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电动汽车转型的速度有多快?中国市场已经拥有5款MEB纯电平台出品的ID.系列纯电车型,ID.3、ID.4和ID.6,分别由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国产。很快,由大众控股的江淮大众也将展现其全新的规划,从而完成在这个全球最大市场的布局。
不同于ID.4和ID.6都有双车型,分别在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国产,大众ID.纯电的全球首发车型ID.3仅由上汽大众国产,这一入门级车型日前公布了补贴后的正式售价为15.9888万元至17.3888万元,刷新了行业的认知。
一辆只售卖16万元的大众品牌电动汽车,我们应该清楚其配置将无法自主品牌车型竞争。在我们的印象中,同等售价的车型,跨国品牌在配置上和质感上都落后于自主品牌,而这个情况在传统燃油车市场是广大用户可以忍受的,毕竟品牌影响力在那里摆着。
只是,在电动智能汽车市场,跨国车企的品牌影响力和和情怀都已经江河日下,从酷炫的造型、智能车载系统到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同样刚刚进场的跨国车企,已经没有领先的优势,仅仅只剩下一个车壳和历史辉煌可以说道说道。
对于跨国车企而言,电动智能汽车也是全新的,全新的平台、全新的制造工厂和全新的零部件供应链,让其同样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大众全球首发的ID.3在交付之初,就遭遇了各种想像不到的问题,要知道这是一家产销量全球第一的跨国车企。
中国自主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和先入为主,从汽车品质、智能功能,到售前售后服务,让中国市场的用户对电动智能汽车拥有最为挑剔的标准,而这也将成为跨国车企电动汽车的严峻挑战。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中国自主品牌在此次此刻的集体向上,正是以更高的性价比、更实在的产品配置和更接地气的服务获得了用户的认可,再加上跨国车企在产品质量上频发的缺陷,也让部分用户开始觉醒,放弃跨国品牌。
中国自主车企成为电动智能汽车的领军人物,当用户接触到智能、配置和服务都上乘的自主品牌之时,在同等售价之下,跨国车企那些全新的电动智能汽车就显得过于入门级而低端。
用户可以为一辆配置更加丰富、级别更高的自主车型,放弃相同售价,配置更低的跨国品牌车型;用户却再也无法接受一辆塑料感满满、毫无智能可玩性的跨国品牌纯电车型。
当这一辆10万元级别的ID.3正式上市,或许会有很多用户感叹终于有一款买得起的跨国品牌纯电车型,然而现实却会打破用户的这一美梦,与中国市场主流的电动智能汽车相比,这一辆ID.3显得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跨国车企曾经用一款款全球战略车型占领了中国市场,而品牌影响之下,用户也能接受那些低廉的做工和缺少的配置,毕竟一辆亲朋好友喊得出名字的车型,也就够了。
在电动智能汽车市场,跨国车企的车型从命名到造型都是全新的,对于市场而言都是同样的陌生,为何不对自己好一些,选择一辆让自己的移动生活更加舒适和便利的车型和品牌?
电动汽车让跨国品牌打造的铜墙铁壁不断瓦解,而用户也将恍然大悟,自己是否应该由汽车本身出发,而不是被品牌,甚至是一辆车型的名字所绑架,这一点觉醒在电动智能汽车时代显得更加强烈。
这是中国自主品牌崛起的时代,是自主品牌自身的能力,更是中国汽车用户自身的成长,一切再也回不去了,这个事情与大众ID.3无关。
——— END ———
各位同学对今天的主题有什么看法呢?
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电动车以后是中国车企的天下,再过十年特斯拉都不行
16万买它?国产纯电品牌一大堆能群殴你趴地上!
消费市场看中品牌而不是品质,是一切假货的根源
16万谁会买你这小破车
电动车领域德国落伍了
车子只看两个指标,排量和变速箱~电容量和实际续航。
前盘后鼓怎么不提
10-15W或者续航有600,卖15才可以
明显是情怀了的水军头,到底哪里不好只字不提,你钱多买三十万的国产,我不能选择低端一点的吗,何况,五菱三万多元的不是有人照样买吗,难道几万的车比十几万的更好,更安全?
补贴➕优惠,十二万起,优惠四万,然后国人买疯了
利润高啊
合资车就是双赢的局面,品牌赚钱我们获得良性发展和造车技术,我不明白为何这么多人抵触,如果没有合资车这个竞争者,国产真的会现在这个样吗?
买大众电动车还不如买比亚迪,至少关键部件终身质保
6折起,才能卖得出去
这辆车的外形设计确实优秀,大众在电动车领域开始发力了[点赞]
这水军堪忧
特斯拉快出那款十六万的两厢,干死大众
今天看到一辆id6,挺大的,还没上牌,不知道多少钱?
反正我知道,汽车进入了快消品时代
13-15万的区间才合理。
希望这车价格节地气一点,10~15万,贵了我买不起
以后电车的另一个霸主就是他了
这车欧洲卖得不错,能和特斯拉互撕一下,不过在国内市场,根据最新销量统计数据,存在感非常弱,比亚迪之类的国产车都不好意思嘲笑它。
没有大众的套娃脸,差评!
大众汽油车可以,新能源不会考虑,差了点
电动车方面,国产的确实可以的,[点赞][点赞][点赞]
就靠吹牛逼了
以后电动汽车像电动车代替摩托车一样,信不信走着看,
电动车,为国产品牌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几万块就能买电动车为什么要花十几万,我钱多的不行也不愿给他们赚
燃油车没法前进是专利壁垒的问题,就像从A到B点,最近的直线,稍近点的几条路都被人用专利堵死了,你怎么和人竞争。
不认同!上高速试试,大众的底盘是让人心不慌!!!
