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军中,九位将领诬告张宪谋反,是岳飞冤案帮凶的说法不成立

历史园园丁说史 2023-09-26 03:55:03

看到网上有种说法:岳飞身陷牢笼的关键证据,就是来自岳家军将领签了字的告发信,有9人签字告发岳飞谋反,其实这种说法还是受小说评书的影响,如果结合历史资料,你就会发现这种说法不成立。

按照评书的说法,岳飞之死是源自王俊的诬告,王俊当然是被奸臣收买的无耻小人。

《说岳全传》是这样描写王俊的:“却说朝中有一奸臣,姓王名俊,本是秦桧门下的走狗,因趋奉得秦桧投机,直升他做了都统制。 又奏过朝廷,差他带领三千人马,押送粮草到朱仙镇来,就在那里监督军粮,原是提拔他的意思。”

小说称,王俊接着抢了牛皋的功劳,还克扣军饷,最终挨了岳帅军棍,由此怀恨在心,受秦桧指使,所以陷害岳飞!

因小说性质,情节需要,可以虚构和夸大,这样描写本也无可厚非,但小说不是历史,王俊形象差别很大。

因为,实际上,王俊的年龄比岳飞要大。王俊入伍比岳飞早,资格比岳飞老,早期地位也比岳飞高。

王俊老家,在山东东平县,紧挨着梁山泊。

宣和年间王俊即已入伍,在范琼(开封人)领导下曾参与镇压过梁山好汉,以及河北群盗,是范琼的干将。这时的岳飞还是个孩子!

南宋初期,范琼因罪被杀,王俊的部队暂由刘光世节制。

平定杨幺起义时,王俊由朝廷划拨协助岳飞平定杨幺。

战事结束后,岳飞整编所部,成了对外号称十万的岳家大军。

王俊所部加上其他江西部队,被整编为前军,作为岳家军核心主力,可见岳飞对王俊这些参加过东京保卫战的范琼余部的战力,是相当认可的,因为是正规军的老班底。

不过,岳飞安排了自己的亲信张宪来担任正职,王俊变成了副职。

以下是王俊《告首状》中对自己的经历说明:

“重念,俊元系东平府雄威第八长,行日,本府阙粮,诸营军兵呼千等,结连俊,欲劫东平府作过,当时俊食禄本营,不敢负于国家,又不忍弃老母,遂经安抚司告首!奉圣旨补本营副都头!”

这是是王俊交待自己的早期历史,本营副都头,相当于副连长。都,宋代军制级别,原额一百名。雄威第八长,即在十将中排第八。即因告首“呼千”而从连里第八排名的武士,奖励升职到了副连长。

“后来即遇金人侵犯中原,俊自靖康元年首从军旅,于京城下与金人相敌,斩首,及俊口内中箭射落二齿!奉圣旨特换成忠郎。

后来并系立战功,转今来官资。”

这是王俊交待自己靖康元年保卫首都汴梁的光辉历史,出城杀敌以及自身负伤情况(被金兵射落二齿,侥幸不死)。 成忠郎,为 武臣官阶53阶中的第49阶,还比较低,一般授予小使臣。绍兴十一年,王俊的头衔已经是左武大夫(53阶军衔中第13阶,已经属于高级军官),果州防御使,差充京东东路兵马钤辖,御前前军副统制。后面的升迁,全部是靠军功!

王俊因其战斗经历极其丰富,见证过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年龄又长, 在岳家军中,获得广泛尊敬,属于主力将领,被岳飞表弟姚政等将领尊称为“王大哥”!

王俊是张宪的副手,应该关系非常好,属于嫡系;不然像串通、试探岳家军将领,企图制造异动这种大事,张宪怎么会交给王俊去做。

历史上的王俊不是什么奸邪小人,而是位“忠厚老实”的山东人。

那么王俊怎么会举报岳飞,其实按照历史的情节,王俊根本没有举报岳飞,而是举报的张宪,是张宪“谋叛”的问题牵涉到了岳飞。

王俊检举信《告首状》里是这样说的:

张太尉不作声良久,问道:“你早睡也,那你睡得著?”

俊道:“太尉有甚事睡不著?”

张太尉道:“你不知自家相公得出也!”

俊道:“相公得出那里去?”

张太尉道:“得衢、婺州!”

俊道:“既得衢州,则无事也!有甚烦恼?”

张太尉道:“恐有后命!”

俊道:“有后命如何?”

张太尉道:“你理会不得,我与相公从微相随,朝廷必疑我也!朝廷交更番朝见,我去则必不来也!”

俊道:“向日范将军(指范琼)被朝廷赐死!俊与范将军从微相随,俊元是雄威副都头,转至正使,皆是范将军(照应),(后又)兼系右军统制同提举一行事务,心怀忠义到今!朝廷何曾赐罪?太尉不须别生疑虑!”

