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一句话,再度将中澳之间的港口租赁议题拉回公众视野。
据今日俄罗斯RT4月5日消息,阿尔巴尼斯称,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有意赎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北部的达尔文港,该港口由中国岚桥集团租用,租期近100年。
说起达尔文港这个故事,得从2015年说起。
当时的北领地政府正为财政困难发愁,这个破旧的港口设施亟需大笔资金进行翻新,但政府囊中羞涩。
北领地政府当时简直是喜出望外!一个老旧港口不仅换来了5亿多澳元的现金,还有人愿意额外投资进行升级改造,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当地企业界人士也普遍持支持态度,认为这是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机会,毕竟北领地作为澳大利亚最偏远的地区之一,长期面临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然而,这笔看似普通的商业交易很快引发了轩然大波。
原来,这座不起眼的港口地处战略要地——它是澳大利亚距离亚洲最近的港口,周边还有美军基地和军民两用机场。
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场对澳大利亚总理表示不满,抱怨澳方事先没有通知美国,一个商业项目就这样突然变成了地缘政治的焦点!
请注意,这个声明是在阿尔巴尼斯访问中国前不久发布的,明显是为了向中方释放友好信号。
他表示政府正在寻找私人买家,特别是通过养老基金来实现这一目标。
——【·小港口,大玄机·】——
它的地理位置无可替代——作为澳大利亚最北端的港口,它是通往南海的重要通道,也是澳大利亚与亚洲贸易的前沿门户。
而且,其与军事设施近在咫尺,美国每年都有数千名海军陆战队员在附近基地轮训,港口周边还有军民两用机场。
从军事角度看,谁控制了达尔文港,谁就掌握了监视澳美军事活动的绝佳位置。
2025年2月,三艘中国军舰在塔斯曼海进行实弹演习,引发澳大利亚媒体高度关注。
紧接着,一艘美国核潜艇驶入达尔文港附近水域。
这些军事动向再次凸显了达尔文港在地区安全格局中的特殊地位。
随着中美战略竞争日益激烈,澳大利亚作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核心盟友,其战略立场越来越清晰。
AUKUS协议签署后,澳大利亚在核潜艇技术等领域与美英合作加深,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也更加明显。
尤其是去年11月爆出的一个重要信息——岚桥集团的财务状况出现问题。
这一财务危机为澳大利亚政府提供了重新审视租约的绝佳借口。
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后,美方官员多次向澳大利亚表达对中资控制达尔文港的担忧。
众所周知,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强硬,这无疑给澳大利亚增加了巨大压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岚桥集团表现出了坚决抵抗的姿态。
岚桥集团澳大利亚公司非执行董事特里·奥康纳明确表示,公司没有任何出售港口的意向,也没有进行过任何相关谈判。
面对外界质疑,奥康纳还特别澄清了港口的运营情况:达尔文港的日常运作完全由澳大利亚人负责,严格遵守澳大利亚法律法规,中方所有者对日常运营没有任何干预。
这些解释似乎无法阻挡澳大利亚政府的决心,对岚桥集团而言,十年的投资和经营努力可能就此化为泡影。
如果澳大利亚可以在政治需要时轻易撕毁一份有法律效力的99年租约,那么国际投资者还能对这个国家的契约精神抱有多少信任?
——【·不只是港口问题·】——
澳大利亚收回达尔文港的举动从时间节点看,这一变化恰好发生在联邦大选前夕,明显带有选举考量。
但代价是什么呢?强行中断一份合法租约,据保守估计,仅赔偿金就可能高达数亿澳元。
更重要的是,这将严重损害中国投资者对澳大利亚市场的信心,可能导致更大范围的经济反弹。
面对澳大利亚的单方面行动,中国不太可能坐视不管,历史经验表明,当中国的核心利益受到挑战时,其反应通常是有原则、有力度的。
中国之后必然会发表强硬声明,批评澳大利亚违反国际商业准则和契约精神,虽然全面贸易制裁的可能性不大,但针对性措施可能会出现,比如减少对澳大利亚某些产品的进口。
希望澳大利亚政府能认真思考:为了短期政治利益而损害与最大贸易伙伴的关系,这笔账真的划算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