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杭州女子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来降低血糖,结果怎么样了

三秦的备忘录 2025-01-27 17:46:36

内容资料来源:

[1]张茹梦,刘玉玉,王秀娟,等.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5,35(01):74-78.

[2]王萌,梁晓珊,石琳然,等.二甲双胍通过调控自噬延缓秀丽隐杆线虫衰老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5,45(01):171-176.

[3]缪文文,于晨旸,随冰冰,等.利培酮联用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及血脂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4,34(06):486-488.

2019年,32岁的贺琴是一名来自杭州的公司秘书,由于随时都要处理工作上的紧急事件,她的饮食十分不规律。长此以往,也就有了胃炎的老毛病。因此贺琴为了能让胃舒坦一点,她几乎顿顿都是喝不重样的粥。原以为喝粥既养生又养胃,可她不知道的是,正是这个习惯为日后埋下了一个隐患。

2019年3月11日,贺琴正在饮水机前接水时,身后的女同事突然趴在她的耳边提醒道:“贺姐,你裤子弄脏了。”贺琴震惊的转头一看,果然,臀部有一块醒目的血迹。她一边清理着污迹,一边心想,最近这几个月的月经怎么这么不规律?贺琴虽然心有疑惑,想着过几天就要体检了,到时候再看看。

3月17日,贺琴拿着体检报告单递给医生,并问道:“医生,我最近一直月经不规律,你帮我瞧瞧我的身体怎么样?”医生仔细查看后说道:“贺女士,你就是血糖偏高,空腹血糖6.6mmol/L。血糖水平的不稳定,其实是会引发激素分泌失衡,从而影响到月经周期的调节,所以你才会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

由于贺琴的血糖只是轻微升高,医生建议她先暂时先通过管理生活方式来进行调节,如果效果不好再考虑药物治疗。于是贺琴从那以后对待含糖分较高的食物都十分谨慎,生怕自己的血糖升高。

2019年5月11日这天,贺琴正在陪着上司坐高铁去外地出差,刚坐下没多久,她就一口气连着喝了两瓶500ml的矿泉水。可她仍然觉得异常的口渴,感觉自己就像一口干涸已久的枯井一般,看着水就觉得渴望得无法自拔。正当她准备打开第三瓶矿泉水时,正好碰上了上司震惊的眼神,于是她便不好意思地放下了手中的水瓶。

过了一会儿,正当贺琴准备闭目养神时。肚子里突然一阵紧缩,一股急促的尿意从她的小腹传来,她赶紧起身去厕所解决。原以为这下终于能好好休息了,可凳子还没坐热,膀胱再次又满又胀。就这样短短三个小时不到的车程,贺琴就往厕所跑了四五次。快下车时,领导无奈的说道:“小贺呀,你还这么年轻,怎么跟我那得糖尿病的老妈似的,你要不去医院看看吧?”

上司的话瞬间点醒了贺琴,于是出差结束后,她就立马前往了医院挂号检查。医生首先根据贺琴的主诉,对她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查体并未发现明显异常。随后便为她开了血常规、尿常规、糖化血浆白蛋白测定等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 6.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70%,血红蛋白 140g/L;尿常规:尿糖(+++),尿蛋白(-),尿酮体(-),提示血糖水平超过肾脏重吸收能力;空腹血糖:8.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2mmol/L;糖化血红蛋白:7.8%(正常值范围约为4.0%-6.0%)。诊断为2型糖尿病。

贺琴拿到检查结果单后,眼里充满了困惑,她急切的找到医生问道:“医生,我平时明明很少吃甜食,怎么还会得糖尿病啊?”医生在和她进行一番交谈后,耐心的解释道:“不是只有甜食才能升高血糖,像你几乎每天都喝的粥。无论是甜粥还是咸粥,由于消化速度较快,会使得血糖迅速上升,并且粥的血糖反应速度也比一般的食物要高。”

医生顿了顿,继续说道:“你目前的血糖水平较高,不通过药物进行控制的话,很容易出现其他并发症。我待会儿会给你开二甲双胍作为降糖药物,这不仅能够抑制糖原的分解,还可以提高肌肉和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水平的目的。所以你平时一定要按时用药,切勿擅自停药。”

贺琴听后连连点头,虽然她心中十分苦闷和难过,但还是坚信自己这么年轻,一定能将血糖水平稳定控制住。贺琴回到家后,除了严格遵照医生开的处方按时按量服用二甲双胍以外,还大大减少了喝粥的频率,把她曾经最爱的稀粥换成了猴头菇等调理脾胃的食品。自从知道运动能够消耗血糖后,她每天上班前都会去健身房自从知道运动能够消耗血糖后,跑步一小时,从没落下过一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8月24日,贺琴如期来到医院复查。检查结果显示: 尿常规结果显示,尿糖已转为阴性,空腹血糖从原来的8.5mmol/L降至5.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从原来的12,2mmol/L降至7.5mmol/L。表明血糖控制良好,贺琴看到后都忍不住激动落泪,自己所做出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这也让她更加坚定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2021年10月11日,这天已经快11点了,贺琴仍然在公司加班,她感觉自己的腰部越来越僵硬,稍微活动一下,一股难以忍受的酸痛感就会迅速传来,如同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紧紧的攥住他的腰部一般,疼得她只能时不时就停下来捶打一番。由于工作任务紧急,贺琴直接通宵加班到了第二天早晨。

