶之争,它只是大家对时局判断的不同、战略构想不一样。

就拿目前的俄乌战争来说,就乌克兰的局势,你说继续打下去是爱国,还是和谈是爱国,真的不好说。

作为国家领导人如何抉择!

打了这么多年,死伤了那么多人,失去了那么多国土,还要割让那么利益,签定和平协议有出卖国家利益的嫌疑,关键是屈辱、心有不甘。

继续打下去,绝不退让,流尽最后一滴血,尽显英雄本色,关键是百姓是否愿意,你有没有本钱打下去。

主战,容易抢占舆论的制高点,所以主战容易和爱国之类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所以,当司机和漂亮国国王争吵的时候,我深深的同情和理解,我甚至觉得司机很有涵养,如果像我这种老百姓的思维,只为自己痛快,舍得一身剐,如果桌上有个烟灰缸,我会失去理智的拿起烟灰缸砸他个头破血流。

唉!在那个位上,身不由己,只能忍,据小道消息,司机没忍住,骂了一句,所以被赶了出来,连顿饭都没混上。

后来,司机服软了,公开道歉了,有什么办法?弱国无外交!不服软又能怎样?

不具备主战的条件,非要主战,那不过是把军国大事当游戏玩罢了,因为,作为一国之主,最高的目标,是国家稳定、老百姓生活美满,其它都为这个目标服务的。

所以,主战也好,主和也罢,一切就看哪种战略,更有利于实现这个最高战略目标。抛开这个目标,谈主战、主和都是扯淡,因为,军国大事它不是电子游戏,你自己痛快就行,它关系着无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回头咱们说赵构,

公元1127年5月,南宋开国,至公元1129年,金军对南宋进行了三次大扫荡,目的就是想抓住赵构,最后南宋皇帝坐船入海,才逃过一劫。

公元1130年4月,金军才率军返回长江以北。

有些人诟病赵构一心只想和谈,但只要看看大宋皇帝给金军统帅的国书,就可以知道,在国书里面,大宋帝国对金国极尽哀求之能,总而言之,只要金国愿意停止进攻,什么条件也可以谈。

但当时,南宋连求和的资本都没有,金国一心抓住赵构,可以说赵构能逃脱金国的追杀已是万幸。

公元1130年10月,秦桧回到南宋,从相关的历史背景,当时一心想求和的,并不是金国,而是南宋。

所以绝不是因为秦桧回到江南,南宋中央政府才要与金国的和谈的。事实上,秦桧回到江南前,南宋中江政府就一心和金国和谈,只是没有机会罢。

我们岳飞的故事听多了,自然是主和派误国。相信岳飞本来可以吊打金国的,只是因为秦桧帮助金国,所以才让金国躲过了灭顶之灾,总而言之,如果没有主和派,大宋早就如何如之何了。

我以前也认为,主和派的都是自私自利的小人,主战派都是为国为民的正人君子,直到知道了原来大奸臣“童贯”、“韩侂胄”也是主战派,才知道其实主战派里也有口是心非的小人,他们主战并非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们有自己的小九九。

南宋主战派曾经主持了三次大的北伐,宋孝宗时期的隆兴北伐,宋宁宗时期的开禧北伐,最后是联蒙灭金。

这几次都是错误的估计了形势和宋金的力量对比,所以一次比一次败的惨,第二次北伐,宰相韩侂胄的人头也成了议和的条件,而联金灭辽的同时,给自己掘好了坟墓。

从上面金与南宋的对峙地图来看,南宋别说没有灭金的实力,即使勉强能取胜,怕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最后为别人作嫁衣裳,南宋的处境有点类似于三国时期的蜀国,从我国的历史来看,南方政权几乎没有北伐成功的先例,有人可能会说朱元璋北伐,其实朱元璋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北伐,朱元璋是一个朝代的内乱。

0 阅读:2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