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这个承载着孩子健康与成长的地方,如今却让家校双方陷入“囚徒困境“。
家长群里永远在刷屏:“今天排骨就三块!”’‘饭盒里有根头发!’‘“18块一份还没我点外卖实惠”……市监局的突击检查却从未停息:“某校后厨苍蝇乱飞被停业整顿”“某小学采购清单藏着过期食品”……
但真正压垮学校的,是一位老师文章中那句刺眼的真相:“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样的食堂,餐饮业都干不下去!”
当笔者读完那篇被疯狂转发的校长手记(教育管理高级),终于明白:这场关于学校食堂的战争,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赢家。
校长的这篇文章,揭示了学校的困境。管理老师都是上课老师,隔行如隔山,导致了食堂管理各种不规范。不准承包,意味着请不到专业管理团队。0利润要求,导致学校聘请不了厨师,这就断了合口味的期待。最关键的是,既要低价格又要求饭菜高质量,将学校逼进了死胡同。应付不完的检查,搞不完的安全卫生,更是将学校弄得疲惫不堪。
评论区一位学校食堂管理老师说得更是一针见血,他从业内人员角度回答了3个问题。
为什么学校食堂饭菜不会让学生觉得好吃?“大锅饭菜怎么可能和自己家里的饭菜相比。在看看现在的孩子,家里精致的饭菜都挑食,那在学校吃不习惯当是自然。这与其责难学校 还还不如从自身找找问题原因。 ”
为什么学校觉得麻烦?“基本上三天一小查,七天一大查。学校领导疲于应付。其实,真的食材是否安全,各种残留添加剂是否超标,相关部门非常清楚。但是他们从来不从生产源头上把关,却从学校食堂挑刺。”
为什么零利润不能维持运营?“所谓的零利润就是一种道德绑架,提出零利润的人不是蠢就是坏。谁来经营试一下。人工工资,运营成本,投入的资金成本。还不要说其中很多隐形成本。”
一位老师指出了学校食堂的荒诞,“老师要免费给学生分餐,当服务员兼安全管理员,还必须和学生同餐同价吃饭。全世界有哪家饭店的服务员自己掏钱吃饭的?”。这位老师没有描述的还有,自从老师参加分餐,中餐陪餐后,还要照看学生午睡,很多下午上第一节课的老师累得苦不堪言。
写在最后
客观来说,学校是搞教育教学的场所,食堂是提供服务的地方。服务是永远不会让所有人满意的行业,如果有关部门将个别家长的不满意变成对学校的压力,既要安全低价,又要优质好口味,将这种不可解的矛盾压到学校和老师身上,导致学校和老师疲惫不堪,还不如将其转到社会上,让学校和老师不要为食堂服务分散精力。
毕竟,学校的本职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高校都能搞后勤服务社会化,中小学为什么不能?
当食堂的油烟盖过粉笔灰,教育的天平已然失衡——与其让学校在“锅碗瓢盆”中挣扎,不如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还校园一方清净书桌。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