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和蔚来的理想是成为特斯拉

TMC动力 2021-10-26 14:36:11

在全球汽车市场,以电动智能汽车为主力的特斯拉,不管是产品、技术,还是理念,总能带来令人惊奇满满的话题,引发行业无尽的想象。作为在销量和市场、产品和技术都引领行业发展的车企,特斯拉俨然已成为各大电动车企的效仿对象。

曾经电动汽车被传统车企定性为无法盈利的产品,丰田也曾说过,新能源汽车只有在被客户购买并使用,才能实现其绿色能源汽车的愿景。历史突破已经来临,仅仅在中国市场,特斯拉就用月销量5万辆的成绩,完成了电动汽车的不可能任务。

在中国造车新锐中,蔚来和小鹏的各自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0万辆,月销量也刚刚超过了1万辆,预计理想年内也能实现10万辆和1万辆的突破。20万元到40万元的销售区间,能有这么好的成绩,这是电动汽车的突破,也是中国自主品牌的突破。

小鹏汽车或许是最像特斯拉的中国车企了,自研自动驾驶技术、自建充电站,都是特斯拉式的操作。从P7到P5,从G3到即将亮相的七座SUV,小鹏汽车也将初步完成SUV和轿车、中端和高端的市场布局。

蔚来汽车看似走着一条与特斯拉全然不同的道路,比如换电模式、奢华的蔚来中心和极致的用户服务等等。然而,从高端车型出发,到呼之欲出的普及型品牌,蔚来也走着一条特斯拉高开低发的车型发展模式。

理想汽车从车型到动力都与特斯拉格格不入,比如增程式插电混动系统、大七座家用SUV定位等等。然而,其企业整体运营思维却与特斯拉最为相似,就是那种美式理工男的赶脚。

不管承不承认,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从品牌知名度、产品性能、销量规模到企业利润,“成为特斯拉”,都是蔚来、小鹏和理想的一个目标。从源头来看,这三家车企正是在特斯拉所引发的汽车产业震动中发现了商机,并为此付出了头破血流的努力。

特斯拉的成功,从Model S 和Model X开始,那时还仅仅一个小众的品牌和市场,在经历过Model 3这一入门级豪华车型的地狱式折磨之后,特斯拉终于真正站上了世界汽车舞台,随后Model Y的到来则让其达到了电动汽车的顶峰。

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虽然有绝大部分造车新势力已经消亡,却还在不断涌现一家又一家新车企。即便是蔚来、小鹏和理想等车企已经占领了这个市场不大规模的绝大部分容量,这个全新的市场似乎还拥有无限的可能,肯定还有哪一家车企意欲成为特斯拉。

中国汽车产业想要实现弯道超车,电动汽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不仅仅是在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开拓方面,蔚来和小鹏这两大中国造车新锐也已经正在不断突破中国汽车的天花板,在欧洲市场受到用户的认可,展现中国汽车的全新魅力。

把特斯拉走过的坑都走过一遍之后,蔚来、小鹏和理想已经借助各自独特的魅力和优势获得了用户的认可,在产品上已经不输于特斯拉,品牌影响力也已经迎头赶上,唯一需要追赶的就是销量规模。

汽车是一个规模产业,规模是生死存亡的第一标准,只有实现规模化,才能获得最优的成本,并由此带来更多的利润,从传统汽车到特斯拉,都在重复着同样的事实。

蔚来和小鹏刚刚累计销量超过10万辆,而随着新车的发布和市场的增长,月销量过万辆将最终助力实现10万辆的年销量基准线,这个基准线是一家车企实现规模量级的第一级,也是其实现良性发展的标志。

在Model 3 刚刚上市的2017年,特斯拉用Model S 和Model X实现了年销量超过10万辆;而2018年仅Model 3的销量就超过14万辆,合计超过24万辆;到了Model Y开始交付的2020年,特斯拉全球销量已经达到了破纪录的50万辆。

这个超快速的增长速度是全球车企始料不及的,也是中国造车新锐们要力争实现的另一个目标。在即将到来2022年,年销量超过10万辆将成为蔚来、小鹏和理想追逐的必定目标。

“成为特斯拉”,诚然不是蔚来、小鹏和理想的理想,也不是目标,那只是中国汽车发展的一个必经的过程。中国造车“小鹏友们”“蔚来”的“理想”是超越特斯拉,成就中国汽车产业。

——— END ———

各位同学对今天的主题有什么看法呢?

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0 阅读:1755

TMC动力

简介:在汽车工厂看汽车,深入一线解读汽车行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