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武安君都不得善终吗

莺莺聊历史 2023-02-24 04:45:0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段诸侯之间争相变法称霸、互相征伐的大变革时期。

那时文有百家争鸣,诸子思想闪耀星空。

但最让人惊叹的,还是那时的为国征战沙场的武将们,而这其中尤以获封“武安君”最受当时的武将们追捧。

“武安”一词源于礼记,其大意是表彰那些善于领兵作战、用武力保家卫国的人,而战国时期能够获封武安君称号的武将可谓是少之又少,但无一例外都是即便历经千年,其名字仍是如雷贯耳的英雄名将。

例如白起、李牧等都是战国名将。

但似乎是天妒英才,凡是获封武安君的将领,虽然忠心耿耿,为国征战沙场。但无一例外最后都难能善终,甚至连战死沙场都做不到。

细数战国的武安君

战国时期虽然名将辈出,但是能够获得“武安君”封号的寥寥无几,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号称“战国杀神”,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秦国上将军—白起。

以及同属“战国四大名将”的,号称赵之唯一柱石的赵国良将——李牧。

白起为秦昭襄王时期的大将,秦昭襄王即位,秦国国力日趋强盛,统一天下的壮志成为历代秦王的毕生目标。

再经过商鞅变法后,东方六国与秦国的差距日益变大,即位多年的昭襄王觉得东出函谷关的时刻终于到了,首当其冲的就是韩、赵、魏三国。

但是征伐诸国的计划虽然已经制定好了,但是从哪里可以找一个为自己征讨三国的良将呢?

就在昭襄王一边变法图强、一边苦思良将之际,善于用兵的白起在丞相的举荐下,走入了昭襄王的视野之中。二人一拍即合,兵出函谷已箭在弦上。

白起统率秦兵的第一场比较大规模的战役,是面对韩、魏的联军。

秦兵只有十几万人,但却要面对人数远胜于己方的韩、魏联军,统率秦军不久的白起该如何应对呢?

白起并没有将几十万的联军放在眼里,非是白起傲慢轻敌。

而是白起明白,韩魏两国都知道秦国的强大并非浪得虚名,“枪打出头鸟”两国的军队谁都不愿意率先出战,联军双方都害怕因为强出头而受到秦国的攻打。

再加上两国虽然联手,但并不是铁板一块。两国之间互有猜忌,都害怕对方会因为害怕秦国攻打自己,就和秦国联合起来攻打另一个国家的军队。

白起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使了一招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策略。

白起先是用一支小股部队故布疑兵,假装秦军主力要与联军主力的韩军抗衡的假象,使得韩军不敢轻易出战。

而自己率领大军转而歼灭魏国军队,进而前后夹击,最后以少胜多大败敌军。这之后白起接连出战,彻底打服了韩、魏两国。

而白起最著名也是成名之战当属那场“长平之战”,秦、赵两国举全国之力,欲在长平决一死战。

刚开始战国名将老将廉颇作为赵国主帅,采用坚守的战略,让秦国损失惨重。

但是坚守不出却让赵王对廉颇的猜忌日益加深,再加上秦国的离间计,赵王果断用赵括替换了廉颇,而此时作为统帅的白起继续发挥自己虚实结合的作战方针,将长平的四十万赵军团团包围。

可怜那只有兵书理论,从未领兵作战的赵括,虽也是名将之后,但是缺乏实战经验,哪里见过这等阵仗?

不把自己吓跑就已经很好了,哪里还能指挥作战呢?最后四十万赵军被白起全部坑杀,赵国自此一蹶不振。

既然说到了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那就不得不提另一位著名的武安君,赵国名将—李牧。

李牧为赵国末期名将,曾常年镇守边境抗击外来侵略,后来于长平之战廉颇离开赵国之后,被调往秦赵边境抗击秦军。

李牧多年来一直在赵国边境,对抗当时的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侵略,李牧是比秦之蒙恬、汉朝卫青和霍去病还要早地抗击匈奴,并且获得巨大成功的著名将领。

李牧抗匈多年,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反而匈奴损失惨重、叫苦不迭。

李牧是怎么做到的呢?

