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中,明教的光明左使,究竟是谁?

云鉴历史 2024-01-29 10:05:47

《倚天屠龙记》这部小说中门派林立,而最为强大的两个门派,就是北少林南武当。江湖上的其它门派都唯这俩个门派马首是瞻。但是当明教一出场的时候,那个排场的确是碾压少林武当。

首先不说明教教主阳顶天的绝世武功乾坤大挪移,就他手下的光明左右使,四大法王,五大散人,单领出来都足以在江湖上威震一方。那么在真实历史中的明教,是不是也有像《倚天屠龙记》中那样的超级豪华配置呢?

中国的明教,其实在唐朝时候,就通过波斯商人传播了过来,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拜火教。伊朗本土的拜火教,在阿拉伯人东征的时候就已经被彻底的消灭了。因此在小说里面出现的,波斯总教派人到中土来寻觅圣女,则完全是为了让小说更有趣。

到了元末明初,起兵和朝廷争夺天下的明教,虽然也有拜火的行为,但所拜的的并非是波斯明教里面那个神了,而更趋向于一种佛教、儒家、光明和白莲教在一起的一种混合信仰。

元末明教教主,其实有两位,一位叫徐寿辉,一位叫韩林儿。

徐寿辉手下有两位大将,一个叫明玉珍,另一个叫倪文俊。明玉珍在作战的时候,坏了一只眼,因此对应小说,应该是范左使的原型,而倪文俊则是杨逍的原型。倪文俊手下,有一个人,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陈友谅。这两位左右使,不但对徐寿辉忠诚,而且还非常能打。可以说,早期对元军作战主力,就是这两位明教左右使。

在小说中光明左右使的下场都不是很好,那么真实历史中他们又怎样呢?

倪文俊是教主徐寿辉的右使,陈友谅又是倪文俊的手下,陈友谅在倪文俊战死之后,就有了反叛了心。他不但继承了倪文俊所有的部队,还跑去找到了教主徐寿辉,用铁挝打碎了教主的头骨。

这时候,明玉珍在四川坐镇,作为明教的光明左使不站出来,的确教内的兄弟说不过去。

《明实录》记载,明玉珍知道教主徐寿辉被害死后,痛不欲绝,立马抄起家伙就要去宰了陈友谅,为明教清理门户,为教主报仇。看这个架势,那真是谁拉都不好使。

看到动作如此夸张的明玉珍,众多部将马上很有眼力见,立即全部跪在明玉珍面前,一个个痛哭哀嚎,悲声通天。说出那个话,真是比最渣的渣男还要不要脸,什么明公义薄云天,忠心明教大业;什么忠于教主,生死相随。

接下来,重庆的百姓也组织人员上访,说如果明公走了,我们犹如失去父母的庇佑,只能任人欺凌,活不下去。

此时,明教在四川的教众,都跳出来纷纷拥戴明玉珍为主,代替原来的明教教主。。明玉珍推辞三遍,下属一个个更是磕头的磕头,撞墙的撞墙,所谓明教千秋功业都系于明公身上。眼看就要闹出人命,明玉珍也不好意思再推脱,于是在方于至正二十年十月十五,也就是 公元1360 年 11月 23 日,于重庆继承明教教主之位,也顺便称了个帝。

这一段真实的历史记载背景,恐怕就是《倚天屠龙记》中阳顶天被成昆杀害后,明教内部争夺明教教主之位情节的灵感来源。

明玉珍在当上了明教教主之后,称帝为君,但是对于曾经明教的故人,也是反复解释自己的不得已,毕竟如果自己不继承教主之位,不当这个皇帝,那么陈友谅这个小人就要取而代之了。于是,明玉珍仍尊奉天完政权及其纪年, 并为徐寿辉上谥号为 “应天启运献武皇帝” 。

明玉珍这样做,即表明了自己乃正统的继承了教主之位,同时也是明教反元大业的合法继承人,表明了自己与陈友谅篡逆行为的根本区别。

明玉珍如此的行为,在明朝的正史记载中,夸他重情重义不忘旧主。

那么,明玉珍在四川为帝的时候,究竟怎样呢?

