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从岳飞被害的角度去看赵构,得出赵构自私、胆小,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投降形象。
但如果从赵构的角度去看看岳飞,岳飞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哪?
下面我们就试着从赵构眼中看岳飞,从赵构的角度看,这对君臣是怎样反目的。
我们先通过历史资料,看看岳飞的成长过程:
公元1131年,岳飞追随张俊围剿李成。
由于岳飞表现的极其优秀。所以得到赵构的青睐,战事结束后,赵构将岳飞的部队从张俊手下调出,正式授予中央军的番号,这就是岳家军的雏形,此时,岳飞的官职是神武右副军统制。
公元1132年,岳飞协助韩世忠围剿曹成。
在围剿曹成开始前,岳飞升任神武右副军都统制;围剿胜利后,岳飞由于战功显赫,又加了一个承宣使头衔。
公元1133年,岳飞又到吉州围剿彭友、李满;随后在虔州围剿陈颙、钟超、罗闲十等叛乱。
这次胜利后,岳飞第一次受到赵构的亲自接见,并得到赵构赐的锦旗“精忠岳飞”,并加了置制使的头衔。
公元1134年,岳飞率军收复襄阳六镇。
收复襄阳后,岳飞得到了节度使的头衔,那一年岳飞32岁,此时的岳飞,已成为南宋军界一颗耀眼的新星。
赵构给岳飞的评语是,我一直欣赏岳飞的组织性、纪律性,却没有想到,岳飞打仗竟然厉害到这种地步。
公元1135年,岳飞又开始率军围剿杨幺。
这次胜利之后,岳飞升任检校少保。
从此以后,岳飞成了和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并称的方面军司令了。
从下面几件事,可以看出赵构对岳飞的偏爱。
绍兴元年12月,岳飞派遣外甥女婿跑官被告发,赵构不但不治罪,依然提拔岳飞为神武副军都统制;
绍兴四年,赵构主动提议让岳飞出兵攻打襄阳;
绍兴四年、五年,赵构两次表彰岳飞治军功绩。
可以说,在绍兴七年之前,赵构重视并刻意培养岳飞,岳飞也知恩图报,一切听从赵构调遣,君臣关系非常融洽。
可以说,此时的岳飞是幸运,因为岳飞曾是张俊的部下,只因为此时张俊的实力太大,赵构担心尾大不掉,所以把岳飞从张俊的部队调出,同时调出的还有后来的禁军首领杨沂中,岳飞和杨沂中都得到宋高宗特别的提拔,作为抗衡张俊、韩世忠、刘光世三大将的嫡系部队。
岳飞的成长期,是伪齐建立以后,此时因为宋金之间有了一个伪齐政权,南宋得到了一段难得的和平时期。
此时平定南方遍地的盗寇、义军,恢复南宋的秩序,成了南宋的首要任务。
剿匪、平定收编义军,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因为不但可以缴获不少物资,更重要的可以收编义军、盗贼不断地扩军,同时,为了让岳飞更好地完成接任务,赵构还不断的给岳飞调拨军队,
岳飞受张俊领导的时候,主要将领是王贵、张宪,还有就是杜充投敌后,岳飞接收的刘经、扈成两部,主要将领是王万、庞荣。此时的岳飞的部队,大约也就是一个杂牌军的团级规模,也就是四五千人的样子。
围剿曹成前,赵构给岳飞调拨过的三支军队,分别是赵秉渊、韩京、吴锡。
驻江州时,赵构又给岳飞调拨了两支军队,李山、傅选。
收复襄阳前,赵构给岳飞调拨了三支军队:翟琮、牛皋、董先,在此前,这几个人都是独当一面。
剿杨幺后,岳飞又改编了大批军队。
总之,此时的岳飞在赵构的眼里,是一个单纯而听从朝廷调动的将军,在老帅的眼里,岳飞是赵构的红人。

绍兴七年2月岳飞密奏立太子之后,赵构和岳飞的蜜月期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