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看待“犯太岁”和“本命佛”?且看两位高僧的权威解答

五台山便有美景 2025-01-04 03:08:37

在中国几千年的的传统文化影响下,犯太岁这种说法广为流传。它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星宿崇拜和岁星运行周期理论,认为某些年份会对特定生肖的人产生不利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那在佛教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犯太岁”和“本命佛”的说法呢?让我们看静波法师和弘恩法师怎么说。

静波法师:学佛,别困扰在这故事里面

现在很多佛教徒都会说自己犯太岁。我不知道这太岁是什么东西,佛教也没有犯太岁的说法,但是一直都有人这样跟我说。

还有一种流行甚广的说法说是要佩带“本命佛”。“我的本命佛是某位菩萨,他的本命佛是某位佛菩萨…… ”我感觉奇怪!这是谁安排的呢?这样的安排是来自佛经吗?如果你喜欢哪尊佛,你就跟哪尊佛有缘,这个我们不会反对的。

但是,你说你的本命佛是谁谁谁,佛经里没有这个说法呀!可你已经皈依佛法僧三宝,不是皈依鬼神外道,所以我们要注意,不要人云亦云,不要随波逐流……

曾经有一个居士说,别人给他算命,说他家里七岁的孩子到十七岁时要出事。他姥姥听了这话后万分恐慌,通过别人来到寺院找我。

我告诉她:“孩子会一点点长大,人不可能一帆风顺,出现一些不如意的事很正常。你越在乎越容易困扰,还没等他出事,你现在就出事了。你现在都不正常了,疑神疑鬼…… 这不已经很麻烦了吗?”

学佛,如果都困扰在这些故事里边,那我们还学什么佛呀?这种类型的人,是不是坏人?有可能不是坏人,我们也只能这么说,因为善和恶就是一念之间!

弘恩法师:真正的“本命佛”到底是什么

从我个人的佛学浅显的修养来看,关于“犯太岁”与“本命佛”实是民间传说,并非佛法所言。下面分别回答: 关于“太岁”:

云门禅师有言:“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人生的顺逆穷通,虽然有境遇上的差别,但对人生的感受却与自心息息相关。所以苏东坡有言:“知安则荣,知足则富”,世间也有“人心不足蛇吞象”之说。如果没有智慧富足的内心观念,不能及时调伏内心的烦恼,则人生时时处于自我烦扰的状态。因此,人生的苦乐顺逆从根本上说与心有关,与外境并不成正比。

关于“本命佛”,从佛法的实质来讲,真正的“本命佛”即是众生本具的自性,不从外得,但众生之迷惑的根本就是迷于自心,不知心为何物,不知生命的真相为何,所以迷沦生死苦海,因此诸佛菩萨才应缘化现世间普度迷情。本来诸佛菩萨悲悯一切众生,心无亲疏远近之别,但众生心有分别执取,故有不同的佛菩萨与不同众生的缘份之不同。那如何判断自己与哪尊佛菩萨更有缘呢?那就是以恭敬心与欢喜心之强弱为判定标准。

9 阅读:714
评论列表
  • 2025-01-11 02:40

    一旦修行,就改了原来的命运规律了

  • 2025-02-02 08:04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 2025-02-17 09:35

    佛经多以人的心性为主要论述点,很少论及气质,其实心性与气质是同生同立关系,一个起心动念,元气就会变为五行偏气,五行气记录着人的一生的心念变化,这个是识蕴,也是徳畜,也是信息,神明以此知你的良善,阴间也以此来论功过,人莫能逃。天地气运以此作用人的出生气质,命运以此发生变化。

  • 2025-02-17 09:24

    太岁,代表当年的气质,根据天人同构,人禀元气而生,以年月日时干支等代表出生的气质偏性,年干支气质偏性如果与当年天地干支发生冲突,则需要祈求神明进行调合,神明根据人的德行进行调合,这可能就是拜太岁的原因吧。

五台山便有美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