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皇帝御制《清凉山志》序

五台山便有美景 2025-02-05 06:14:44

▲敦煌壁画009窟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位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代皇帝曾数十次到五台山朝圣礼佛。其中,康熙皇帝五次巡礼五台,留下许多御制碑文、匾额、诗作等,《清凉山新志》撰成后,又亲自作序。清康熙皇帝御製清凉山志序朕惟清凉山,古称文殊大士演教之区也。兹山耸峙于雁门云中之表,接恒岳而俯滹沱(hū tuó ),横临朔塞,藩屏京畿。其地风劲而高寒,层冰结于阴严,积雪留于炎夏,故名清凉。然地显寒,而嘉木芳草,蒙茸山谷,称灵异焉。五峰竦立,上矗霄汉。日月之所迴环,烟霞之所亏蔽。苍然深秀,其为神皋奥区,盖自昔而已然矣。是以自汉迄今,历代皆有崇建。古刹精蓝,遍满岩岫。宇内称灵山佛土最著者有三,峨眉、普陀,而五台为尤盛焉。我世祖章皇帝,上为慈闱祝釐,下为苍生赐福,赐金遣使,屡沛恩施。朕数经驻跸兹山,为两宫祈康宁福祉,因而登五峰,陟台怀,各为文勒石以纪之,琪树灵葩,形于篇咏。盖尝念佛教以清净慈惠为本,以戒定智慧为宗,亦有裨于劝善远慝。兹山又密迩塞垣,远离尘俗,当为清修者之所栖泊,故于此每惓惓焉。山之有志,所以纪形胜,述建置,载艺文,俾后之人有所稽考,往迹旧闻,不致湮没。兹编详简适中,不芜不支,清凉胜境,可抚卷而得其梗概也。因叙于简端。康熙四十年五月初三日译文:我认为清凉山,自古以来就是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地方。这座山高耸地屹立在雁门关、云中郡的北部,与恒山相连,俯瞰着滹沱河,横亘在朔州边塞,成为京城的屏障。此地风势强劲,气候高寒,阴冷的岩石上结着厚厚的冰层,即使到了炎热的夏天也有积雪留存,所以叫做“清凉”。然而这里虽然气候寒冷,但是树木花草繁茂,覆盖了整个山谷,称得上是灵异之地。五座山峰高耸挺立,直插云霄,日月在其周围环绕,烟霞在上方遮蔽,树木苍郁,幽深秀丽,是神灵居住的美妙胜地,大概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了。因此从汉至今,各朝各代都有尊崇与兴建,使古寺伽蓝遍布于山岩峰峦之间。国内被称为灵山佛土的地方,最著名的有三个,还有峨眉山、普陀山,而五台山尤其兴盛。我的世祖章皇帝上为太后祈福,下为百姓赐福,赏赐金钱派遣使者,多次广施恩泽。我多次在这座山驻跸,为两宫祈求康宁,也登上五峰,登上台怀镇,撰写文章刻在石碑上来记录这些事。美树奇花,在诗中也都有所描绘。我一向认为,佛教以清净慈悲为本,以戒定慧为宗旨,有助于劝善去恶。这座山又紧邻着长城,远离尘世,应当是清修者所居住之地,所以我对此地一直念念不忘。山有方志,是为了记载山川胜景,叙述设置沿革,收录相关诗文,使后人有所查考,以往的事迹和传闻,不至于被埋没。这部书详略得当,不繁杂也不琐碎,清凉山的胜景,可以通过阅读此书而知晓大概了。于是我就把这篇序言写在书的开头。

0 阅读:3

五台山便有美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