电池……控制器……电机。其实如果个人组装能上路,我也想自己diy一台,可惜就是花钱了只能展览,唉。电动车没啥技术含量。
电动车我只看好五菱
这个ID3和比亚迪海豚差啥呢
好大的标题!!!
虽然我不会买,但这货比他死啦强!
你这样说了比亚迪情何以堪?这写手……垃圾
八万
买大众送骨灰盒[得瑟]
大众的下滑才是开始[汗]作者说品牌自我认知错位很准确
这车超过十万就是抢劫
想当年知豆都要16万
五折提高竞争力吧~!
还是国产电动车性价比高!
只卖16个万,好便宜[笑着哭]
毕竟大众有着深厚的汽车文化底蕴,要想起飞也快……国产电池车加油!
16万?,比亚迪dmi才11万起步
就目前来讲除了真的优秀的电动车,如特斯拉、汉ev、蔚来、小鹏等中端长续航性价比高电动车以外,类似于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才是主流走量的乘用车,大众这种既没有突出的技术卖点、外观、特别是落后的配置在这个选择很多的现在光靠品牌情怀是行不通的。
中国不需要四轮电动车!
大众江河日下,不降价出点拉风造型的怎么打市场
6万我来一台
16万买这货,除非我脑子有问题。海豚比这货强多了!
唱衰老外的电车,不知道是不是太盲目了。目前来说,博世的生态链太强大了,就算是在电动车的行业里,也是大多数车离不开的企业。博世的电路,电动机,控制器等等等等,依然是行业内最好的,
电动车以后就跟现在电瓶车一样的下场[吃瓜]
电动车领域 已经是中国的天下了
宝马电车年销量15w,国产除了比亚迪还有谁能打?不是政策引导真以为国产电车世界第一了,要不是出租车,市内货运限行,电车早凉凉,前沿技术世界车企布局不比国内晚,技术储备不比国内低,销量不及预期,放弃燃油车那么大市场主推电车,不可能的,国产不是因为技术壁垒会出现那么多幻灯片车企?连部分电驴子车企都能拿到电车生产资质,真以为那种十万以内的电车说白了很多就是老头乐的升级版,另外了解下国外电车专利申请的都是哪些公司
我的大众油电混合,2年多现在电池少了10公里电
才不要。6万可以考虑
还弯道超车,人家早就做好技术储备[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看着漂亮,但是定价高点了
大众配置实在是太低,减配到让人恶心
感觉想老年乐换了牌 挂狗头买羊肉[呲牙笑]
这么小的车,配置这么低的车卖16万,大众标有那么值钱吗,同价位零跑c11吊打一切15—20区间电车
没有介绍,华而不实
奇瑞小蚂蚁吊打大众几条街,可惜不懂车的傻子太多。
大众卖8万国内车企会被压制死。
诺基亚,三星在国内还香不?战斗力下降自黯淡…
有人买?[呲牙笑]
大众出了辆便宜实用ID3给国产电动车企造成的压力有多大不惜请键盘侠发文了!各家车企凭自己产品的去竞争市场有必要去诋毁ID3吗?搞得像真的一样结尾还来个澄清此文与ID3无关你要脸吗!
买比亚迪海豚不好吗?
16万有什么优势?又不是6万
这车就好比诺基亚推出智能手机和华为竞争[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谁说电动车还让我看大众的品牌影响力啊,太低了是吗
刚刚进场的跨国车企,已经没有领先的优势,仅仅只剩下一个车壳和历史辉煌可以说道说道。
五年后电动车将非常便宜
弯道超车,睿智的中国人
电动车,国内品牌并不比合资的差
大众太垃圾了。倒贴钱都不要。
了解一下。张艺谋夫妇买的保时捷纯电动汽车。一百几十万。怎么有人愿意掏钱?不是一样买了个壳吗?
16万买这个?脑袋长包吧?
只能呵呵了,玩车还得50年起!
大众的电动车不行,连奥迪电动就没什么体验感
傻子才买[得瑟]
好意思说自己是十万元级别的车吗?[笑着哭]
这车要是便宜两三万销量会很好
大众ID.纯电的全球首发车型ID.3仅由上汽大众国产, 这说明什么,自己想去吧
定价参考当年桑塔纳
低配桑塔纳应该卖160万
用不了5年电车依然是合资车企的天下,不服慢慢看,都希望自主能行,但自主车企的出发点主要在金融方面,这是现实[大笑][大笑]
电动车的增长和冲电桩的增长不成比例,也许也是过渡
大众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核心就是电控技术。因为电池可买,电机也可买,但先进的电控技术有钱难买,大众有电控技术储备吗?目前电控技术的唯二两强是比亚迪和特斯拉,大众还只是白板板
特斯拉在欧洲就是被大众ID超越的,目前没有第二家能超越特斯拉的
15万怎么跟比亚迪8万多的元玩?[呲牙笑]
垃圾[得瑟]国内自主电动车不舒服么[得瑟]这车已经沦为共享车了[得瑟]
有钱的多6万买特斯拉,没钱的省6万买国产的。你是什么
买大众电动车脑子有病
一个做杂志的能造车,一个做供应链整合的能造车,一个造车的就造不了车?
能跑600公里差不多
同级别比亚迪海豚完虐ID3,大众在电动车上面根本没有一点技术优势,起码落后比亚迪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