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霸,小时候一直很不理解英雄一世的项羽怎么会打不过地痞流氓刘邦,论带兵打仗能力刘邦不及于项羽,论勇武能力强项羽力大能举鼎,可谓天生神力,项羽还有贵族背景,刘邦只是个无赖,同乡人都看不起他,甚至泗水亭长还是买来的官职。
长大后,我们方能明白刘邦的人格魅力,项羽是楚国贵族,是楚国柱国项燕的后代,他的这一身份在秦末乱世可谓是自带吸引力,毕竟那个时候还是封建社会,人们对于贵族还是很尊敬的,项羽的这一身份可以让他在短时间内招到大量兵马,而刘邦只是一个地痞无赖,家里没有强大的背景,也没有数量巨大的钱财,名声还不好,可以说身无长处。但刘邦就能夺得天下。
项羽在楚国灭后,就想着复国,而且项羽虽力气大,也可能是他的实力强大,就造成了他目中无人的人格缺陷,他的成名之战是巨鹿之战,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一举大破秦军主力,项羽也因为这一战成为天下诸侯最强,当时联军立的楚王,向天下招告,先入咸阳者王之,虽然最后刘邦捡漏,先入了咸阳,但当时项羽4倍于刘邦兵力,刘邦也不敢称王,当时项羽的相父范增看出了刘邦的狼子野心,就让项羽除刘邦而后快,就有了鸿门宴,鸿门宴前夜,项羽的叔叔项伯受过张良的大恩,就去刘邦大营劝张良离开,而刘邦看见了机会,就设宴款待项伯,并与项伯结成儿女亲家,项伯就同意在鸿门宴中保住刘邦,在后面的历史中,可以看出刘邦没有信守承诺。
鸿门宴开始后,刘邦就带了张良和樊哙,席间范增安排项庄舞剑,可意在沛公,有项伯的阻拦,项庄不能成功,最后,多亏了樊哙勇闯宴席,刘邦才得救,当时项羽其实也不想杀沛公,毕竟刘邦这个小人,项羽根本就看不起,鸿门宴结束后,项羽就焚烧咸阳宫室,对咸阳百姓屠杀,而刘邦却与咸阳百姓约法三章,项羽在此时就丧失了秦地百姓的信任,项羽随后的一个骚操作使他丧失了天下,他竟然分封诸侯,想要恢复秦灭六国时的局势,将刘邦分封到蜀地,当时的蜀地地形崎岖,项羽认为这样刘邦就永无出头之日。
而当时齐地因为反对项羽分封有叛乱,项羽不得不前去平定,而当时正好韩信在项羽军中一直不得重用,就去蜀地投奔汉王刘邦,刘邦当时正好有出蜀地,涿鹿天下之意,就力排众议立韩信为大将军,统领汉兵,而韩信也没有辜负刘邦信任,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夺得三秦之地,这时侯的刘邦才真正进入项羽视线中,随后韩信攻打三晋,使汉军真正的与项羽展开对决。
当时刘邦与韩信因为权利问题有点矛盾,刘邦就掌管汉军与项羽在彭城对决,最后,刘邦被项羽打败,项羽也没有将刘邦给斩尽杀绝,就给了刘邦东山再起的机会,经过这次战败,刘邦也明白了,还是得靠韩信才能击败项王,刘邦就把韩信重新立为大将军,项王刚刚平定齐地的战乱,韩信就把目光瞄准了齐地,韩信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齐地,并把项羽的大将龙且斩杀,韩信自立为齐王,刘邦虽有不满,但明白项羽还需要韩信才能击败,就忍了。
这时候范增已经被项羽气走,不久死去,项羽这边已经没有谋士能跟萧何、张良比较,汉军的兵力也远超楚军了,项羽和刘邦就想要以乌江为界,以西归汉,以东归楚,刘邦也同意了,但不久刘邦就反悔了,因为他害怕项羽东山再起,就发动60万大军于垓下围困楚军,韩信用四面楚歌之计打破楚军,项羽已经走到了陌路,最后,项羽自刎于垓下,楚汉争霸也以汉胜走上了尾声。
项羽的失败和刘邦的成功是早就注定了,项羽刚愎自用且目中无人就是他最大的人格缺陷,而刘邦自己虽然菜,但他知人善任,善于隐忍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天下不是仅仅靠一人就可以获得,一人的力量在强也毕竟有限,项羽的失败也是历史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