张太尉道:“更说与你,我相公处有人来交我救他!”

俊道:“如何救他?”

张太尉道:“我这人马动,则便是救他也!”

俊道:“动后甚意思?”

张太尉道:“这里将人马老小尽底移去襄阳府,不动,只在那驻劄!朝廷知必使我相公来弹压抚谕!”

俊道:“太尉不可动人马,若太尉动人马,朝廷必疑,岳相公越被罪也!”

张太尉道:“你理会不得,若朝廷使岳相公来时,便是我救他也!若朝廷不肯交相公来时,我将人马分布自据襄阳府!”

俊道:“诸军人马如何起发得?”

张太尉道:“我劫掠舟船,尽装载步人老小,令马军便陆路前付!

俊道:“且看国家患难之际,且更消停!”张太尉道:“我待做,你安排著,待我交你下手做时,你便听我言语!”

俊道:“恐军不伏者多!”

张太尉道:“谁敢不伏?傅选难道不伏?”

俊道:“傅统制慷慨之人,丈夫刚气,必有肯伏!”

张太尉道:“有不伏者,剿杀!”

……

张太尉又道:“我如今动后,背嵬、游奕伏我不伏?”

俊道:“不伏底多!”

(张宪)又道:“游奕姚观察 (岳飞表弟姚政) ,背嵬王刚、张应、李璋伏不伏?”

俊道:“不知如何!”

张太尉道:“明日聚厅时,你请姚观察、王刚、张应、李璋去你衙里吃饭,说与我这言语说(知)道:

从上面可以看出:张宪告诉王俊,岳飞处来人,岳云送来的书信 ,是要张宪在鄂州和襄阳搞出些动静,好让岳飞回去重新掌兵。

张宪交待王俊,明早去试探下姚政、王刚、张应、李璋的态度,但事情发展并不顺利,没有人赞同愿意参与,此事暂时搁置,

九月初一,张宪启程赴镇江 绍兴十一年(1141)九月初一日,张宪起发赴镇江枢密行府述职。

一早,作为副手的王俊跑来与张宪告别。

临行张宪交代道:“王统制,你后面粗重物事,转换了,著我去后将来,必共将这懑一处,你收拾,等我叫你!”

意思是:把财产变卖成好拿的,等我回来后,再行动!你准备着,等我命令!

张宪走后,王俊越想越害怕,由于此事牵扯的人太多,保密的难度极大,一旦朝廷知道,这可是杀头之罪,而且王俊也意识到身边有朝廷的眼线,为了自保,向刚述职回到部队的王贵举报了张宪,事实证明王俊的做法是明智的。

从南宋官方记录来看,王俊尽管后来留下详细告首文状,但傅选才是真正最先的告密者!

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明确记载: “翊卫大夫、严州观察使、御前背嵬军同统制傅选,言首先叙述张宪反状,乞推恩,后进一官。”

又有记载, “防御使傅选为告捕岳飞,下张宪等,除遥郡观察使。与选陈乞状内阶衔不同,当考以为殿前司副统制。”

傅选在岳飞案后,曾上书《陈乞状》,言明是自己首先叙述张宪反状,告捕岳飞!

由于渠道隐秘,连宰相秦桧都不知道。 秦桧后来给王俊要官(秦桧奏庐州观察使王俊往在岳飞军中,弹压有劳,以为浙东马步军副都总管), 所以刺激了傅选不服,申明自己才是最先检举张宪、岳飞的第一人!

可见王俊如果不是在朝廷采取措施之前举报张宪,自身就是张宪的陪葬品!

但王俊《告首状》已言明 ,自己只是举报的张宪企图制造军队异动这件事,至于岳飞的书信他不曾看到。

而岳家军中,九位将官的证明,也只是证明有过王俊联络他们计划制造异动这件事,这件事不好隐瞒,再说对这些将官来说,可能也不认为是很大的事,淮西兵变那年,岳飞辞职,他们也搞过类似的动作,过后也没有追究什么人。

可见,以此说明这些将官举报岳飞根本说不过去,他们并不是趋炎附势的、没有立场的软骨头,也不是那么容易被秦桧收买的,一些人说这些岳飞的下属为了和岳飞撇清关系,避免因岳飞之案受到牵连而被诛杀,才抛弃良知,参与了谋害岳飞,其实是对岳家军的抹黑,试想果真如此,岳家军还有什么战斗力。

岳飞之死,死于赵构的不“放心”,岳飞案罗列的几项重罪,其实只是炸药,“不放心”是引信,这件事只是点燃了引信,而点燃引信者实际上不是王俊,而是张宪,试想如果张宪把这件事压下,可能事情还会有转机。

5 阅读:1165
评论列表

历史园园丁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