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孩子》不仅仅是虚构的角色,它更是一个隐喻,是你,是我

云鉴历史 2024-03-31 21:13:15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看《雪孩子》这部动画片。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雪孩子与小兔欢乐嬉戏,以及他们之间那份纯洁无瑕的友谊,都深深吸引着我。雪孩子明知道自己会融化,却看见小兔即将要被烧死之际,毫不犹豫冲入火场,以融化自己为代价,拯救了这个小兔。那时的我还小,只看到了故事中的温馨与美好,却未曾意识到其中隐藏的残酷与牺牲。

长大后,经历人生的悲欢离合,感受过人性中品德的美好,而更多的是见识了人性中的残忍和冷酷。再次回看这部动画片,不禁有了更深的体会。雪孩子不仅仅是一个虚构的角色,它更像是一个隐喻。

隐喻一:雪孩子象征着消防员、警察、军人等那些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他人的英雄们的象征。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血肉之躯,也有自己的家庭和情感,但当灾难发生的时候,他们却义无反顾地逆行入火,去拯救那些素不相识的生命。

参加过对越反击战的赵占英烈士,在牺牲了二十多年后,才等到了自己的老母亲过来看他。他的母亲之所以这么晚才来他的墓前,主要就是因为家贫无力出门,因此省吃俭用慢慢的积攒了一些钱,终于在儿子牺牲后二十年,才凑好了钱来看望儿子。而在这二十年的时间内,赵占英就这样的孤独在烈士陵墓中看着四季的变化,听着雨打雪落。二十年之后,只有他的母亲还记得他,不过这一眼之后,恐怕再无相见之日。等他母亲去世后,谁又能知道这个曾经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解放军战士呢?没人会知道,就像雪孩子一样,随风而去。

隐喻二:2003年11月3日凌晨,湖南衡阳一高层发生火灾,消防员在控制火势的同时,全力疏散抢救被困群众。8时30分,大楼突然倒塌,20名消防员英勇牺牲,而楼中412名群众无一人伤亡。这场火灾已经过去二十一年了,现在还有谁知道这20名消防员的名字,恐怕记得他们的只有他们越来越衰老的父母。这些年轻的小伙子,就像《雪孩子》中的雪孩子,在救火的过程中逐渐融化,最终化为一缕轻烟,消失在了天际。

隐喻三:那几年,因为疫情的原意,多少医务工作者,冒着生命的危险,透支着自己的生命,成为了最美的逆行者。疫情一过,最美的逆行者消失了。医院各种绩效任务,科研任务,摧残着医生护士,医生护士因为劳累猝死的又有多少。一场手术下来,人们都去看病人,可是又有谁对站了一天的医生护士说医生谢谢。在他们眼里,花了钱就要给我服务。可是那个钱,真的都给了医生护士吗?那点钱,够买一条命吗?

看病的病人,也是对医生护士,横竖不顺眼,各种诋毁。甚至有人说,医生就是应该救死扶伤,舍己救人。但是真出了医疗事故,谁管他们的死活。他们也是别人的丈夫妻子,儿子女儿,也是父母眼里的宝贝,宝贝眼里的天和地。可是他们受伤了,又有谁救他们。

整个社会都在说,拯救他人而牺牲的都是英雄。他们的生命,就像雪孩子一样,虽然短暂,但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更多人的安全与幸福,他们的精神,成为了我们心中永恒的丰碑。

就像《雪孩子》故事中的那个兔妈妈,在小兔为雪孩子而哭泣的时候,那个兔妈妈首先回答的话,竟然是“萝卜,给”,然后一句感叹“多好的孩子”就什么都没了。兔妈妈自始至终,连一滴眼泪都没有流。

人们喜欢赞扬牺牲与奉献,喜欢吟唱英雄的无私和不屈不饶,极度赞美舍己救人。可是在英雄为了世界奉献自己之后,人们在歌颂之后,就该唱歌唱歌,该跳舞跳舞,该享受人生就享受人生。

忽然我想到了一个少年,那个叫赖宁的救火少年。听说他的名字,已经从课本上删除了,删除的原因是现在不建议见义勇为,而是见义巧为。这样的一个少年,就这样被人们的忘记的干干净净了。如果他现在还活着,又会是怎样的人生呢?上大学,谈恋爱,娶妻,生子……

那么你我他,会不会也是别人眼里的雪孩子呢?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