李牧采取的作战方法与长平之战的廉颇类似,都是采取的坚守不出、静观其变的策略。

因为李牧发现匈奴擅长大规模骑兵作战,速度快、作战勇猛因而步兵难以对抗,所以李牧因地制宜采取了坚守不出、以守待攻的方法。

不管匈奴人如何挑衅、叫嚣,李牧就是不出兵,匈奴人每次只能两手空空的回去,而以游牧为主的匈奴人一旦天气不好就会面临食物减产的危险,一来二去,匈奴人损兵折将,苦不堪言。

不过李牧也不是匈奴和赵王认为的是懦弱怯战,而是暗地里厉兵秣马、加强戒备。

终于匈奴人在傲慢和李牧的消除之下,慢慢放松了警惕,李牧认为不能一直这么躲下去了,他决定派出主力部队和匈奴人做个了断。

于是李牧集结主力部队,以一群牛羊为诱饵,使得匈奴大军落入早已布置好的陷阱里,大败匈奴。

自此匈奴人十几年之内,再也不敢侵略赵国。

后来李牧被派往与秦军作战,因地制宜继续发挥一贯的坚守策略。

并且还趁秦军进攻赵国其余地方时,突袭秦军大营。后又以逸待劳,布下圈套大败秦军。

李牧一战成名,成为赵国柱石,被赵王称为是赵国版的“杀神”白起,同样获封“武安君”。

武安君的诅咒—以武安邦,却难逃谗言之祸

两位“武安君”都是为国征战沙场、屡立战功的良将,按理说这种可以以武安邦、忠心为国的国之栋梁,理应是深受各自君王的信任和倚重,最后得以解甲归田、安享晚年才对。

为何两位“武安君”却都是不得善终?

难不成“武安君”是受到了诅咒的称号不成?

事实情况是,“武安君”并不是受到了诅咒,两位名将不得善终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受到了敌国的离间之计,君王是受到谗言的蛊惑而自毁长城。

先说秦将白起,白起在长平之战结束后,一战封神,“杀神”称号传遍诸国。白起向昭襄王建议应当乘胜追击,一举灭掉赵国。

但是赵国不会束手就擒,他们向当时丞相范雎许以重金,使得范雎向秦王谏言,最终白起的计策没有得到实施,赵国趁机有了喘息的机会。

后来当秦王久攻不下之时,想起了白起,又命白起继续领兵作战,白起认为战机稍纵即逝,秦国已经失去了先机,因而拒绝继续带兵作战。

范雎再度进谗言,污蔑白起有了不臣之心。可怜白起忠心为国,最终没有死在战场,反而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只能含恨自刎。

白起死后,秦王因为不听他的建议,穷兵黩武连年作战,导致国力受损。

再加上作战接连失败,诸侯又开始联手来抗击秦国。

秦王损兵折将,统一六国的步伐被迟滞了,六国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李牧被称为赵之白起,其死因也与白起类似。

李牧在大败秦军之后的几年里接连取得捷报,即便面对同为“战国四大名将”的秦将王翦也毫不畏惧。

王翦于是故技重施,你赵国用离间计让我秦国损失一位护国良将,那我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你也损失一位国之柱石。

秦国找到了赵王宠臣郭开,郭开见钱眼开,于是对赵王进谗言,说李牧要在阵前倒戈。

可惜那一心为国的李牧,因为奸臣谗言,最后含恨而死。

而李牧不愧是有“李牧死,赵国亡”的美誉,李牧死后几年,赵国就被秦国吞并。

纵观两位“武安君”的一生,虽一心为国,但挡下了敌军的利剑,却挡不住奸臣的谗言。

两位“武安君”之死,都是因为君王听信奸臣谗言,因为这些君王一边为良将为自己开疆拓土、守土抗敌而高兴,另一边却又为这些功高震主的武将而替自己担心。

生怕哪天自己的宝座就会换了一个人来坐。

因此一旦领兵在外作战的将领们作出一些反常的举动,君王就会担心,再加上奸臣的谗言。

那么除了一些明君,恐怕或多或少都会心有猜忌,最后难免就会像秦昭襄王和赵王迁一样,对自己的股肱之臣痛下杀手,导致要么错失良机,要么国家灭亡的结局。

两位名将之所以能够获封“武安君”除了自己强大的作战实力,也源自于君王的信任与支持。

但也正因为君王不仅信任自己,也信任那些奸臣的谗言,才导致了封“武安君”者皆难能善终的悲惨结局。

“武安君”的诅咒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信任他人或者是领导、下属是多么地重要。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我们能够更多地信任他人,那么在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一定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人生的道路也一定可以变得更加宽阔和顺利。

0 阅读:4