作为明教新任教主,明玉珍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改革赋税。

只要对中国历史稍微熟悉的人都知道,中国历史有一个巨大的规律,叫做历史周期律。规律的核心的表现形式就是,大一统的王朝很难超过三百年。因此,所谓的三百年,也是一个王朝最终的寿命上限。很多所谓的历史学家,学者几乎把王朝的覆灭都归结为末代皇帝,然而历史的真相是,皇帝的命令出了京师就基本上没用了。王朝建立初期,所有阶级和阶层被打破,财富重新分配。而越是到了后面,“世家”就会变得更加强大,无论是财富还是权力,通过联姻强强结合。底层的百姓,就会变得更加穷困。

在元代 ,北方农民抽丁税和地税 ,江南农民则交夏税和秋税。蒙古人在建立元朝之初,把很多北方地区的农田毁坏,变成草场饲养牛羊。这样的行为使得北边的农业生产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元朝还规定了很多的各捐杂税。有正税 ,另有“丝料” 、“包银” 、“俸钞”等捐税。此外 , 农民还要承担各类劳役,说白了就是国家只管饭,不给钱,免费干。一句话总结,就是要把一半甚至以上的收入交公。元朝的统治者很多对于农业几乎一点都不懂,因此对于所谓的土地兼并几乎一点都不知道,因此在元末时期,很多农民失去土地,也是元末动乱的一个主要的原因之一。

明玉珍主政西川的时候,废除所有的苛捐赋税,实行均田制,只需缴纳所得10%即可。还废除了困顿民力的劳役,使得百姓们可以安心生产。短短几年时间,西川就从战乱中恢复过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明玉珍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思想上的同意。

明玉珍所信奉的宗教是 “明教” , 渊源于武则天延载元年 传入中国的摩尼教。摩尼教的前身是拜火教,古波斯人将摩尼教的光明和黑暗对立的教义糅合了基督教、佛教而形成的宗教 , 认为世界上有明、 暗两宗力量,只要明王出世, 光明就会战胜黑暗 , 故称 “明教” 。

传播过程中 ,明教又与弥勒教 、白莲教相混杂 。于是,明教就用这样的教义吸引教徒,向他们宣说自释迦牟尼灭度后, 世道已经堕落 , 要等未来佛下凡 , 光明普照,驱逐世界之恶。

韩山童、刘福通就曾利用明教教义作为鼓动和组织反元起义的工具, 以明教为大家的共同的信仰。

正所谓:“虎贲三千, 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 ,重开大宋之天。

历史学家吴晗先生就曾经评价过,明玉珍本不姓明,却将自己所信仰的明教中的“明”字取出来,作为自己的姓。以明教为统一信仰,自然就从百姓,士兵到文武百官都感觉到热血澎湃,建立起大家重见光明,恢复汉家河山的雄心壮志。

当大家撸起袖子,要和明玉珍一起实现明教所描绘的光明世界的时候,明玉珍因为多年征战身体已经油尽干枯。

天统四年,二月初六日 明玉珍作为最后一届明教教主病逝,享年38岁,其子明昇即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明玉珍在的时候,还能威慑下面的骄兵悍将,但他一死,各种野心家和阴谋家就开始纷纷登台。

右丞相万盛,是明教大将之一,也是明玉珍最为信赖的战友,明玉珍对他极其信赖。入川后万盛攻嘉定,克成都,伐云南,战兴元 。因为每次战役都身先士卒,且赏罚分明,在明教将士的心中很有威信。

而知院张文炳和万盛素有恩怨,于是伙同内府舍人的明玉珍义子明昭,假造彭太后懿旨,将万盛召入宫商量国事。入宫之后,就让埋伏在两侧的士兵将其围住,拖到崇文楼下勒死。明玉珍尸骨未寒,国家堂堂丞相,也是一员猛将。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当众被缢杀。万盛非罪而死,让曾经跟随明玉珍的明教众多之人,也是疑虑重重。连开国元勋的老宰相都落得这样的下场,那更何况你我呢?于是整个国家的气氛都显现出了末世之像。

明教最后的结局

朱元璋统一中原之后,就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四川。朱元璋亲自写信给明玉珍这支遗留政权,都被拒绝。洪武四年,朱元璋决定付诸武力解决西川问题。调集南北两路大军进攻四川,兵分两路, 南路军以中山侯汤和挂帅,江夏侯周德兴为左副将军,德庆侯廖永忠为右副将军 率兵压重庆。

洪武四年六月十八日,廖永忠率军推进到铜锣峡,六月二十二日,明玉珍的儿子,新帝明昇在重庆朝天门外投降。

对于这只明教的残留势力,朱元璋心理很不放心,为了免除后顾之忧,就将这群人全部迁往朝鲜。因此,在如今的朝鲜半岛,如今依然有八万多当年明教的后裔。

19 阅读:13345
评论列表
  • 2024-01-31 08:05

    瞎写,这让棒子看到又得说四川都是他们的了

  • 2024-01-31 17:04

    白莲教专门负责造反!

  • 2024-03-14 01:29

    明教是明教,拜火教是拜火教,根本不是一回事!

  • 2024-01-30 10:07

    摩尼教

  • 2024-01-31 23:52

    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了

  • 2024-03-03 22:16

    [得瑟][得瑟][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