当她睡眼惺忪的从工位上准备起身回家时,双腿很快传来了一阵前所未有的奇怪感觉,她从未感到自己的双腿如此沉重,就像是绑上了沙袋一般,每走一步都异常费力。贺琴立马低头一看,发现自己的双腿膨胀肿大了至少一倍不止,皮肤紧绷,甚至还透着淡淡的水色。一丝不详的预感顿时油然而生,贺琴越想越慌赶紧去了医院。

医院诊室内,医生在听完贺琴焦急的病情描述后,立马起身查看了一下她的双腿,医生用手轻轻按压,果然,留下了一个拇指大小的凹陷。一直过了好一会儿,迟迟没有恢复原状。于是医生判断,贺琴这是出现了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然后便立马为她开具了相应的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尿常规:蛋白++,潜血++,尿比重降低;血生化:血清肌酐 1000μmol/L,尿素氮 40mmol/L,血钾 6.6mmol/L,钙 1.9mmol/L;肾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1.73m²,诊断为尿毒症。

贺琴的目光死死地盯在手中的检查报告上,她的身体像是被定住了一般,瞬间僵硬在原地。她的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握住报告,眼神中充满了不敢置信和深深的恐惧,这……这不可能!而此时医生恰好过来让她准备尽早做血液透析。

贺琴急忙拉着医生,声音中带着无法掩饰的战栗和脆弱:“医生,你们是不是搞错了啊?我每年体检肾脏都没有任何问题,除了有糖尿病以外,身体一向健康的很,怎么好端端的就肾衰竭了?难道是因为我每天服用的二甲双胍吗?”

医生看着电脑上的过往就诊记录,确认贺琴的话属实。但是,二甲双胍的正常使用是不会带来肾衰的。于是医生猜测贺琴是不是有不遵医嘱用药的行为,贺琴立马摇头表示自己一直严格用药。此时医生心里也纳闷不已,只好事无巨细地询问着贺琴近段时间以来的生活细节,很快,他就发现了蛛丝马迹。

医生一拍大腿,叹息道:“你怎么能这么做啊?就算你在日常生活中面面俱到,可你在早晨养成的这两个小习惯,让你前功尽弃啊。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不重视这两个小习惯,那就等同于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的肾脏带来了灭顶之灾啊……”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二甲双胍是一种非常常见且有效的药物,能够帮助我们控制血糖。不过,服用这种药物的同时,搭配适当的运动非常重要。有些人可能在运动时不小心犯了两个错误,这不仅影响运动效果,还有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特别是在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情况下,了解这些运动误区有助于更好地保护身体。

错误一:运动过量

有些人在开始锻炼时,可能会一时冲动,觉得越运动越好。于是,开始进行高强度的运动,甚至是每天长时间的剧烈训练。然而,运动过量并不是好事,尤其是对正在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来说。

剧烈运动会让身体消耗大量的能量,这时候血糖变化可能比较剧烈。如果运动强度过高,又没有及时补充能量或者恢复休息,身体可能会感到疲惫,甚至出现低血糖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到运动效果,还可能让人感到头晕、乏力,甚至发生意外。

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度运动才是关键。一般来说,每周进行三到五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是最理想的。如果运动量过大,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增加身体负担,影响血糖控制,甚至给肾脏带来压力。

错误二:运动后没有适当恢复

运动本身是一个消耗体力的过程,尤其是在进行了一些较为剧烈的活动后,身体需要时间来恢复。很多人在运动后,可能没有进行适当的休息或补充营养,直接进行日常活动。这种不当的恢复方式,长期下来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尤其是肾脏功能。

例如,在运动过程中,身体会排出大量水分,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能导致脱水状态,进一步增加肾脏的负担。而二甲双胍本身就通过肾脏代谢,过度劳累和脱水可能加剧肾脏的压力,进而影响肾功能。

此外,运动后如果没有适当的营养补充,特别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搭配,也可能影响身体恢复,甚至出现肌肉酸痛、疲劳等情况,进而影响日常活动的进行。

总之,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能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水平。但是,运动也需要讲究方法,避免过量或不当恢复的错误。通过适度的运动和科学的恢复,不仅能让你享受运动的好处,还能更好地管理血糖,保持健康。

(注:《回顾:杭州女子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来降低血糖,结果让人意外》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